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化痰为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1]。祛痰法之一[1]。消解痰涎的方法[1]。依据生痰的病因,化痰法约分六种:宣肺化痰,清热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祛寒化痰,治风化痰[1]。
4 宣肺化痰·化痰法
宣肺化痰为化痰法之一[2]。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2]。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2]。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2]。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2]。
5 清热化痰·化痰法
清热化痰为治法[3]。化痰法之一[3]。治疗热痰的方法[3]。由于邪热壅肺,炼液成痰[3]。症见咳嗽不利、咯痰黄稠、面赤烦热、舌红苔黄等[3]。用葶苈子、黄芩、桑白皮、瓜蒌皮、象贝母、芦根之类[3]。
6 润肺化痰·化痰法
润肺化痰为治法[4]。化痰法之一[4]。与润燥化痰同义[4]。治疗燥痰的方法,由于外感温燥,或肺阴不足,虚火灼金,炼液为痰[4]。症见咽喉干燥哽痛,呛咳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而干[4]。用贝母、瓜蒌、沙参、麦冬、梨皮之类[4]。
7 燥湿化痰·化痰法
燥湿化痰为治法[5]。化痰法之一[5]。治疗湿痰的方法[5]。由于脾阳不振,运化失司,聚湿生痰[5]。症见痰白易咯,胸闷恶心,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而腻。用二陈汤等方[5]。
8 祛寒化痰·化痰法
祛寒化痰为治法[6]。化痰法之一[6]。治疗寒痰的方法[6]。由于脾胃阳虚,寒饮内停[6]。症见吐痰清稀、怕冷、手足不温,舌淡苔滑[6]。用桂枝、茯苓、干姜、姜半夏、细辛等[6]。
9 治风化痰·化痰法
治风化痰为治法[7]。化痰法之一[7]。适宜于风、痰相兼的病理[7]。常见有:
1.风邪外束,肺气不利,以致气壅痰升[7]。出现头目昏痛,咳嗽多痰,脉浮缓等症[7]。治宜祛风化痰止嗽[7]。
2.内风(肝风)夹痰,由于湿浊不化,凝而为痰;或火热内炽,炼液为痰[7]。痰浊上潜,风亦随升,走窜经络[7]。轻则见眩晕头痛,甚则肢体瘫痪[7]。治宜平肝息风祛痰[7]。
3.风痰袭络,肢体表面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核块,按之柔软,不红不痛[7]。治宜搜风活络化痰[7]。
10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1.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7.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44.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99.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2.
-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4.
-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5.
有化痰作用的穴位
- 冲阳
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冲阳穴的功效与作用:冲阳有和胃化痰,通络宁神的作用。冲阳有健脾化湿、和胃宁神的作用...
- 尾翳
鸠尾穴具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的功效。鸠尾穴有宽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热熄风作用。鸠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臆前
鸠尾穴具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的功效。鸠尾穴有宽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热熄风作用。鸠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骭
鸠尾穴具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的功效。鸠尾穴有宽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热熄风作用。鸠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骬
鸠尾穴具有安心宁神、宽胸定喘的功效。鸠尾穴有宽胸化痰、和胃降逆、清热熄风作用。鸠尾穴有和中降逆、清心...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穴位
有化痰作用的方剂
- 二陈汤
胃降逆而止呕;辅以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而痰降,气化则痰亦化;茯苓健脾渗湿,俾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
- 化痰丸
大。功能主治:《瑞竹堂经验方》卷二方之化痰丸功能化痰消食。治痰饮宿食。快脾顺气,化痰消食。主痰湿食积...
-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卷三方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功能补脾燥湿,化痰息风。治痰厥头痛,胸膈多痰,动则眩晕。《医学心悟...
- 温胆汤
痰,清胆和胃之功效。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为治疗湿痰而有化热之象的常用方剂。适用于神经官能症...
- 定喘汤
芩6g、制半夏9g,具有宣降肺气,清热化痰之功效。主治因素体痰热内蕴,又复外感风寒所致的哮喘。现代常...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方剂
有化痰作用的中成药
- 清气化痰丸
南星45g、制半夏45g,具有清热化痰,理气止咳之功效,主治诸痰火症,痰热内结证。.本方为治疗热痰...
- 清肺化痰丸
少于18.0mg。功能与主治:降气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热咳嗽,痰多作喘,痰涎壅盛,肺气不畅。用法与...
- 紫金锭
0g,具有化痰开窍,辟秽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本方适应证范围比较广泛,其病机为感受秽恶痰浊之邪,肠...
- 橘红化痰丸
计,应为0.50~1.89mg。功能与主治:敛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敛,痰浊内阻,咳嗽,咯痰,...
- 止嗽化痰颗粒
杏仁、百部等。止嗽化痰颗粒的功能主治:清肺止嗽,化痰定喘。用于久嗽,痰喘气逆,喘息不眠等症。止嗽化痰...
- 更多有化痰作用的中成药
化痰相关药物
-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
性状】【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复方贝母氯化铵片
易于排出,有利于粘痰的清除。远志流浸膏、桔梗利咽化痰,贝母清热化痰止咳,桉叶油清热祛风,八角茴香油健...
- 儿感退热宁口服液
药品。【功能主治】解表清热,化痰止咳,解毒利咽。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郁化火,发烧头痛,咳嗽,咽喉肿痛...
- 感冒止咳颗粒(冲剂)
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伤风咳嗽,咽喉肿痛,四...
- 感冒止咳糖浆
为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解表清热,止咳化痰。用于感冒或流感发热,头痛鼻塞,伤风咳嗽,咽痛,...
- 更多化痰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化痰
-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五痰饮门]一切痰饮
泻(各一两)藿香叶生姜汤亦可飞矾丹(出百一选方)化痰神效。飞过枯矾(二两北矾降矾尤佳如无止用通明南矾...
- 《医学入门》:[外集·卷六]杂病用药赋
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咳嗽烦热;又能清声润肺,宽膈化痰,爽气宁神。四神丹天麻、南星、防风各一两,薄荷五...
- 《普济方》:[卷一百四诸风门]风痰(附论)
夫风痰之病。得于气脉闭塞。水饮积聚。其状虽有冷热之异。至于心胸痞闷。饮食不化。则一也。盖风气滞。三焦...
- 《丁甘仁医案》:[卷一]风温案
伤,而风温燥痰为患愈烈也。欲清其热,必解其温,欲化其痰,必清其火。昨进生津解温,清肺化痰之剂,胁痛...
-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四痰饮门]一切痰饮(附论)
白)干姜(一两面糊为丸祛风丸(出御药院方)治清膈化痰。降气消谷。宣通蕴滞。调顺三焦。车前子赤茯苓(去...
- 更多古籍中的化痰
化痰药品说明书
- 清肺化痰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清金止嗽化痰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清气化痰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清气化痰丸(浓缩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顺气消食化痰丸说明书(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02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非处方药中成药品种使用说明书)
- 小儿清肺化痰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化痰止咳颗粒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
- 小儿化痰止咳糖浆说明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7年公布的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