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舌胖即胖舌[1]。胖舌指舌体稍胖大,色淡而嫩,舌边有齿痕,多属脾虚[2]。舌色深红而肿大满口,是心脾二经有热[2]。舌肿胖,色青紫而暗,多见于中毒[2]。
参见舌胀大:舌胀大为舌象[3]。舌体肿胀而增大[3]。即舌肿[3]。舌肿为病证名[1]。见《诸病源候论》卷四:“若心脾有热,故令舌肿。”又名舌胀、舌胀大[1]。由七情郁结,心火暴甚,以致与痰浊瘀血滞于舌间所致[1]。症见舌渐肿大满口,坚硬疼痛,影响呼吸、语言[1]。《辨舌指南》:“舌赤肿大满口者,心胃之热也;舌赤肿满不得息者,心经热甚而血壅也。”若暴肿者,又名翣舌[1]。首先以皂矾煅透为末,再撬开牙关,用三棱针刺去恶血,将皂矾末擦上;亦可擦黄连末、蒲黄末;或用牛黄、白矾、西瓜霜等分为末擦之[1]。内服宜清心泻火,如黄连解毒汤、牛黄承气汤等[1]。
4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4.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4.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7.
古籍中的舌胖
- 《张聿青医案》:[卷十二]麻木
脾土不能旋运,所以气机从而凝滞也。脉象濡而带弦,舌胖心剥。湿痰素盛。宜通补阳明,舒筋养血,而不涉呆滞...
- 《续名医类案》:[卷三]温病
作痿,治之不效,并乞诊之。脉大而无力,面色萎黄,舌胖而滑。询其饮食不思,略食即饱,梦中常见鬼神,醒则...
- 《续名医类案》:[卷十五]汗
汗方法无效。脉之,浮细沉洪,软弱无力,面白无神,舌胖而软且白滑,意此必肺气大虚,而腠理不固也。以黄汤...
- 《医述》:[卷十·杂证汇参]汗
岳陆右文邀予,诊脉浮细沉洪,软弱无力,面白无神,舌胖嫩白滑。意此必肺气大虚,腠理不固。初以黄汤加五味...
- 《续名医类案》:[卷十]内伤
日。脉之,浮分细软,沉则缓大,面色白,眼光散大,舌胖嫩,淡白而滑,两手厥冷而振。此劳倦伤脾,气虚发热...
- 更多古籍中的舌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