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济方》

明 朱橚;滕硕;刘醇

目录

伤寒咽喉痛(附论)

夫伤寒过经而不愈。脉反沉迟。手足厥逆者。此为下部脉不至。阴阳隔绝。邪中于足少阴之经。毒气上熏。故咽喉或痛而生疮也。伤寒咽喉痛者。少阴受邪。邪毒壅遏于上焦。微则咽喉痛。甚则痛而生疮。又伤寒过经。邪热内盛。熏于上焦。令人咽喉肿痛。各随其证。以法治之。歌曰发斑唾血成阳毒。阴虚咽中必有疮。汗出阴阳俱紧涩。法当咽痛号亡阳。又论曰。阴证者。少阴也。阴阳脉俱紧。主无汗。有汗者。曰亡阳。属少阴。法当咽痛也。治在自汗亡阳条。大抵咽痛。甘桔汤。猪肤汤。阴阳证皆可用也。证治论。口疮赤烂。蜜渍黄柏。咽汁。又升麻六物汤。又有非其时暴寒。伏于少阴之经。脉微弱。而咽痛。次必下利。古方谓之肾伤寒。先用半夏桂甘汤。次四逆汤。一二日当瘥。应少阴经伤寒皆谓肾伤寒也。亦多表里无热。但苦烦。愦默而极不欲见光明者。时腹痛。或脉沉细。旧用四顺汤。古人知其然而用。云肾病而体犹有热者。可服黄连龙骨汤。若已十余日。下利不止。手足彻冷。凡热证者。四顺汤。诸方书中即不曾载。黄连龙骨汤。即于黄连鸡子汤。去鸡子。加龙骨半两也。四顺汤丸即理中汤丸中。加甘草一倍是也。咽喉痛。阴毒发成斑。肢冷。咽疮。肾着证脉紧无阳。咽亦痛。脉微。下利。又论云。咽喉不利。或痛或疮。谷不入而呕吐者。毒气上冲所致也。阳毒必然发斑。少阴四肢必冷。其有不利者。可与之甘桔汤。半夏散。入甘草、生姜。其不下利。或小便赤而去衣者。可与桔梗汤。入玄参、枳壳。使大便通顺。则黑奥之毒泄矣。续以甘草、生姜煎汤调之。甘草、生姜解其毒也。肾病。咽痛不利。身犹热者。未可用四顺汤。且与黄连龙骨汤。即黄连鸡子汤。去鸡子。加龙骨汤。阳毒咽痛。发斑。吐脓血。脉洪数。用药有本条。各少阴咽痛。咽疮。脉沉迟。厥冷。可吐利。又阴阳脉俱紧。反自汗。为无阳。法当咽痛。而复吐利。亦属少阴。并不可汗下重熨。汗出。以本粉敷之。咽痛。用甘桔汤。猪肤汤。若沉冷甚者。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与之。咽痛通用甘桔汤。上焦壅热。加枳壳、前胡。伤寒一证。乃非时暴寒中人。有伏于少阴之经。头疼腰痛。其脉微。若初咽痛。似伤寒。次必下利。非咽闭之比。咽痛。半夏桂甘汤。即半夏散是也。下利。四逆汤。或四顺汤主之。证治论。口疮赤烂。用蜜浸黄柏一宿。取汁含。热用升麻六物汤。咽中闭塞。乌扇。伤寒六七日。大下之。寸脉沉迟。尺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手足厥。利不止者。难治。麻黄。升麻汤。夫咽喉痛。有阴阳二证。脉浮数。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者。此阳证也。脉沉迟。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阴证也。病源云。此为下部脉都不至。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上冲。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疮也。伤寒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候汗下重熨。俱不可。汗出者。以本粉敷之。咽喉痛者。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汤。麻黄升麻汤。可选而用之。又有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汤。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一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也。

射干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毒气攻咽喉痛。心烦躁热。胸膈滞闷。大小便难。

射干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马牙硝木通(锉)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一两)犀角屑(三分)甘草(半两生用)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马蔺子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毒气攻咽喉。闭塞疼痛。不可忍。

马蔺子(微炒)地骨皮川升麻黄芩犀角屑甘草(生用)大青(各半两)马牙硝(二令稠。不计时候。取一茶匙。含咽津。

木通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咽喉闭塞不通。小便赤涩。宜服。

木通(锉)羚羊角屑川升麻射干芦根(锉)甘草(生用各一两)赤芍药(半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麦门冬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热毒在心脾。口舌干燥。咽喉肿痛。

麦门冬(去心)川大黄(锉碎微炒)汉防己葛根(锉)滑石玄参木通(锉各半两)木香甘草(生用各一分)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入生姜半分。葱白二茎。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心胸气壅。闭塞不通。咽喉疼痛。

川升麻木通(锉)羚羊角屑前胡(去芦头)桑根白皮(锉)川大黄(锉碎微炒各半两)马蔺根川朴硝(各一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羚羊角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咽喉疼痛。心神烦闷。

羚羊角屑木通(锉)射干川升麻地骨皮(各一两)芦根(锉三两)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治伤寒经数日。胸中烦闷。咽喉噎塞痛。不能饮食。宜服。

(出圣惠方)射干川升麻人参(去芦头各三分)甘草(生用)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各半两)上为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桔梗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三日咽喉痛。

桔梗(去芦头)甘草(二两生用)苦参(半两锉)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一大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硼砂丸

(出圣惠方)

治伤寒舌紧强硬。黑色。咽喉闭塞肿痛。

硼砂马牙硝郁金苦葫芦子川大黄(锉碎微炒)鼠粘子(微炒)白矾灰黄药栀子仁甘草(生用)黄芩(以上各半两)上为末。炼蜜并沙糖和丸。如鸡头实大。每服用绵裹。含化咽津。以瘥为度。

甘草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二三日。毒气攻咽喉肿痛。

甘草(一两生用)川升麻射干(各半两)上细锉。以水三大盏。煎至二盏。去滓。分为四服。日三服。夜一服。

苦酒汤

(出圣济总录)

治少阴病。中痛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

半夏(十四枚汤洗七次切焙)生鸡子(一个)上将鸡子破壳去黄。入半夏在内。并苦酒满鸡子壳。置剪刀环中。安火上。令三四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再作服。

半夏汤

(出活人书)

治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中。始不

觉病。旬月乃发。脉便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咽痹之病。次必下利。如用半夏桂

心甘草汤。又以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谓之肾伤寒。

半夏(汤洗七次切焙)桂(去粗皮)甘草(炙锉)上等分。粗捣筛。每服先以水一盏。煎七沸。纳药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放冷。少少咽之。用生姜二片同煎。

射干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咽喉闭塞痛。咳嗽多腥气。

射干木通(锉)升麻(各一两)桔梗玄参黄芩(去黑心)甘草(炙锉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麦门冬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咽喉壅塞。小便不通。气腹胀。口舌干燥。

麦门冬(去心焙)大黄(锉炒)防己玄参葛根木通(锉)青竹茹滑石(碎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木香(一分半)上粗捣。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拍碎。葱白五寸切。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连翘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热毒未解。咽喉壅塞。口内生疮。

连翘(半两)白药子(三分)丹参山栀子仁柴胡(去苗各半两)甘草(炙锉一分)恶实黄柏(去粗蜜炙半两)上为细散。每服食后。用蜜水调下二钱。日二服。

地黄煎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时气。肺热咳嗽。咽喉痛。如有疮。

生地汁(半升)升麻玄参芍药柴胡(去苗各一两)贝母(去心三分)麦门冬(去心焙一两)竹叶(一握)白蜜(五两)上除地黄、蜜外。细锉。用水五大盏。煎至二盏。去滓。下蜜及地黄汁。慢火煎成膏。每服半匙。不计时。咽津。

玄参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咽喉痛。壅塞不通。口苦。

玄参(锉碎一两)羚羊角(镑)升麻射干(各三分)芍药木通(锉各半两)上粗捣筛。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温服。

茯苓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毒气上冲。喉中痛。闷塞不通。

赤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通(锉三分)升麻羚羊角(镑)前胡(去芦头)大黄(锉炒各半两)桑白皮(锉)马蔺根朴硝(各三分)上粗捣筛。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

牛黄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咽喉痛。心中烦躁。舌上生疮。

牛黄(研)朴硝(研)甘草(炙锉各一两)升麻山栀子(去皮)芍药(各半两)上捣研为细散。同研令匀。每服一钱。食后。煎姜蜜。放温调下。

犀角散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咽喉痛。口中干燥不止。

犀角屑黄连(去须)铅霜(研)栝蒌根郁金甘草(炙锉)桑根白皮(各半两)上为细散。并同研匀。每服食后。用去心麦门冬。熟水调下二钱。

大丸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脏腑发热毒气。及冲咽喉。壅塞急痛。

升麻(三两)甘草(生用)射干(各二两)上为末。入牛蒡汁。和杵数百下。丸如弹子大。每服绵裹一丸。含化咽津。不拘时。如和不成。入炼蜜少许。

麻黄地骨汤

(出圣济总录)

治伤寒头痛身热。咽喉壅塞。语声不出。

麻黄(去节三分)地骨皮玄参(各半两)五味子(三分)甘草(炙锉)干姜(炮各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桔梗(炒)知母杏仁(去皮尖酒炒各半两)上锉如麻豆。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伤寒热病后。口干喜唾。咽痛。

(出千金方)大枣(二十枚)乌梅(十枚)上合捣。蜜和。含如杏核大。咽其汁。甚验。

治伤寒热病。喉中痛。闭塞不通。

(出活人书)生乌扇(切一斤)猪脂(一斤)上合煎成药。去滓。取如半鸡子大。薄绵裹之。纳喉中。稍

又方

(出千金方)升麻芍药羚羊角(各三两)通草(四两)射干(二两)生芦根(切一斤)上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附子丸治伤寒毒攻咽喉肿毒。

附子(炮)藜芦(各等分)上为末。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一枚。饮下。含黄柏亦佳。忌猪肉、狸肉。

一方

(出肘后方)

治毒气攻咽喉肿痛。

上切商陆。炙令热。以布籍喉。以熨布上。冷复易。

一方

(出肘后方)上取真茹、爪甲、口中牙。小嚼汁。以渍喉。当微觉异。为佳。

络石散

(出圣惠方)

治伤寒毒气攻咽喉痛。

络石玄参川升麻射干子芩木通(锉各半两)甘草(一分生用)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之。

五拗散治感寒而语声不出。或至咽喉肿痛。

麻黄(不去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生用)桔梗荆芥穗(各等分)上咀。生姜三片。同煎。温咽服。咽喉痛甚者。煎熟后。加朴硝少许。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