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适应

目录

1 拼音

àn shì yìng

2 英文参考

darkadaptation

3 注解

人从亮处进到暗处,起初看不清物体,经过一段时间,视觉敏感度才逐渐提高,恢复了暗处的视力,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是由于在亮处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大量分解,剩余量少,不足以产生兴奋,待到暗处视紫红质再合成增强,绝对量增多时,暗视觉才逐步恢复。

暗适应是视网膜适应暗处或低光强度状态而出现的视敏感度增大的现象。为明适应的对应词。从明处突然进入暗处当时所不能见到的光,随着在暗处停留时间的延长,逐渐地可以看见了,这是日常现象。暗适应的时间进程,对人来说可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加以精确测定。事先给予充分明适应后,把房间变成暗室,测定对测试光阈值变化的时间进程,即可求得暗适应曲线(见图)。最初2—3分钟,视阈值急速下降,之后变慢,5—10分钟后又开始急剧下降,从而使曲线出现曲折(科尔劳施曲折Kohlrausch′s kink)。以后阈值下降可持续至30分钟左右,然后再变慢,约径1小时达到极值。从开始至出现科尔劳施曲折称为第一相或一级适应,之后称为第二相或次级适应。因为第一相主要是基于锥细胞适应,第二相基于杆细胞适应,所以在仅有锥细胞的中央凹处只能见到第一相。由于暗适应锥细胞敏感度仅增大数十倍,阈值约为0.02—0.15勒克司,但杆细胞敏感度变化可达数千至数万倍,阈值低达0.569×10-5勒克司,因此在杆细胞多的视网膜周边区暗适应能力好,敏感度也高。由于这个原因,在暗处注视(中心视)一个弱光却不得见,而产生中心性暗点(central scotoma)或生理性夜盲现象,若移开视线,通过周边视觉即能看到。因为锥细胞和杆细胞的视感度曲线的极大波长不同,暗适应曲线随测试光波长而异。如使用红光,因杆细胞的敏感度低,第二相看不到;如使用杆细胞敏感度高的短波光,则第二相出现得早,测得的阈值的极值也低。这些在人身上测得的结果与在其他脊椎动物以视网膜电图、视神经纤维峰形放电为指标得到的实验结果十分—致,表明暗适应是视网膜所产生的现象。至于它的机制,早就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杆细胞视色素——视紫红的再合成而使阈值降低(光化学说),但据以后的研究结果,视紫红量的增加与阈值的降低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而且若局部照射视网膜,非照射区的阈值也大大升高,这些事实强调了神经性暗适应机制(neural dark adaptation)的存在,因此认为网膜的适应是这种机制和光化学暗适应机制(photochemical dark adaptation)相结合的看法可能是恰当的。

当受试者在受亮光照射后,再用一系列测试光测知其阈值即可作出如图所示的暗适应曲线,这都是在远离黄斑处测得的。图中曲线A为正常人的,前面(0~5分钟)为视锥视觉的适应,出现快。约5分钟即基本完成。后面(5~60分钟)为视杆视觉的适应,出现慢,约20~30分钟才基本完成,适应程度高。第二相在夜盲人就不存在(曲线B、C、D)。先天性夜盲人的视网膜缺乏视杆细胞,适应曲线为纯圆锥型的,与光线只射到黄斑处者相似。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