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灰小牛肝菌

伞菌目牛肝菌科小牛肝菌属 可食用

中文学名

淡灰小牛肝菌

拉丁学名

Boletinus grisellus Pk.

中文别名

淡灰假牛肝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宽3-8cm,中央凸起,后渐平展,表面粘,有不明显的紧贴的纤毛,淡灰色或淡黄灰色,边缘内卷,有菌幕残片。菌肉较厚,白色至微橄榄色。菌管直生至延生,淡灰色,后变褐色。管口放射状,复式,管壁厚。柄长3-6(8)cm,粗0.5-1(1.5)cm,柱形,顶端有时有网纹,下部渐粗,基部稍膨大,污白色至灰白色,后变污褐色,在柄上稀有菌环但多破裂,留有残片或消失。孢子印灰褐色。孢子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平滑,淡褐色至褐色,10.4-13μm×4.2-5.2μm。侧囊体无色至褐色,棒状至柱形,簇生,40-70μm×5-8μm。管缘囊体与侧囊体同。

图例

图 599 淡灰小牛肝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侧囊体

生态习性

秋季于落叶松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并形成外生菌根。

分布地区

黑龙江山西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属外生菌根菌。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