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拼音

xián

2 英文参考

epileps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pileps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痫证为病名[1]。又称癫痫[2][3]。俗称羊痫风[3][3]。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患[3][3]。发作时常有意识障碍,肌肉痉挛,感觉和行动异常[3]

痫证多因小儿形气未充,神志未定,如被惊恐,或风邪外感,或痰热、食积所伤而引起;亦有由于妊母受惊,得之于先天者[3]。发作前,患者常有头晕神疲等先兆[3]。发作时,轻者只有短暂的失神、面色泛白、双目凝神,迅速又恢复常态[3]。重者则突然昏仆、口吐涎沫,或有鸣声口中如作猪羊叫、两目上视、肢体抽搐或二便失禁等,苏醒后一如常人[3]。临床以重症多见[3]。发作时间及间隔时间的长短各人有异[3]。有一日一发,或数十日,数月发作一次者,本病按其病因病理及症状分型的不同,分五痫、阴阳二痫、风惊食三痫、暴痫、肠痫、胎痫、饮痫、痰痫、寒痫、热痫、虫痫等[3]

针灸治疗能改善症状,可作为辅助治疗。

痫证与现代医学之癫痫病类似[3],可按本证辨证论治。现代医学将癫痫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大脑灰质神经元异常放电为病理基础。原发性者病因不明,继发性者主要继发于先天性脑畸形、脑部感染、脑肿瘤、脑寄生虫、颅脑外伤、脑动脉硬化、中毒等。继发性癫痫,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4]。持续发作伴有高热、昏迷等危重病例,必须采取综合疗法[4]

4 古人论述

[4]

《内经》所记述之“巅疾”包括本证在内。《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篇》说:“人生而有病巅疾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明确指出了先天因素在本证发生中的作用。后代医家多认为本证系各种因素导致“脏气不平”,“痰涎壅塞”所致。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癫痫叙论》说:“夫癫痫病,皆由惊动,使脏气不平,郁而生涎,闭塞诸经,厥而乃成。或在母胎中受惊,或少小感风寒暑湿,或饮食不节,逆于脏气。”《丹溪心法·痫》篇也指出本证之发生“非无痰涎壅塞,迷闷也窍”。

对于痫证的临床表现,历代也有确切的描述。如《古今医鉴·五痫》篇说:“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顷乃苏。”至于痫证分类,古有五痫之别,又有风痫、惊痫、食痫之分,但对临床价值不大。

5 痫证的病因病机

肝、脾、肾损伤是痫病的发病基础。痫证的形成,大多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造成脏腑失调,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和祟最为重要。《医学纳目·癫痫》说:“癫痫者,痰邪逆上也。”即是此意。导致肝脾肾的损伤是痫证的主要病理基础,而风阳痰浊,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是造成痫证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痰浊与气滞血瘀可相互影响,痰浊壅滞可使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则津液不布而化生痰浊。痰瘀互结,可使痫病反复发作。久发不愈,脏腑愈虚,痰浊愈结愈深,形成顽痰。顽痰不除,乃成瘤疾。[4][4]

5.1 七情失调

[4]

主要责之于惊恐。《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篇》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由于突受大惊大恐,造成气机逆乱,进而损伤脏腑,肝肾受损,则易致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脾胃受损,则易致精微不布,痰浊内聚,经久失调,一遇诱因,痰浊或随气逆,或随火炎,或随风动,蒙闭心神清窍,是以痫证作矣。

小儿脏腑娇嫩,元气未充,神气怯弱,或素蕴风痰,更易因惊恐而发生本证。因此。《景岳全书·癫狂痴呆》篇指出:小儿痫证“有从胎气而得者,有从生后受惊而得者,盖小儿神气尚弱,惊则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乱之。”

5.2 先天因素

[4]

痫证之始于幼年者,与先天因素有密切关系,所谓“病从胎气而得之”。前人多责之于“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所致。若母体突受惊恐,一则导致气机逆乱,一则导致精伤而肾亏,所谓“恐则精却”。母体精气之耗伤,必使胎儿的发育产生异常,出生后,遂易发生病证。

5.3 脑部外伤

[4]

由于跌仆撞击,或出生时难产,均能导致颅脑受伤。《本草纲目》指出:“脑为元神之府”,《本草备要》认为:“人之记性皆在脑中”。外伤之后,则神志逆乱,昏不知人,气血瘀阻,则络脉不和,肢体抽搐,遂发癫痫。

5.4 其他因素

此外,或因六淫之邪所干,或因饮食失调,或患它病之后,均可致脏腑受损,积痰内伏,一遇劳作过度,生活起居失于调摄,遂致气机逆乱而触动积痰,痰浊上扰,闭塞心窍,壅塞经络,发为痫证[4]

5.5 现代医学解释

痫证发作是脑部神经元兴奋性增高而产生异常放电的结果,而脑缺氧、低血糖、脑血管病等对诱发脑部神经元的异常放电有很大关系。

6 诊断要点

1、大发作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口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有异常叫声,醒后如常人。

2、小发作时,仅有突然呆木,面色苍白,或两目凝视,头向前倾,短时间即恢复正常。

3、反复发作,发无定时,发作时间长短不等,多数在数秒至几分钟即止,少数可达数小时以上。苏醒后对发作情况一无所知。

4、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等症。

5、脑电图检查可见异常。

7 类证鉴别

痫证与中风、厥证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的主症,不同之点就在于本证常伴见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发出猪羊叫声等候。临床上不难区别。

8 痫证的辨证治疗

痫证之形成,大多由于七情失调,先天因素,脑部外伤,饮食不节,劳累过度,或患它病之后,造成肝脾肾损伤,痰浊阻滞,气机逆乱,风阳内动所致,而尤以痰邪作崇最为重要。

痫证虽有比较典型的证候,但病情各有不同[4]

发作持续时间有长有短,有数秒钟、数分钟至数小时[4]。发作间歇有久有暂,有每日发作或日发数次,乃至数日一发者,长则几年一发[4]

发作程度又有轻重之别,轻则仅有呆木无知,不闻不见,不动不语,面色苍白,但无抽搐,病人可突然中断活动,手中物件突然落下,或头突然向前倾下而又迅速抬起,或短暂时间眼睛上翻,或两目上视,经数秒钟或数分钟后即可恢复,事后对发作情况完全不知。重则来势急骤,卒倒号叫,抽搐涎涌,小便自遗,昏不知人,苏醒后对发作情况一无所知,常遗有头昏乏力等症。本证的轻重常与痰浊的深浅,正气的盛衰有关。一般初起正气未衰,痰浊不重,故发作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如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痰浊不化,愈发愈频,使正气更衰,互为因果,其病亦渐重。[4]

治疗宜分标本虚实。频繁发作时,以治标为主,着重豁痰顺气,熄风开窍定痫。平时以治本为重,宜健脾化痰,补益肝肾,养心安神。而调摄精神,注意饮食,避免劳逸无度,亦属重要。[4]

8.1 休止期/间歇期

痫病·休止期(quiescent stage of epilepsy[5])是指暂时不发病阶段的痫病[5]。痫证之治疗当依其标本缓急而有所区别[5]。间歇期当调理脏腑以治本为主,或佐除痰、清热、平肝、通络、宁心诸法以标本兼顾[5]。间歇期长者,可用丸剂缓图,以期根治,防止复发[5]

8.1.1 治则

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8.1.1.1 痫证间歇期的针灸治疗

选穴:印堂 鸠尾 间使 太冲。

方义:间歇期间取印堂、鸠尾交通督任,协调阴阳,舒理逆乱,间使疏通心气;太冲平肝熄风。

随证配穴:痰浊壅盛—丰隆,肝肾阴虚—太溪,脾胃虚弱—足三里,昏迷—涌泉。

操作:毫针刺,泻法,发作时水沟向上刺雀啄捻转以眼球充满泪水为度,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8.1.2 痫病间歇期的电针疗法

选用神庭与内关、太阳与足三里、风池与仆参三组穴位,交替作用。用脉冲电密波,通电10~20分钟。适用于间歇期[5]

8.1.3 痫病间歇期的水针疗法

取足三里、内关、大椎、风池等穴,用维生素B1注射液100毫克或维生素B12注射液0.5毫克,每穴注入0.5毫升,每次选2~3穴,用于间隔期[5]

8.2 发作期

痫病·发作期(attacking stage of epilepsy seizure[5])是指发作阶段的痫病[5]。分阳痫、阴痫[5]。痫证之治疗当依其标本缓急而有所区别[5]。发作之时,以治标、控制发作为当务之急,可按病情选用豁痰顺气、平肝熄风、通络镇痉、宁心安神定惊、清肝泻火等法为治[5]。病情骤急,不及煎药内服者,可先用针刺,以促其苏醒,后再投以煎剂[5]

8.2.1 痫证发作期针灸治疗

方一:

发作时取百会、水沟、后溪、神门、涌泉等穴为主。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发作难醒者加灸气海。间隔期取鸠尾、大椎、腰奇、内心俞、丰隆、间使等穴为主。气血虚者加灸关元、足三里;阴虚者加肾俞、三阴交。[5]

方二:

下列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①百合,印堂,人中,内关,神门,叁阴交;

②鸠尾,中脘,内关,间使,太冲。适用于发作期,用泻法。湿痰盛者,酌加天突、丰隆,灸百会、气海、足叁里。痫证反复频发者,针印堂、人中,灸中脘,也可针会阴、长强穴。

8.2.2 阳痫

阳痫(yang epilepsy[5])为病证名[6]。是指风火痰邪,上扰神窍,平素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便秘尿黄;病发前多有眩晕、头痛而胀,胸闷乏力,喜伸欠等先兆症状;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面色潮红、紫红转为青紫或苍白,口唇发绀,口吐涎沫,或喉中痰鸣,或怪叫,移时苏醒如常人,甚至二便自遗,舌红,苔白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痫病发作期证候[6]。即兼见阳证为主的痫症[6]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热,瘈疭,惊啼唤而后发痫,脉浮者为阳痫。”

《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阳痫必由痰热客心胃,闻惊而作,甚则不闻惊亦作。宜用寒凉药。”方宜妙香散等 。

8.2.2.1 肝火痰热

痫病·肝火痰热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liver-fire and phlegm-heat[6])是指肝火痰热互结,以平日情绪急躁,每因焦急郁怒诱发癫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吼叫,二便自遗; 止后,仍烦躁不安,失眠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6]

8.2.2.2 风痰闭阻/风痰闭窍

痫病·风痰闭窍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phlegm blocking orifices[6])是指风痰闭阻清窍,以猝然昏仆,目晴上视,口吐白沫,手足抽搐,喉中痰鸣,舌淡红,苔白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6]

8.2.2.2.1 症状

在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症(亦有无明显先兆者)。发则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也有短暂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者。舌苔白腻,脉多弦滑。[6]

8.2.2.2.2 证候分析

眩晕,头昏,胸闷乏力等症,均为风痰上逆之先兆症状。肝风内动,痰随风动,风痰闭阻,心神被蒙,则痫证发作。肝郁则脾不健运,痰浊内生,风痰上涌而吐涎沫。苔白腻,脉弦滑,均为肝风挟痰浊之象。[6]

8.2.2.2.3 治法

涤痰熄风,开窍定痫[6]

8.2.2.2.4 治疗风痰闭阻型痫证的方药

定痫丸[备注]定痫丸(《医学心悟》):天麻、川贝、胆南星、姜半夏为主方。方用竹沥、菖蒲、胆星、半夏等以豁痰开窍;天麻、全蝎、僵蚕以平肝熄风镇痉;琥珀、辰砂、茯神、远志以镇心安神。[6]

定痫丸(程钟龄《医学心悟》)加减处方:茯苓20克,石菖蒲10克,远志9克,全蝎6克,僵蚕12克,琥珀末3克(冲服),天竺黄10克,天麻10克,胆南星10克,法半夏12克,地龙12克,陈皮6克。水煎服。

可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等药物,以熄风解痉镇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般以研粉吞服为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蝎、蜈蚣并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儿剂量酌减。[6]

8.2.2.2.5 治疗风痰闭阻型痫证的中成药

医痫丸,每次6克,每日2次。

白金丸,每次6克,每日2次。

8.2.2.2.6 治疗风痰闭阻型痫证的单方验方

河南镇痫方(刘玲验方)处方:白蒺藜、僵蚕、蛇床子各62克,蜈蚣7条,胆南星45克,朱砂9克,青礞石93克,共研为细面末,制成蜜丸,每丸重2.5克(含生药、蜂蜜各1.25克)。成人每次1丸,每日3次。

镇痫方(孙景尧验方)处方:全蝎50克,白矾、胆南星、郁金各25克,共研为细末。每晚服10克。

8.2.2.2.7 风痰闭阻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6]

选穴:以任、督两脉及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本神、风池、太冲、丰隆。

随证配穴:眩晕者,加合谷、百会。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选长强、鸠尾以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之效穴。阳陵泉为筋会,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足少阳经穴本神、风池,配足厥阴经原穴太冲平肝熄风。丰隆清热化痰。

8.2.2.2.8 风痰闭阻型痫证的饮食疗法

天麻陈皮粥:天麻、陈皮各10克,大米100克,同煮粥,粥成加入白糖适量调匀,分2次服。适用于风痰阻闭型。

8.2.2.3 痰火内盛/痰火扰神

痫病·痰火扰神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phlegm-fire disturbing spirit[6])是指火热与痰浊交结,闭扰心神,以猝然仆倒,不省人事,四肢强痉拘挛,口中有声,口吐白沫,烦躁不安,气高息粗,痰鸣漉漉,口臭便干,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阳痫证候[6]

8.2.2.3.1 症状

发作时昏仆抽搐吐涎,或有叫吼,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6]

8.2.2.3.2 证候分析

肝火偏旺,火动生风,煎熬津液,结而为痰,风动痰升,阻塞心窍,则昏仆抽搐吐涎。肝气不舒,则情绪急躁。火扰心神,则心烦失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均为肝火痰热偏盛之征。[6]

8.2.2.3.3 治法

清肝泻火,化痰开窍[6]

8.2.2.3.4 治疗痰火内盛型痫证的方药

龙胆泻肝汤[备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近代方有黄芩、栀子)合涤痰汤[备注]涤痰汤(《严氏济生方》):制半夏、制南星、陈皮、枳实、茯苓、人参、石菖蒲、竹茹、甘草、生姜加减。前方用龙胆草、木通、生地等泻肝清热为主;后方用半夏、南星、枳实、菖蒲等涤痰开窍为主。并可加入石决明、钩藤、竹沥、地龙等以加强平肝熄风,化痰定痫之力。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可用竹沥达痰丸[备注]竹沥达痰丸(《古今医鉴》):青礞石、沉香、大黄、黄芩、竹沥、半夏、橘红、甘草、姜汁、茯苓、人参以祛痰泻火通腑。[6]

可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等药物,以熄风解痉镇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般以研粉吞服为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蝎、蜈蚣并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儿剂量酌减。[6]

龙胆泻肝汤(李杲《兰室秘藏》)合涤痰汤(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加减处方:龙胆草12克,栀子10克,黄芩12克,木通10克,法半夏12克,胆南星10克,石菖蒲9克,枳实12克,陈皮6克,天竺黄12克,地龙12克,郁金10克,钩藤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8.2.2.3.5 治疗痰火内盛型痫证的中成药

痫症镇心丹,每次1粒,每日2次。

8.2.2.3.6 治疗痰火内盛型痫证的单方验方

石膏朱砂散(苏通臣等《河北中医》1988.6)处方:生石膏30克,朱砂12克,白矾9克,共研为细末,每次服1克,每日2~3次。

8.2.2.3.7 痰火内盛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6]

治法:豁痰开窍,清肝泻火。

选穴:以任、督两脉和足阳明胃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长强、鸠尾、阳陵泉、筋缩、丰隆、行间。

随证配穴:发作时,加水沟、颊车、神门。夜间发作加照海,白昼发作加申脉。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

方义:选长强、鸠尾以交通任督,调整阴阳,为治痫之效穴。阳陵泉为筋会,配督脉之筋缩可解痉止搐。丰隆和胃降浊,清热化痰。行间为肝经荥穴,以清肝胆之火。共奏开窍止搐,豁痰清热,平肝熄风之功。

8.2.2.3.8 痰火内盛型痫证的饮食疗法

丝瓜饮:老丝瓜1段,杏仁12克,陈皮10克,水煎服。适用于痰火内盛型。

8.2.3 阴痫

阴痫(yin epilepsy[6])为病证名[7]。是指虚体瘀痰,内闭神窍,平素食欲不佳,神疲乏力,恶心泛呕,胸闷咯痰,大便溏薄,以发 时面色暗晦萎黄,手足清冷,双眼半开半合,神昏,僵卧拘急,或颤动,抽搐时发,口吐涎沫,口不啼叫,或声音微小,呆木无知,但一日十数次或数十次频作,醒后全身疲惫瘫软,数日后逐渐恢复,舌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痫病发作期证候[7]。即兼见寒象的癫痫[7]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病先身冷,不惊瘼,不啼唤,而病发时脉沉者为阴痫。”

《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阴痫亦本痰热,缘医用寒药太过,损伤脾胃,变而成阴。宜用温补燥湿药。”方用五生丸、引神归星丹等[7]

8.2.3.1 瘀阻脑络

痫病·瘀阻脑络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brain collateral[7])是指瘀血内阻脑络,以猝然昏仆,瘈疭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涩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1.1 症状

发则卒然昏仆,瘛疭抽搐,或单以口角、眼角、肢体抽搐,颜面口唇青紫,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7]

8.2.3.1.2 证候分析

瘀血阻滞于脑部,脉络不通,窍闭神匿,发为痫病。舌紫黯或有瘀点、脉涩,均为血瘀之象。[7]

8.2.3.1.3 治法

醒神止搐,活血通络[7]

癫痫常与气血瘀滞有关,尤以外伤引起本病证者为最多见[7]。故可配合丹参、红花、桃仁、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7]

8.2.3.1.4 瘀阻脑络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7]

选穴:以督脉穴为主。取水沟、上星、太阳、角孙、阳陵泉、筋缩、血海、膈俞。

随证配穴:头痛者,在局部以梅花针叩刺微出血。

刺灸方法: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

方义:水沟以醒神开窍。上星、太阳、角孙针用泻法或点刺出血,以活血通络。血海、膈俞功专活血化瘀。阳陵泉、筋缩以止抽搐。

8.2.3.2 血虚风动

痫病·血虚动风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wind stirring due to blood deficiency[7])是指血虚精亏,引动肝风,以猝然仆倒,面部烘热,两目瞪视,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二便自遗,舌淡,少苔,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2.1 症状

或卒然仆倒,或面部烘热,或两目上视,或局限性抽搐,或四肢抽搐无力,手足蠕动,二便自遗,舌淡少苔,脉细弱。[7]

8.2.3.2.2 证候分析

劳倦思虑,耗伤气血,或病久体虚,血虚则风阳内动,蒙蔽清窍,而卒然仆倒、两目上视、肢体抽搐、二便自遗。阴亏血虚,风阳上扰,则面部烘热。手足蠕动、四肢抽搐而无力、舌淡少苔、脉细弱,为血虚之象。[7]

8.2.3.2.3 治法

益气养血,熄风止搐[7]

8.2.3.2.4 血虚风动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7]

选穴:以任脉穴、背俞穴为主。取脾俞、气海、膈俞、血海、通里、阳陵泉、筋缩。

随证配穴:虚烦不眠者,加三阴交、神门。心悸气短者,加内关、膻中。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脾俞、气海健脾益气,配膈俞、血海以活血养血。通里养心益智。阳陵泉、筋缩解痉挛而止抽搐。

8.2.3.3 心肾亏虚

痫病·心肾两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and kidney[7])是指心肾阴虚,以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心悸,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面色晦暗,耳轮焦枯不泽,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淡红,脉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3.1 症状

癫痫发作日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疫软,神疲乏力。苔薄腻,脉细弱。[7]

8.2.3.3.2 证候分析

由于癫痫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导致心血不足,肾气亏虚,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痰软。精气亏耗,故见神疲乏力,脉象细弱。[7]

8.2.3.3.3 治法

补益心肾,健脾化痰[7]

8.2.3.3.4 治疗心肾亏虚型痫证的方药

大补元煎[备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人参、炒山药、熟地黄、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六君子汤[备注]六君子汤(《医学正传》):人参、炙甘草、茯苓、白术、陈皮、制半夏加减。前方用熟地、山药、萸肉、杞子、当归、杜仲以补养肝肾,人参、甘草补益心气。后方着重益气健脾化痰。可加菖蒲、远志以安神宣窍。偏于肾虚为主者,亦可用河车大造丸[备注]河车大造丸(《扶寿精方》):紫河车、熟地黄、杜仲、天冬、麦冬、龟版、黄柏、牛膝调治。若痫证日久不愈,而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焦虚,可合甘麦大枣汤[备注]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论》):甘草、淮小麦、大枣甘以缓急,养心润燥。[7]

可在辨证处方中,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等药物,以熄风解痉镇痫,可以提高临床疗效。一般以研粉吞服为宜,每服1~1.5克,日服2次。如全蝎、蜈蚣并用,可各服0.5~1克,日服2次。小儿剂量酌减。[7]

大补元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合六君子汤(虞抟《医学正传》)处方:党参20克,山药18克,熟地黄15克,杜仲15克,当归12克,枸杞子12克,法半夏15克,陈皮9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酸枣仁12克,远志6克,石菖蒲6克,甘草6克。水煎服。

8.2.3.3.5 治疗心肾亏虚型痫证的中成药

镇痫片,每次4片,每日3次。

8.2.3.3.6 治疗心肾亏虚型痫证的单方验方

通脉愈痫丸(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黄芪、党参、紫河车、当归各60克,肉桂、红花、川芎各15克,赤芍、桃仁各30克,丹参90克,法半夏、生南星、煅礞石各45克,石菖蒲20克,天麻50克,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10克,每次1丸,每日3次,用姜汤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癫痫发作日久,健忘,心悸,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神疲乏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力。苔黄腻,脉细弱。性情急燥,心烦失眠,口干苦,大便秘结,发作时症状与清肝泻火,化痰开窍。风痰闭阻型相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8.2.3.3.7 心肾亏虚型痫证的饮食疗法

杞子炖羊脑:枸杞子30克,羊脑1副,放炖盅内加适量水,隔水炖,盐调味服。适用于心肾亏虚型。

8.2.3.4 脾虚湿困

痫病·脾虚湿困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7])是指脾气不足,痰浊内盛,以倦怠乏力,身体瘦弱,胸闷,眩晕,纳差,便溏,发作时面色晦滞或晄白,四肢清冷,蜷卧拘急,呕吐涎沫,啼声低怯,舌淡,苔白腻,脉濡滑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5 心脾两虚

痫病·心脾两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7])是指心脾阳气不足,以反复发 不愈,猝然昏仆,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二便自遗,体瘦,纳呆,舌淡,苔白腻,脉沉弱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5.1 症状

久发不愈,卒然昏仆,或仅头部下垂,四肢无力,伴面色苍白、口吐白沫、四肢抽搐无力、口噤目闭、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7]

8.2.3.5.2 证候分析

患病日久,正气耗伤,气血不足,故癫痫发作时四肢抽搐无力,或仅头部下垂。气虚统摄无力,故二便自遗。舌淡、苔白、脉弱,均为气血两亏之象。[7]

8.2.3.5.3 治法

补益心脾,养血熄风[7]

8.2.3.5.4 心脾两虚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7]

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三阴交、中脘、足三里、丰隆、阳陵泉、筋缩。

随证配穴:发作持续昏迷不醒者,可针补涌泉,灸气海。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三阴交、中脘、足三里健脾益胃,补益气血。丰隆和中化痰。筋会阳陵泉与筋缩相配解痉挛而止抽搐。

8.2.3.6 肝肾阴虚

痫病·肝肾阴虚证(epilepsy with syndrome of yin deficiency of liver and kidney[7])是指肝肾阴虚,虚热内扰,以痫病频作,神思恍惚,面色晦暗,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健忘失眠,腰膝酸软,大便干燥,舌红,苔薄黄,脉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阴痫证候[7]

8.2.3.6.1 症状

发则卒然昏仆,或失神发作,或语蹇,四肢逆冷,肢体抽搐瘼疚,手足蠕动,健忘失眠,腰膝酸软,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7]

8.2.3.6.2 证候分析

肝肾阴虚,阴不敛阳,虚火挟伏痰上扰心神,故发为痫病。肾精亏虚,脑髓不足,故健忘失眠、腰膝酸软。阴损及阳,阳虚则四肢逆冷。舌红绛、脉弦细数,均为肝肾阴虚之象。[7]

8.2.3.6.3 治法

滋补肝肾,潜阳安神[7]

8.2.3.6.4 肝肾阴虚型痫证的针灸治疗

[7]

选穴:以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穴为主。取肝俞、肾俞、三阴交、太溪、通里、鸠尾、阳陵泉、筋缩。

随证配穴:神疲面白、久而不复者,为阴精气血俱虚之象,加气海、足三里、百会。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

方义:通里养心安神。肝俞、肾俞、太溪、三阴交调补肝肾。鸠尾为治痫效穴。阳陵泉、筋缩解痉挛而止抽搐。

9 痫证的其他疗法

9.1 耳针

方一:胃、脑、神门、心、枕、脑点。每次选2~3穴,强刺激,留针30min,间歇捻针。隔日1次。

方二:取脑、神门、心、枕、缘中、胃、肾等穴为主。每次选2~3穴。[7]

9.2 穴位注射

足三里、内关、大椎、风池。用100mg维生素B1注射液或0.5mg维生素 B12注射液,每穴注入0.5ml,每次选用2~3穴。

9.3 外治法

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撒入脐窝、神阙穴,外用膏药固定,7~10天换1次。

10 特别提示

继发性癫痫,应重视原发病的治疗。持续发作伴有高热、昏迷等危重病例,必须采取综合疗法。

11 医案

张××,女,11岁。家长代诉:患儿3岁时患抽搐,时常发作,曾经精神病院诊断为癫痫,原因不明。常服西药控制症状。家长想用针灸代替药物,故来门诊。据述,数日至数月发作1次,每次发作抽搐剧烈,口吐白沫,约10min停止。间歇期患儿智力如常。但畏其突然发作,因而停学。取百会、间使、神门、足三里、丰隆、四神聪、肝俞、太冲、筋缩、照海等穴,每次针3~5穴,隔日1次,连针3个月,竟未发作。家长自动让患儿停服西药。又针3个月,疗效巩固,遂复学读书。追访3年,家长喜告痊愈。(江苏省中医院门诊病历)

12 痫证患者的生活调理

生活的调理在痫证的治疗上占有重要地位[7]

患者必须避免劳累过度及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力求去除发病之诱因[7]

羊肉、酒浆等燥热之品,常易诱发痫证,应当禁忌[7]

本证患者不宜从事驾驶工作、高空及水上作业,不宜骑自行车,以免发生意外[7]

发作期间,须注意去除义齿,保护舌头[7]。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窒息。

昏迷时间较长者,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及痰液排出的通畅。[7]

13 文献摘录

《古今医鉴·五痫》:“夫痫者有五等,而类五畜,以应五脏。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背脊强直,口吐涎沫,声类畜叫,食倾乃苏,原其所由,或因七情之气郁结,或为六淫之邪所干,或因受大惊恐,神气不守,或自幼受惊,感触而成,皆是痰迷心窍,如痴如愚。治之不须分五,俱宜豁痰顺气,清火平肝。”

《寿世保元·痫证》:“盖痫疾之原,得之惊,或在母腹之时,或在有生之后,必因惊恐而致疾。盖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恐气归肾,惊气归心。并于心肾,则肝脾独虚,肝虚则生风,脾虚则生痰,蓄极而通,其发也暴,故令风痰上涌而痫作矣。”

《证治准绳·癫狂痫总论》:“痫病发则昏不知人,眩仆倒地,不省高下,甚至瘛疭抽掣,目上视,或口眼㖞斜,或口作六畜之声。”

《证治准绳·痫》篇:“痫病与卒中痉病相同,但痫病仆时口中作声,将醒时吐涎沫,醒后又复发,有连日发者,有一日三、五发者。中风中寒中暑之类则仆时无声,醒时无涎沫,醒后不复再发。痉病虽亦时发时止,然身强直反张如弓,不如痫之身软,或如猪犬牛羊之鸣也。”

《临证指南医案·癫痫》:“痫病或由惊恐,或由饮食不节,或由母腹中受惊,以致内脏不平,经久失调,一触积痰,厥气内风,猝焉暴逆,莫能禁止,待其气反然后已。”

《刘惠民医案选·癫痫》:“本病机理可概括为脏腑机能失调,阴阳升降失职,以致风、痰、火、气四者交杂,但以脏腑病变为主,与肝脾心肾关联密切。如肝肾阴虚,水不涵木,木旺化火,热极生风,肝风内动,出现肢体抽搐,角弓反张。若脾虚不能运化,津液水湿积聚成痰,痰迷心窍,则出现神不守舍,意识丧失。”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五:“痫者小儿病也,十岁以上为癫,十岁以下为痫。”

1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64.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3.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29-132.
  4. ^ [4]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8-91.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2.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