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目录

1 拼音

là yàng yá bāo gǎn jun1 shí wù zhòng dú

2 英文参考

Bacillus cereus intoxication

3 概述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是由进食含有蜡样芽孢杆菌所产生的肠毒素所致。污染的食物主要为含淀粉较多的各类食物。发病率的高低与饮食卫生习惯和温度有关,主要在夏季发病。潜伏期长短不一,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病情较轻,病程短,一般不超过12h。

4 疾病名称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5 英文名称

Bacillus cereus intoxication

6 别名

bacillus cereus food poisoning

7 分类

感染内科 > 细菌性感染 > 细菌性食物中毒

8 ICD号

A05.4

9 流行病学

蜡样芽孢杆菌分布广泛,存在于土壤、尘埃、水、草和腐物中。也存在人、畜肠道中,随粪便排出。据调查,健康成人粪便中蜡样杆菌检出率达14%,食物检出率可达47.8%,生米中可达91%。如污染菌量小,则不足以致病。发生食物中毒,半数是进食存放过久的剩米饭所致。其次是被污染的蔬菜、牛奶、鱼、肉等所引起。发病率的高低与饮食卫生习惯和温度有关,主要在夏季发病。

10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病因

蜡样芽孢杆菌属于需氧杆菌,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3~5)μm×(1~1.2)μm,有芽孢,芽孢呈椭圆形,位于菌体中部或亚末端,无荚膜,有动力。其芽孢能耐高温,至少需100℃ 20min以上才能杀死。在28~35℃适宜温度可大量繁殖。

11 发病机制

蜡样芽孢杆菌产生不耐热肠毒素,能激活肠道上皮细胞内cAMP,使液体外渗,产生腹泻。有的菌株产生耐热的催吐毒素,引起呕吐。此毒素喂食猴子时仅产生催吐作用而无腹泻作用。产生这两种毒素的基因,可能由质粒或噬菌体携带,故可随质粒或噬菌体的丢失而丧失致病力。也有报道蜡样芽孢杆菌可以产生细胞毒素,使黏膜细胞产生病变。

12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如摄入活菌为主,约为食后6~14h。骤起腹痛、腹泻、水样便,恶心,呕吐较少,少数患者有发热。如摄入细菌毒素为主者,潜伏期较短,1~5h,甚至可短到数十分钟,以呕吐为主,伴有腹痛。少数继以腹泻,无明显发热。多为自限性,持续4~24h恢复。

13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并发症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并发症少见。

14 实验室检查

粪便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

15 辅助检查

应进行肠毒素试验,确定有无致病力。

16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诊断

凡进食剩饭或其他可疑食物6~14h出现呕吐、腹痛、腹泻者,均应疑及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确诊有赖从可疑食物及患者粪便中培养出蜡样芽孢杆菌。菌量应达到每克粪便含105或以上,始有诊断意义。其细菌应作血清型及生物型鉴定,并应进行肠毒素试验,确定有无致病力。

17 鉴别诊断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临床应与一般肠炎相鉴别。

18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治疗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较轻,常为自限性疾病,故治疗主要根据病情对症处理,重症者可应用抗生素治疗。

19 预后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多为自限性,持续4~24h恢复。

20 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预防

蜡样芽孢杆菌分布广泛,预防主要是防止食物污染。不进食腐败变质的剩饭、剩菜。严格凉拌菜的卫生要求。食物应充分加热,不宜放置于室温过久。如不立即食用,应尽快冷却,低温保存,食前再加温。

21 相关药品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