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铬

目录

1 拼音

quán xuè gè

2 英文参考

whole blood chromium

3 概述

成人体内铬总量约6mg。铬由肠道吸收,进入血浆后与运铁球蛋白结合,将铬运至肝脏及全身。铬主要由尿液排出。铬能增加胆固醇的分解和排泄,降低血中胆固醇,预防动脉硬化形成。铬也是葡萄糖耐量因子(功能为辅助胰岛素利用葡萄糖)的一个有效组成。因此,体内铬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铬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与其参与糖、脂质代谢有关。

4 全血铬的医学检查

4.1 检查名称

全血铬

4.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血液无机物测定

4.3 取材

血液

4.4 全血铬的测定原理

血样用基体改进剂溶液稀释后,直接注入热解涂层石墨管中,在设定的不同温度下,顺序进行干燥、灰化和原子化,然后在283.3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下查出与吸光度值相对应的Cr浓度。

4.5 试剂

(1)基体改进剂溶液:含2g/L磷酸二氢铵,5ml/L Triton X-100,0.2%硝酸。

(2)铬标准液:

①铬标准储备液(1000.0mg Pb/L):推荐使用标准计量单位(如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提供的铬标准品。也可按实验室铬标准液制备标准操作规程(SOP)自配。准确称取高纯铅(光谱纯)0.1000g置于100ml石英烧杯中,溶于1.0ml浓H3N03中,加重蒸馏水稀释至100ml。或称取0.1599g铬(100℃干燥2h),用1mol/L硝酸溶解并稀释至100ml。存于聚乙烯瓶中,冰箱内保存。

②铬标准应用液(Cr 1000μg/L):用基体改进剂溶液将铬储备标准液逐级稀释成Cr 1000μg/L。

4.6 操作方法

(1)仪器工作条件设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PE 3100型),具I'vov平台的热解涂层石墨管和自动进样品。测定B-Pb的仪器参数设置:波长:283.3nm;狭缝:1.3nm;积分吸收值信号:读数延迟0s,积分时间3.5s;灯电流10mA;重复3次;时间-温度程序(表1)持续时间:69s;10倍稀释样品注入体积:12μl;每份样品测定周期:106s。

(2)标准曲线制作:取8个具塞聚丙烯塑料离心管(1.5ml),按表2制备标准管,混合后从各管取出12μl,以手工进样或自动进样方式,按所设定的仪器操作条件,读取各管的积分吸光度值(A.s)。1~7号管的A.s分别减去“0”管的A.s。以铬的含量为横坐标,测得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本法的标准曲线性范围可达100μg Pb/L。

(3)样品测定:将K2EDTA抗凝的静脉血或末梢血充分混合后,取50μl,加450μl基体改进剂溶液,混合。手工进样时,取12μl注入石墨炉;采用自动进样方式时,自动进样器自动吸取12μl混合的稀释血样注入石墨管平台。按所设定的仪器操作条件,读取各管积分吸光度值(A.s)。

4.7 正常值

分光光度法(AAS):全血<13.4μmol/L;血清<2.7μmol/L。

4.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1)升高:铬中毒、肺癌。

(2)降低:妊娠、1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4.9 附注

(1)本法的特点是采用了平台石墨炉原子化技术,积分吸光度,样品和铬标准液用含磷酸二氢胺、Triton-X 100和硝酸的基体改进剂稀释,以及简单的连续背景校正,这些都是稳定温度平台石墨炉(STPF)技术的基本条件。方法学评价结果:最低检测限约5μg/L(0.025μmol/L),精密度:批内CV0.4%~5.4%,批间CV 1.0%~4.7%;准确度:低浓度铬质控物(靶值约为70μg/L)的实测值在靶值±10μg/L范围内;高浓度铬质控物(靶值>200μg/L)的实测值在靶值±6%靶值范围内。本法与具Zeeman背景校正的AAS(4100 2L型)所测B-Pb的相关性良好(y=1.005X+0.089,r2=0.997,n=44)。

(2)本法灰化程序中,在“热解”后增加“冷却”这一步骤是为了减少沿石墨炉热梯度的影响。这一步骤适用于有纵向加热石墨炉(lingitudinally heated furnance)的AAS(如PE 311O型AAS)。侧面加热石墨炉(sideheated furnance)无此热梯度(如PE 4100 2L型AAS),热解后可不作冷却处理。

(3)用连续背景校正的AAS作B-Pb测定时,有时出现分析结果偏低,或分析信号低于基线,这种情况一般是由于光源未调直引起的干扰。应细心调整仪器,使背景校正器的光束与空心阴极灯的光束恰好重叠。

(4)方法建立后要用标准物质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样品测定过程中要用标准物质作质量控制检查。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有国家计量局授权生产的“全血铬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供应。

4.10 相关疾病

肺癌、1型糖尿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