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神经阻滞术

目录

1 拼音

jīng dǐ liè kǒng yìng mó wài qián jiān xì shén jīng zǔ zhì shù

2 操作名称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神经阻滞术

3 适应证

经骶裂孔硬膜外前间隙神经阻滞术适用于:

1.用于硬膜外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间盘突出症。

2.腰部硬膜外穿刺部位有外伤或感染又需要腰部硬膜外麻醉的病例。

4 禁忌证

1.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全身脓毒血症。

3.凝血功能异常。

4.颅内压增高。

5 准备

1.穿刺用具准备  选用16cm长、18G特制盘内穿刺针及带钢丝内芯硬膜外导管1根,5ml玻璃注射器1支,局麻药及其他消毒用具。

2.患者准备  患者体位取俯卧位,下腹部垫一薄枕,双下肢略外展,便于患者放松臀部肌肉和术者触及骶裂孔。在尾骨尖下部塞一团纱布,防止消毒液流入肛门或会阴部。

3.穿刺点体表定位  先以中指摸到尾骨尖,用拇指尖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到骶骨末端呈“V”形或“U”形的凹陷,此凹陷即骶裂孔。于骶裂孔两侧可触到豆大结节是骶角。骶裂孔中心与髂后上棘连线呈一等边三角形,可作为寻找骶裂孔的参考。另外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即硬脊膜囊终止部位。

4.行大面积皮肤消毒。

6 方法

在骶裂孔中心,用局麻药做一皮丘。将穿刺针与皮肤成15°~20°角穿刺,当穿透骶尾韧带时可有典型的落空感,将针体斜面紧贴骶管前壁继续进针3~4cm,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无血无脑脊液,注气无阻力,皮下组织无气肿,即证明穿刺成功,置入带钢丝内芯的硬膜外导管,深度为腰5~骶1间隙距皮肤12~14cm,腰4~5间隙距皮肤16~18cm。退出导管内钢丝,经导管回吸无血或脑脊液,注射造影剂1~2ml于影像显示器下观察正、侧位造影剂显示结果,特别是侧位造影剂在硬膜外前间隙呈线样分布,则表明插管成功,或在CT影像下证实导管内钢丝尖端位于所需阻滞或溶解的髓核后方。保持导管位置不变退出穿刺针,先注入试验剂量的局麻药(1.6%~2%利多卡因)3~5ml,5min后无蛛网膜下腔阻滞现象和入血现象,即可将准备的局麻药液全部注入,以实现下腰段、下腹部及会阴部手术的连续麻醉需要(用于手术麻醉无需上述准确定位)。如果用于治疗腰间盘脱出,先缓慢注射曲安奈德40mg/2ml,再注射胶原酶1200万~2400万U(每间隙注射1200万U,每次不超过2400万U),患侧向下侧卧(中央型髓核脱出者俯卧)8~10h后下床。

7 注意事项

1.此操作必须在影像显示器监视下进行,以保证注药准确和患者安全。

2.误将胶原酶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出现腰骶部及双下肢化学性瘫痪。预防方法是:注射胶原酶之前患者取侧卧位,注射1%利多卡因4~5ml试验剂量后,观察患者20min,判断是否出现脊麻征,当出现下侧下肢及踝部感觉减退,而上侧下肢及踝部感觉正常,才能注射胶原酶。

3.穿刺针进入骶裂孔后尖端超过骶2水平容易损伤硬膜囊。

4.穿刺针角度过大,进针过深或骶骨前壁缺如时,有可能进入直肠。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