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概述
寒热:1.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2.恶寒发热的统称。[1]
4 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热
寒热为八纲辨证中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寒证与热证能反映机体阴阳的盛衰。[1]
5 恶寒发热的统称·寒热
6 参考资料
治疗寒热的穴位
- 冲阳
健脾化湿、和胃宁神的作用。冲阳治口?齿龋、腹坚、寒热以及跗肿足缓等症,以经络所在导引下行也。主治病症...
- 天髎
盆中痛,肩周炎,寒热汗不出,胸中烦满,肩臂疼痛,颈项强痛,肩关节周围炎,肩臂痛,热病无汗,发热恶寒...
- 五里
瘫,挛急,瘰疬,上肢不遂,咳嗽,吐血,心下胀满,寒热疟疾,身黄嗜卧,惊恐,风湿肿胀等。别名:五里(《...
- 大迎
挛,三叉神经痛,目痛不得闭,唇吻??动,唇紫,寒热瘰疬,大头瘟,数欠气恶寒,下齿神经痛,颜面浮肿,...
- 丹田
ānyuánCV4,RN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别名下纪(《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三结...
- 更多治疗寒热的穴位
治疗寒热的方剂
- 柴胡汤
襕,醋浸,炙)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伤寒后夹劳,五心烦热,背膊疼痛,手足无力,不能饮食。...
- 和解剂
选择适宜的药物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等作用,用来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肝脾不调...
- 麦门冬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方之麦门冬散主治缺乳。主治妇人寒热不均,气道阻逆,乳汁不通。用法用量:每服一方寸匕...
- 大安散
炙),大枣5枚(去核)。功能主治:久疟不瘥,不拘寒热多少。用法用量:上同捣烂,并作1服。以无字白纸数...
- 柴胡四物汤
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产后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浮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素问病机...
- 更多治疗寒热的方剂
治疗寒热的中成药
- 枳实消痞丸
枳实消痞丸功能消痞除满,健脾和胃。治脾胃虚弱,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不欲饮食,体弱倦怠,或胸腹痞...
- 六合定中丸
暑除湿,和中消食的功效。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不换金正气散
解表散寒,化湿和中。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头疼壮热,腰背拘急,寒热往来,咳嗽痰涎,霍乱吐泻,下痢赤...
- 艾煎丸
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疸,小便或黄或白,洒洒寒热,好卧不欲动;举身皆黄,其脉阳浮阴弱。用法用量千...
- 四圣散
治:《仙拈集》卷一方之四圣散主治疟疾不间新久虚实寒热。用法用量:每服4分,其疟将发,预先吃饭1碗,将...
- 更多治疗寒热的中成药
寒热相关药物
- 沙溪凉茶
主治】清热,除湿,导滞。用于四时感冒,身倦骨痛,寒热交作,胸膈饱滞,痰凝气喘。【用法与用量】煎煮茶用...
- 小柴胡颗粒(冲剂)
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吐,口苦咽干。【用法与用量...
- 补肺丸
应停止服用,去医院就诊。5.服药期间,若患者出现寒热表现,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
- 复方川贝止咳糖浆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2.本品适用于咳嗽痰多,寒热症状不明显者。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
- 复方枇杷糖浆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2.本品适用咳嗽痰多,寒热症状不明显者。3.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
- 更多寒热相关药物
古籍中的寒热
- 《医学纲目》:[卷之六·阴阳脏腑部]治往来寒热
〔《灵》〕荣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寿夭刚柔篇)〔仲〕云∶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
- 《证治准绳·杂病》:[第一册寒热门]往来寒热
凡病多能为寒热,但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诸病也。〔内因〕经云∶荣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小柴...
-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九]孔穴主对法
之立愈不宜灸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灸一壮主疟寒热烦心善哕心满汗出而寒唾沫唇干引饮手腕挛指支痛肺胀...
- 《杂病广要》:[外因类]疟
,五脏募原,与入客于脏腑浅深不同。语其病状,则分寒热先后,与寒热之多寡,则因反时而病,以应令气生长化...
- 《内经药瀹》:[卷四]六化上
所宜各从其化也地制义详下文在泉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寒热燥湿不同其化也王冰曰举寒热燥湿四气不同则温清异化...
- 更多古籍中的寒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