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实证指因邪气盛而正气尚未虚衰而致的证候[1]。多由外邪侵入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在体内所致[2]。与虚证相对。热性病的实证,表现高热,面赤,口渴,烦躁,谵语,或腹满痛而拒按,便秘,尿短赤,舌质苍老,苔黄干糙,脉实有力等[1]。实证所结聚的邪气以气血郁结、热邪、水饮、停痰、食积、虫积、癥瘕积聚等较为常见[1]。《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心悟》:“假如病中无汗,腹胀不减,痛而拒按,病新得,人禀厚,脉实有力,此实也。”由于致病邪气的性质及所在部位的不同,其临床表现亦不一致[2]。一般有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2]。治宜泻实祛邪[2]。
4 表实证
表实证指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气郁遏,腠理闭塞,以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体疼痛,脉浮紧为常见症的证候[3]。《景岳全书·传忠录》:“表实者,或为发热,或为身痛,或为恶热掀衣,或为恶寒鼓栗,寒束于表者无汗。”如太阳病,头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等[4]。治宜解表发汗,用麻黄汤等方[4]。
5 里实证
1.里实证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证候[5]。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5]。《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2.里实证指停痰、瘀血、食滞、虫积等所致的证名[5]。《景岳全书·传忠录》:“里实者,或为胀为痛,或为痞为坚,或为闭为结,或为喘为满,或懊𢙐不宁,或躁烦不眠,或气血积聚,结滞腹中不散,或寒邪、热毒深留脏腑之间。”治宜祛痰、理气活血、消食导滞、杀虫等法[5]。
6 实热证
实热证指邪热亢盛,内外俱实的病证[1]。即感受阳热之邪所致的证候[3]。见《此事难知·热有虚实外何以别》。多因热邪入侵,里热炽盛,或痰瘀、宿食阻滞所致。《万病回春·伤寒总论》:“伤寒阳毒斑黄者,狂叫欲走也。其症表里俱实,内外皆热,脉数有力而无汗,三黄石膏汤。”症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渴喜冷饮,胸痛痰黄,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洪数、滑实等[1]。治宜清热泻火[1]。可选用白虎汤、调胃承气汤、小陷胸汤等方[1]。
7 寒实证
寒实证指阴寒盛实所致的证候[6]。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多因寒邪入侵脏腑,或寒痰湿浊结滞所致[6]。症见胸腹胀满,身无热,口不燥渴,四肢冷或腹痛便秘,脉象沉弦等[6]。《伤寒论今释》:“其证喘鸣气促,肢冷汗出,窒息欲死,故曰寒实。”治宜温里通解。可选用大陷胸汤、三物白散等方[6]。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32.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68.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89.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45.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8.
治疗实证的穴位
- 手太阴肺经
脉所过处)酸痛或厥冷、或掌心发热。本经气盛有余的实证,多见肩背酸痛,感受风寒而汗出,伤风,小便频数,...
- 足阳明胃经
阳明象征阳气极盛的经络,故在适应力量上,对里热和实证就容易发挥它的特点。《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
- 穴位皮肤温度变化
时相应的穴位皮肤温度出现的异常变化。如对60例肝实证患者双侧肝俞、太冲穴的皮温测试中,病人穴位皮温测...
- 俞募穴
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 跨骨
丘对胃酸分泌有抑制作用。梁丘配胃俞、针刺得气后,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留针25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捻...
- 更多治疗实证的穴位
治疗实证的方剂
- 泻下剂
气。泻下剂的分类:寒下剂: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胀或满或痛、甚或潮热、舌苔...
- 大黄附子汤
)。歌诀: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冷积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摘录:《金匮要略方论》卷上...
- 麻黄汤
,增强免疫功能。本方把外感表虚自汗等列为禁忌证,实乃科学之至,因麻黄汤有解表发汗作用,表虚自汗者不...
- 疏凿饮子
功效。主治因水湿壅盛,泛溢上下、内外而导致的阳水实证。本方是治疗水湿泛溢表里而导致的阳水实证的代表方...
- 小蓟饮子
血,利尿通淋之功效。主治下焦热结。本方是治疗血淋实证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
- 更多治疗实证的方剂
治疗实证的中成药
- 乙肝益气解郁颗粒
),一日3次。注意:忌烟,酒,油腻;肝胆湿热,邪实证者忌用。规格:(1)每袋装10g(2)每袋装10...
- 阿归养血糖浆
量: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禁忌:外感发热实证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脾胃功能不足者...
- 阿归养血颗粒
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禁忌:外感发热实证患者忌服。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脾胃功能不足者...
- 表实感冒冲剂
拼音:biǎoshígǎnmàochōngjì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BiaoshiGanmaoCho...
- 补中益气膏
1.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3.高血压患者慎...
- 更多治疗实证的中成药
实证相关药物
- 生血复元口服液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湿热实证病人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久置如出现少量...
- 复方乌鸡丸
用。患有其他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3.湿热实证者慎用。经行有块伴腹痛拒按或胸胁胀痛者不宜选用。...
- 人参袋泡茶
】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感冒发热病人及实证、热证者不宜服用。3.本品宜饭前服用。4.高血压...
- 阿归养血糖浆
15毫升,一日3次。【不良反应】【禁忌】外感发热实证患者忌服。【注意事项】1.脾胃功能不足者,服用本...
- 补中益气口服液
1.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2.不宜和感冒类药同时服用。3.高血压患者慎...
- 更多实证相关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