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

经穴 中医学 针灸学

目录

1 拼音

shuǐ yuán

2 注解

水源经穴别名。指水泉[1]。《外台秘要》:“水源水泉。”

水泉经穴名(Shǔiquán KI5)。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水,水液;泉,水泉肾主水。穴属本经郄穴,能治小便淋沥水病,故名。位于跟区,太溪(KI3)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仰卧或正坐垂足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跟骨内侧面。有通经调血、疏利下焦作用。主治妇科、前阴本经脉所过处的疾患,如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阴挺妬乳小便淋沥疝气偏坠腹中痛目昏花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膀胱痉挛等。一般直刺0.5~0.8寸;可灸[2]

3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3.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2.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