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

目录

1 拼音

xuè yā

2 英文参考

blood pressure

3 定义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按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规定,压强的单位为帕(Pa),即牛顿/米2(N/m2)。帕的单位较小,血压数值通常用千帕(kPa)来表示(1mmHg等于0.133kPa)。

各类血管内的血压,分别称为动脉血压、静脉血压和毛细血管压。

4 血压的形成机理

血压的形成,首先是由于心血管系统内有血液充盈。循环系统中血液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在动物实验中,用电刺激造成心室颤动使心脏暂时停止射血,血流也就暂停,因此循环系统中各处的压力很快就取得平衡。此时在循环系统中各处所测得的压力都是相同的,这一压力数值即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这一数值的高低取决于血量和循环系统容量之间的相对关系。如果血量增多,或血管容量缩小,则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就增高;反之,如果血量减少或血管容量增大,则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就降低。用巴比妥麻醉的狗,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约为0.93kPa(7mmHg)。人的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估计接近这一数值。

形成血压的另一个基本因素是心脏射血。心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是血液的功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扩张,这部分是势能,即压强能。在心舒期,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又将一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血液的动能,使血液在血管中继续向前流动。由于心脏射血是间断性的,因此在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另外,由于血液从大动脉流向心房的过程中不断消耗能量,故血压逐渐降低。在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体循环中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部分血压降落的幅度最大。

5 血压的测量

生物学实验中测量血压的经典方法,是将导管的一端插入动脉、静脉或心腔,将导管的另一端连至一装有水银的U形管,从U形管两边水银面高度的差即读得测定部位的血压值。水银检压计测得的压力读数为平均压。现在已有多种类型的压力换能器,可将压强能的变化转变为电能的变化,并精确地测出心动周期中各瞬间的血压数值。在临床上,常用听诊器间接测定肱动脉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在有些情况下,也可用导管插入血管直接测量血压。在用导管直接测量血压时,如果导管的开口正对血流,则血流的动能也转变成压强能,因此测得的血压值大于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称为端压。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体循环中血流的动能部分在总的能量中只占很小比例,在心缩期主动脉压达最大值时,血流的动能也仅占总能量的3%。在肌肉运动时,血流速度大大加快,动能部分所占的比例增高。在肺循环中,由于肺动脉压较低,而血流速度和体循环中相近,因此血流的动能部分所占的比例较大。

血压的测定是以大气压为基点,用血压高过大气压的数值表示血压的高度,通常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1毫米汞柱=0.133千帕)。静脉血压较低,用厘米水柱(cmH2O)为单位(1mmHg相当于1.36cmH2O)。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故主动脉血压最高,并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升降,血液在流动中不断克服阻力而消耗能量,血压随之降落。在各段血管中,血压降落幅度与该段血管对血流的阻力成正比。各段血管的平均血压大致为:主动脉、大动脉100mmHg,中动脉97mmHg,小动脉首端95mmHg,微动脉首端85mmHg,毛细血管动脉端30mmHg,毛细血管静脉端10mmHg,上、下腔静脉4~12cmH2O。右心室射血入肺动脉。由于肺循环途径短,阻力小,故肺动脉压约为主动脉压的1/6。医学上通称的血压,是指肱动脉血压,它与主动脉血压近似,其他血管的血压则需冠以该血管的名称。

5.1 器材

使用汞柱式血压计。根据不同年龄儿童上臂的长度,分别选用6 cm、8 cm、10 cm、12 cm宽的袖带或成人血压测量的袖带,袖带宽度以覆盖被检者上臂长的1/2~2/3为宜。[1]

5.2 方法

[1]

被检者取坐位,裸露右上臂至肩部,伸直肘部,平放在桌面上,手掌向上,使血压计零点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

排尽袖带内空气,将袖带平整无折地缚在被检者右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 cm,松紧适宜。在肘部扪及肱动脉搏动,戴上听诊器,将听诊器体件贴肱动脉处,不可压得太重,不得塞在袖带下。关闭加压气球气门,打气至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使水银柱升高30 mmHg,然后以每秒2 mmHg~6 mmHg的速度放气,当听到至少连续两次搏动音时,将第一声搏动音所处水银柱刻度数值记录为收缩压,搏动音消失时为舒张压,当搏动音不消失时采用变音为舒张压。每人连续测量3次,两次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0 s。

5.3 结果记录

取两次测量结果相近的数据,以毫米汞柱为单位进行记录[1]

5.4 注意事项

[1]

a) 测量场地应安静。

b) 被检者在测量前1 h内不得从事任何剧烈运动。排空膀胱,静坐10 min以上才开始测量血压。

c) 测量前检查水银柱是否在零点,不在零点时应进行校正,并排除水银柱的气泡。

d) 在下一次测量前,应使血压计水银柱下降至零位后进行测量。

6 参考资料

  1. ^ [1] GB/T 26343—2010, 学生健康检查技术规范[S].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