《伤寒论》

东汉 张仲景◎著

目录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73.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274.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 

275.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76.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桂枝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277.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

干姜一两半

附子(生用,去皮)一枚(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278.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279.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去皮)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80.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