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寒郁 病证名。郁证之一。指寒邪内郁而致病。见《景岳全书·杂证谟》。《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寒之所郁,呕吐清水,腰腹痛,(疒颓)疝癥瘕,下利清白者是。”宜温寒散郁,用理中汤、五积散等方,或以干姜、肉桂、吴萸、丁香、荜拨、香附、胡椒等药选配应用。参见郁证等条。
治疗寒郁的穴位
- 阴癍
见《丹溪心法·斑疹》。又名阴证发癍。指癍之属于虚寒者。病因病机:多由体虚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药等,...
- 阴阳
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阳强不能密,...
- 辅穴
针灸治疗,一般取用肾俞、委中为主穴,配腰阳关以助阳散寒化湿,配阳陵泉舒筋,三阴交活血,太溪补肾等。...
- 寒府
拼音:hánfǔ英文:概述:寒府:①指膝阳关穴。②指寒气所聚之处。经穴别名·寒府:寒府为经穴别名,...
- 脏会
疾患可酌情选用。《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治寒热深专者,刺大脏,迫脏刺背,背俞也,刺之迫脏,脏...
- 更多治疗寒郁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