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aversion to heat[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恶热为症状名[1] 。指感觉怕热的表现[2] 。为外感热病、阴虚内热及胃火亢盛的主证之一。
1.外感热病反映于外的一种证候。如:伤寒阳明病的外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见《伤寒论·阳明病篇》)。其他如“阳明温病”亦“但恶热,不恶寒”(见《温病条辨》)。《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2.见于内伤疾患。
①阴虚证。《格致余论·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之间而恶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②实热证。胃中有实火者,亦有恶热之证。如:多饮酒、多吃厚味之人,饮食喜冷,厚衣则烦,此由热邪内积于胃所致。《杂病广要》引《医学统旨》:“恶热固为阴气之虚,而胃中有实火者,亦有恶热之证。予每见夫多酒厚味之人,饮食喜冷,厚衣则烦,此由热邪内积于胃之所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