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以期对ODD的干预提供参考方法。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53例ODD儿童和58例正常儿童分别进行评定。结果在父亲教养方式中,病例组的情感温暖因子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惩罚和拒绝因子分则明
-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研究
学空间(MEDcyber.com)2月21日消息,此研究目的是探讨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所采用方法是对31例ODD儿童(研究组)和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测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D
-
中国研究者研究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
《中华精神科杂志》2007年第40卷第4期中国研究者探讨了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患儿的临床特征及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变化。研究者对31例ODD儿童(研究组)和36名正常儿童(对照组)测评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RED)、儿童抑郁障
-
对立违抗性障碍患儿行为特征的初步研究
了了解对立违抗性障碍(ODD)患者的行为特征。研究者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教师报告表(TRF)及青少年自我报告表(YSR)对213例ODD儿童和21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1)CBCL:ODD组的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及社会能力总分低于对照组,而退缩、躯体
-
“多动症”可延至青春期
比对照组增加10倍多。初中毕业后68%的患儿选择了上职业高中或技术学校,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患儿学习困难问题,也预示患儿最终受教育水平较低。随访组对立违抗障碍比例也高于对照组,患儿常表现出对抗、不顺从、易激惹的行为模式,使得亲子关系紧张,影响同伴交往,从而使社会适应能力受损。此外,随访患儿中品行障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男性患儿至青春期的再评估
)增加,混合型(29%,14例)和多动冲动为主型(2%,1例)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1,P=0.043)。(3)随访组和对照组存在对立违抗障碍的比例分别为28%和11%,品行障碍为9%和1%,学习困难为56%和16%,出现留级或休学为22%和2%,受处分为11%和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
多动症患儿成年后易出现反社会人格障碍
精神障碍的危险度很高,常见的有ADHD伴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焦虑障碍、情感障碍、学习障碍、抽动症、抽动秽语综合症等等。然而目前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还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一方面,他们认为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阶段特征,不足为奇;另一方面,有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不愿意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临床应用
剂对照研究,利培酮平均剂量0.75~1.5mg/d,有效改善患者的易激惹、冲动、自伤行为。低剂量利培酮对儿童少年期心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对立违抗障碍病程中表现出的冲动障碍有良好疗效。Frazier等报道,应用利培酮治疗28例儿童少年期双相障碍—躁狂发作,82%的躁狂症状得到控制。
-
儿童少年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状分析
量及全民素质。【参考文献】 [1]陶国泰.儿童少年精神医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122-123. [2]黄文广,苏林雁.儿童对立违抗性障碍的危险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2006,20(8):491-493.作者单位:临汾市荣军康复医院,山西临汾041000作者:刘元华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行为障碍称为共患病(comorbidity)[9],约65%的ADHD患儿伴发有一种或多种共患病。 4.2.1ADHD伴破坏性行为障碍 包括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和品行障碍(CD)两个亚型,其中ODD的症状归纳为3类:(1)违抗和挑衅行为,如主动违抗或拒绝服从大人的要求;(2)逆反行为,如发怒
-
哌甲酯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应用
的身高体重并未产生显著影响。尽管如此,加强对长期服药患儿身高体重的监测仍是必要的。同时可以通过双休日、节假日的停药来减少药物的影响。但是对于伴有对立违抗等情感行为障碍的ADHD儿童,近年不主张间歇用药,而应坚持连续服药,以免症状反复。6疗效评估我们可以依据患儿学习成绩的波动和(或)逐渐明显下降来作为
-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卫生系列述评(6)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学校卫生学意义
心保健服务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具有广泛的健康和社会意义。为遵守同龄人及权威者对社会成熟的期望,身体早熟的青少年尝试表现出独立和自主,甚至通过一些对立违抗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来反抗父母的控制,获得所谓的“个性化(individuation),由此父母与早熟青少年之间的关系就变得非常复杂。对于女
-
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青少年心理病理学
不是青春期发育的成熟)是导致抑郁的原因。但近年来研究认为,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与抑郁风险增高密切相关。如Stice等[21]发现,早熟女生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的比例较高。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月经初潮较早的女童抑郁程度高于男童和青春发动时相延迟的女童,更容易出现自杀未遂(attemptedsuicide)行为
-
从卫生经济学的角度谈谈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
大变化,一些早己在发达国家流行,与心理、情感、行为问题有关的“现代文明病开始在中国蔓延,导致诸如抑郁、焦虑、自闭、退缩、品行障碍以及对立违抗障碍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增多,个别学生甚至出现逃学、离家出走、反社会行为、吸毒、暴力和自杀倾向等。(5)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意外死亡已取代传染病成为
-
行为训练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分析
缺乏,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对亲人缺乏亲密感等等[4]。我们运用行为训练,不厌其烦地教患者刷牙、洗脸、洗脚、大小便上厕所等,使患者感受到温暖,开始由违抗、疏懒,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其中患者的始动性、生活自理等方面有明显改善。本文试点工作是成功的,通过对研究组患者6个月有组织、有目的地行为训练结合阳性强
-
对医院药师职能转变中的定位思考
疗模式中,药师的职能就是管药、配药、发药,门诊药师更被看作为简单重复性强的“高级营业员,故造就了与患者的被动型医患关系,在这种医生是不可违抗的权威作用中,患者是“物没有能动性,进而形成了僵化的医生诊治,药师供药,护士执行,患者应疗的被动格式。伴随着医疗卫生体制和医疗保障制度的
-
基础生活护理和训练对住院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耐劳,不怕脏臭,任劳任怨的护理人员工作,在她们尽心努力下,视患者为自己长辈,不厌其烦地给患者洗脸、刷牙、穿衣穿鞋,使患者由此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开始由违抗、懒散,逐渐由被动到主动,其中患者的始动性、不合作,生活自理项有明显改善。详见表2。3.2基础生活护理必须和训练相结合由于这些患者的疏懒,始动性差,
-
发育行为儿科学的进展
HD儿童可以合并其他方面的行为问题,在发育和认知方面,可以合并发育性语言障碍、发育性协调运动障碍以及学习障碍(LD),在精神行为方面,容易出现对立-违抗性障碍(ODD)、品行障碍(CD)、抽动障碍、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等。共患病的存在不仅是影响ADHD儿童预后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影响ADHD治疗效果的
-
母乳喂养对儿童气质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
的倾向。THOMAS等最早提出难养型儿童的早期气质特征与多年后行为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密切相关。男孩早期的困难气质类型与后期的攻击性行为、反社会行为以及违抗性行为相关。困难型儿童更易发生多种行为问题:负面情绪、高反应性、低注意广度和持久性,易分心和高活动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有关。困难型气质作为儿童早期
-
儿童多动症
他儿童的游戏。(12)别人和他/她说话时常常听非听。(13)常常丢失在学校或家中学习和活动要用的物品,(如玩具,铅笔,书和作业本)。(14)常常参与对身体有危险的活动而不考虑可能导致的后果(不是为了寻求刺激)。2.病程标准:通常于7岁前起病,病程持续6个月以上。3.排除标准:不是由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
机器人将和人类越来越像
不会甘于服从人类驱使吧。正如著名科幻小说作家阿西莫夫预言的那样,要让机器人适用于现实社会,就必须让它们有自己的选择,然而一旦它们有了选择权,就有可能违抗人类的指令,机器人的反抗也许会带给人类巨大的威胁。同时,由于机器人的力量非常强大,设计上的一个小疏漏就有可能造成大麻烦。通过极其复杂的工程制造出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