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单吐
巢元方曰。毒瓦斯吐者。春夏以汤与儿。肠胃脆弱。不胜药势。逆吐下不止。药熏脏腑。烦懊顿乏。为中毒瓦斯吐下。千金藿香汤。曾氏曰。论吐之原。难以枚举。有冷吐、热吐、积吐、伤风嗽吐、伤乳吐。吐则同而症则异。冷吐者。乳片不消。多吐而少出。脉沉微。面白眼慢。气缓神昏。额汗。此因风寒入胃。或食生冷。或伤宿乳。胃虚
-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单泻
巢元方曰。小儿暴泻者。由肠胃虚。卒为冷热之气所伤而成。热则色黄赤。冷则色青白。若冷热相交。则变为赤白滞痢也。宜龙骨散。小儿久泻者。大法补虚消积。宜华佗久利神验方。张元素曰。乳食不消。初病。忽然气出冷。四肢亦冷。面白无光泽。精神不定。乃胃气不和。可以大温药治之。使君子丸、益黄散。若病泄泻日久不瘥。乳食
-
《喉舌备要秘旨》:[喉部喉科辨症]单燕子症
此症发在喉内,或左或右,单起一片,形似燕子,仍有白膜黄膜起。治法左平肝,右清肺,余与双燕子同。头向出尾向入者易治,头向入尾向出者难医。急宜用升提等药治之,缓则不救。《喉舌备要秘旨》清佚名公元1644-1911年
-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单松子风
单名松子一边生左属心兮右肺金针药交施根据法治自然奇效立消平。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或生左或生右。亦不可用刀治法。与双松子同。惟生左者。汤中倍加丹皮赤芍。右者倍用桔梗连翘。《重楼玉钥》清·乾隆年间郑梅涧公元1838年
-
《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单方论
单方者,药不过一二味,治不过一二症,而其效则甚捷。用而不中,亦能害人,即世所谓涨上方者是也。其原起于本草。盖古之圣人,辨药物之性,则必着其功用,如逐风、逐寒、解毒、定痛之类。凡人所患之症,上一二端,则以一药治之,药专则力浓,自有奇效。若病兼数症,则必合数药而成方。至后世药品日增,单方日多,有效有不
-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
吐病伤胃。泻病伤脾。吐上焦郁。泻下焦衰。脏腑部分。各不相移。论吐之原。病非一机。或由胃虚。睡必露。或由胃冷。其脉沉微。或由胃热。凉饮是怡。或胃虚热。渴而溺稀。或胃有积。肚热面黧。或胃有痰。嗽逆声嘶。挟惊挟毒。吐亦相随。和中助胃。止吐之基。论泻之原。五脏兼推。脾受木克。面黄神疲。脾为水侮。洞泄如筛。心
-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吐泻原由症治
虞抟曰。小儿吐泻泄黄。伤热乳也。吐泻泄青。伤冷乳也。皆用白饼子。下后伤热乳者。玉露散。伤冷乳者。益黄散。王汝言曰。小儿吐泻并作。即名霍乱。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上焦主纳而不出。中焦主腐化水谷而生荣卫。灌溉百骸。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纳。脾居中州。胃为水谷之海。乳哺入胃。脾能
-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四时吐泻治分表里
钱乙曰。春冬之治宜从表。如伤寒吐泻身温。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青白。呕吐。乳下不消。时咳嗽。更有五脏兼现症。当煎入脏君臣药。先服大青膏。后服益黄散。如先曾下。或无下症。慎不可下。此乃脾肺受寒也。若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白术
-
《幼科释谜》:[卷三吐泻(单吐单泻)]吐泻心腹痛
圣惠方曰。小儿冷热不调。乳哺不节。使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肠胃间。则成霍乱而心腹痛者。冷热气与正气相击。或上攻心。下攻腹。故痛。《幼科释谜》清沈金鳌公元1644-1911年
-
“假单胞菌及生物还原和生物吸附的方法”获美国发明专利
微生物吸附重金属离子的研究仅限于非生长细胞,除少数惰性贵金属元素以外,绝大多数金属元素的生物还原还仅限于高价态向低价态的转化,而直接将金属离子还原为单质的报道还不多见,并且大多数是在厌氧条件下完成的。成都生物研究所发明的一株假单胞菌(Pseudomonasalcaliphilasp.MBR),能够在
-
质谱故障排除汇总
1、ABIQTRAP现象:液质联用采集大量数据时,数据记录与显示紊乱,保存失败,但简单的单质谱采集没问题。分析:考虑到单质谱采集没问题,应该不是仪器通讯和硬件的问题,且前一天正常,可能是工作站存在问题。解决:检查工作站硬盘C的剩余空间,发现只剩几十MB空间,删除临时文件释放空间,问题解决。2、质谱
-
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
关于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职责的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了适应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需要,明确出版单位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的职责,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举办出版单位,必须有确定的主办单位和主管单位。 第三条出版单位是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举办,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履行登记注册手续的报
-
Nature方法:大型单基因敲除人类单倍体细胞库
由奥地利科学院和维也纳Haplogen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一种称之为“基因捕获”(genetrap)的技术构建出了一个人类单倍体细胞库,该细胞库中包括有3000多种细胞系,每个细胞系都具有一种不同的突变基因。这项研究工作发布在8月25日的《自然方法》(NatureMethods)杂志
-
《喉科指掌》:[卷之四喉痹门第三]单喉痹
\r单喉痹\p05-c14a26.bmp\r单喉痹,或左或右。治同前。《喉科指掌》清张宗良公元1757年
-
研究发现一株可用于生物还原与生物吸附的假单胞菌
附金属和非金属离子的报道很少。近日,成都生物所科研人员分离获得一株假单胞菌,在好氧条件下,既能还原硝酸盐产生氨,也能吸附金属离子,还能够将溶液中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还原为单质,可用于含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以及土壤和水体中有害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的去除。该研究成果日前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作者:
-
《回生集》:[卷上内症门]治双单蛾神方
凡双单蛾,头顶上有双紫泡谓双蛾。有单紫泡谓单蛾。先用银簪挑破,挤出紫血,则患势稍衰不紧矣。若看不出紫泡者,谓之隐蛾。先用桐油蘸于鹅翎上,在舌根下绞出痰涎,俟鼻中知桐油臭即止。再用马兰头草捣汁,同好醋含漱数次即愈。冬月无马兰头草,用山豆根一两,煎极浓汁,用醋漱亦效。《回生集》清陈杰公元1644-19
-
《幼科推拿秘书》:[卷三·推拿手法十三大手法推拿注释]凤凰单展翅
此打噎能消之良法也。亦能舒喘胀。其性温。治凉法。用我右手单拿儿中指。以我左手按掐儿肘穴圆骨。慢摇如数。似凤凰单展翅之象。除虚气虚热俱妙。《幼科推拿秘书》清骆如龙公元1644-1911年
-
《石室秘录》:[卷三(射集)]单治法
论诸痛治肝论吐泻各症治胃天师曰∶单治者,各经有病,而单治一病也。如人病身痛,又双手痛。又两足痛,腹痛,心痛者是。此等症,如单治其一经,是此病先愈,而后一症一症治之也。论此症满身上下中央俱病矣,当先治肝为主,肝气一舒,则诸症自愈,不可头痛救头,脚痛救脚也。方用柴胡一钱,白芍五钱,茯苓五钱,甘草一钱,
-
《医宗金鉴》:[卷四医宗金鉴四十一卷]诸脉胀单腹胀肤胀鼓胀
2.脉胀筋起络色变,久成单腹末脱清,肤胀????初不硬,缠绵气鼓胀膨膨.【注】脉胀之证,腹筋起,络色变,久而不巳,则成单腹胀,四末脱瘦清冷也.肤胀之证????然初不坚硬,缠绵不愈,则成气鼓胀满,膨膨急硬也.《医宗金鉴》清吴谦公元1742年
-
《杂病心法要诀》:[卷三]诸脉胀单腹胀肤胀鼓胀
脉胀筋起络色变,久成单腹末脱清,肤胀初不硬,缠绵气鼓胀膨膨。【注】脉胀之证,腹筋起,络色变,久而不已,则成单腹胀,四末脱瘦清冷也。肤胀之证,然初不坚硬,缠绵不愈,则成气鼓胀满,膨膨急硬也。《杂病心法要诀》清吴谦等公元1644-1911年
-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四人部]炊单布
炊单布主坠马及一切筋骨伤损张仲景方中用之(本草纲目)【解】(王百一选方)言一人因开甑热气蒸面即浮肿眼闭一医以意取久用炊单布为末随敷随消盖此物受汤上之气多故用此引出汤气之毒亦犹盐水取咸味以类相感也《本草品汇精要》元王好古公元1279-1368年
-
《喉科指掌》:[卷之五喉痈门第五]单喉痈
\r单喉痈\p05-c14a46.bmp\r单喉痈,或左或右。身热背寒,脾肺之症也。有红点者,风火;无红点者,风寒。脉象如前。六味汤加∶苏叶羌活(各二钱)漱一服,明日再加∶赤芍归尾豆根山栀(各钱半),服一帖即愈。《喉科指掌》清张宗良公元1757年
-
《读医随笔》:[卷二下脉法类]单诊总按不同
脉有单诊、总按不同者,或单诊强,总按弱也;或单诊弱,总按强也;或单诊细,总按;或单诊大,总按细也。凡单按弱总按强者,此必其脉弦滑,一指单按,气行自畅,无所搏激;三指总按,则所按之部位大,气行不畅,而搏激矣。此脉本强,而总按更强于单按也。单按强总按弱者,此必其脉气本弱,但食指较灵,单按指下较显,名、
-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单搭颊风
一边红赤颊名单证治如双毋用参。日久肿浮牙赤肿。外敷角药内噙丹。面颊一边浮赤肿痛。或日久致牙匡亦肿痛。须以角药外敷内噙。吹回生丹。服紫地汤。《重楼玉钥》清·乾隆年间郑梅涧公元1838年
-
《重楼玉钥》:[卷上喉风三十六症]单鹅风
左畔虚阳热上攻。乳蛾单重喉旁风。关前易治疗须急。关后生兮施不同。此症生在帝中之旁。如莲子样。左属心。右属肺。治法与双蛾同。亦不可用刀。枢扶氏曰。此症有部位之分。有虚实风热气郁之别。凡生于帝中两边者是。双单蛾属关前实症。为易治。若起于咽喉内者。名喉瘤。属关后气郁虚症。却难治。时医不识。概以鹅症治之。
-
《喉舌备要秘旨》:[喉部喉科辨症]单缠症
此症喉内四围红肿,或于中左,或于中右,单起一片,亦有白膜黄膜,屈曲相缠,缠上者轻,缠下者重,如脱后红色者生,黑熟色者死,是为阴症,不可大清。治法宜用甘桔汤加升麻、蝉蜕。惟左起宜加柴胡、白芍,右起宜加黄芩、桑皮。《喉舌备要秘旨》清佚名公元1644-1911年
-
《喉科指掌》:[卷之三乳蛾门第二]单乳蛾
\r单乳蛾\p05-c14a16.bmp\r此症因伤寒后发散未尽,身热恶心,恐见痧疹,六脉浮数,生于双蛾之旁,或左或右,用六味汤加∶苏叶(一钱)羌活(二钱)鲜新芫荽(五钱)如无新者用子(三钱)一服退半,明日再加∶黄芩(酒炒三钱)花粉(二钱)山栀(一钱)赤芍(一钱)木通(一钱)全愈。《喉科指掌》清张
-
《喉舌备要秘旨》:[喉部喉科辨症]单鹅症
此症与双鹅相同,惟或左或右,单起一片,饮食不能下咽。治法左起平肝,右起清肺。并宜用针刺出毒血,但患处起尖者可刺,不起尖者勿刺,余用药同双鹅。《喉舌备要秘旨》清佚名公元1644-1911年
-
《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卷四]单方杂治门
凡煮粥滚锅中,面上米沫浮面取起,加炼过盐少许,空心服下,其精自浓,即孕矣。庚生按∶此紫竹林秘传单方也。但须用粥油,并非初滚结聚之沫,乃粥将成时浓汁滚作一团者。袁了凡先生谓为米液,专能补精;纲目拾遗言其能实毛窍,滋阴之力胜于熟地。诚然,诚然。《串雅内外编》清赵学敏公元1759年
-
《惠直堂经验方》:[卷二咽喉门]双单蛾方
用桑螵蛸烧存性。以竹筒吹入。即穿破血出立愈。又方山豆根不拘多少。加麝少许为末。吹入喉中自愈。又方兼治喉疔将头发打开。单蛾必有红丝瘰。双蛾有两红丝瘰。以银针挑破血出。噙无根水不住吮咂。先《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911年陶承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