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多个演讲同时存在环境下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对视觉引导注意的影响
SOURCE:JournaloftheAssociationforResearchinOtolaryngology在多个演讲同时存在环境下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对视觉引导注意降低。该研究旨在考察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在多个演讲同时存在环境下提高语言理解力的注意定势是否减弱。受试听众有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患
-
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疗效初步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的疗效。方法对32例确诊为重度感觉统合失调儿童,进行3个疗程感觉统合训练,在训练前以及训练结束后进行感觉统合量表检测,比较训练前以及训练后量表评分,确定疗效。结果训练前以及训练后感觉统合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感觉统合训练对感觉统合失调
-
替加色罗对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模型的抗伤害性感觉作用
中华消化杂志2004Vol.24No.7P.407-410梁列新等(武汉)为了解结直肠机械刺激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作用,对8~21日龄大鼠每天行结直肠扩张(CRD组,压力60mmHg),对照组仅用导管在肛门周围轻微接触.8~10周龄时用自制气囊扩张大鼠降结肠和
-
神经通道可感觉感觉心脏的跳动
有一种神经通道可感觉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刺激如心脏跳动等。如今,研究人员在一位大脑损伤模式特别的患者体内鉴别出这种神经通道,新成果发表在日前在线出版的《自然—神经科学》期刊上。以前对大脑图像的研究指出,大脑区域中的一个神经网络对感觉来自体内的刺激如心脏跳动等非常重要。两个受到关注的区域分别是岛皮层和前
-
替加色罗对内脏感觉过敏大鼠模型的抗伤害性感觉作用
2005年02月18日中华消化杂志2004Vol.24No.7P.407-410为了解结直肠机械刺激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影响以及替加色罗对大鼠内脏感觉功能的调节作用,对8~21日龄大鼠每天行结直肠扩张(CRD组,压力60mmHg),对照组仅用导管在肛门周围轻微接触.8~10周龄时用自制气囊扩张大鼠降
-
带感觉神经的指动脉蒂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指动脉岛状皮瓣是修复指腹缺损常用的方法,但修复后无感觉神经支配,指腹感觉恢复较慢。自2000年3月~2004年4月,我们应用带感觉神经的指动脉蒂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2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男16例,女5例;年龄12~56岁。致伤原因:机器挤伤8
-
突发性感觉神经性听力失聪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
聪。在经过一系列包括了纯音测听法、辨听单词测试、言语辨听阈值(SRT)测试、导抗测试、耳声发射(DPOAE)测试等听力检测后发现,患者的右耳失聪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失聪情况在听力测试结束后出现了改善,重复测试也发现,患者两耳的听力已恢复了正常。4天后的再次检测显示了同样的结果。研究人员就患者自
-
咽喉感觉异常的咽部涂布疗法
取位:患部操作方法:桂花鱼头2个、白芥子60克,将桂花鱼头焙干,和白芥子共研膝细末,用香油调和,涂抹咽喉处,或用细末吹咽喉中。每天2-3次。作者:
-
脊髓型颈椎病其感觉障碍的改变有何明显体征?
(1)躯干有感觉障碍而下肢感觉正常,这种病人的躯干可有条带状痛觉过敏区、痛觉减退区及痛觉消失区;亦有痛觉过敏区及痛觉减退区同时存在者,常表现为上方条带区痛觉过敏而下方条带区痛觉减退或痛觉消失。 (2)躯干有感觉障碍而整个下肢亦有感觉障碍,常常躯体的感觉障碍部位和下肢感觉障碍的部位相连,下肢感觉障碍
-
本体感觉传导路
本体感觉传导路作者:
-
第四章 感觉障碍
第四章 感觉障碍sensorydisturbance 感觉是大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器官得到的,同时,人体也通过感觉使神经系统对身体和各项活动进行协调,使之对环境变化作出恰当的反应。当感觉发生障碍时,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便发生了变化,甚至联系中
-
浅部感觉传导路
浅部感觉传导路作者:
-
客观感觉障碍
概述客观感觉障碍系感觉诱导障碍,是指机体感受系统对外界刺激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反应。病因病理病机神经系统的各种损害当涉及到感受器、传导通路和感觉中枢时,均可产生感觉诱导障碍,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神经系统及周围组织肿瘤、外伤、感染、中毒、变性、神经营养障碍及脑血管疾病等。感觉诱导障碍根据病变性质不同而不同
-
什么是浅感觉障碍,如何检查?
感觉是人的感受器在接受刺激后,经传入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的感觉中枢,经感觉中枢综合、分析、以辨别刺激和性质。 浅感觉是指皮肤、粘膜的痛觉、温觉和触觉而言。如果传导刺激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因病损出现痛、温、触觉障碍,则为浅感觉障碍。 (1)痛觉检查 充分暴露检查部位,在其两侧对称部位用大头针力量
-
什么叫感觉剥夺?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病理心理现象。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蒙特利尔海勃(Hebb)实验室所进行的感觉剥夺实验。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
-
上海生科院在催产素调控感觉皮层早期发育研究上获进展
2014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学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催产素介导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的论文。该工作发现了一种在发育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并揭示了催产素这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是介导该跨模态可塑性的关
-
腰腿痛患者的感觉检查是怎么进行的?
由于神经解剖的缘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伴有下肢的感觉异常。因此,在临床检查时要注意作好其感觉检查及其详细记录,这对病变的节段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感觉检查常以针刺痛觉为主,佐以冷热觉及触觉,还可以检查本体感觉。具体方法是: (1)浅感觉检查:以针尖用均匀力量自近端向远端轻刺病人皮肤,来测定其痛
-
研究揭示“感觉寻求”的风险加工机制
①奖赏期待阶段②结果评价的早期阶段③结果评价的晚期阶段本报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感觉寻求指“个体对多变、新异、复杂和强烈的感觉和体验的寻求以及通过采取生理、社会、法律和经济的冒险行为来获得这些体验的愿望。感觉寻求是各种冒险行为的易感因子,从极限运动、危险驾驶、性冒险到行为成瘾、物质使用和成
-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阅读障碍与感觉统合失调之间的关系,为阅读障碍的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小学阅读障碍(RD)儿童与正常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水平。结果RD组儿童感觉统合各因子分显著低于非RD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RD组儿童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轻、中、重度
-
皮肤细胞用于感觉冷暖的基因
院(GenomicsInstituteoftheNovartisResearchFoundation,GNF)的一组研究人员识别并复制出皮肤细胞用于感觉冷温的基因。由ArdemPatapoutian领导的研究小组描述了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一种称为TRPM8的TRP(transientreceptor
-
什么是深感觉障碍,如何检查?
“深感觉”是指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如果传导深感觉的神经纤维或大脑感觉中枢病损,出现肌肉及关节位置觉、运动觉、震动觉障碍,则为深感觉障碍。 检查时请患者闭目,检查者摸其某一手指或某一脚趾,请他回答所摸的是哪一个。回答正确,则说明位置觉正常;回答不正确则为位置觉障碍。或轻微向上,向下或向
-
感觉器
感觉器 感觉器:是机体感受刺激的装置,是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的总称。 感受器:是感受某种刺激而产生兴奋的结构(游离神经末梢,环层小体,触觉小体等)。 感受器分类: 一般感受器,即触、压、痛、温。特殊感受器:嗅、味、视、听和平衡等。 外感受器(皮肤、视器、);内感受器(血管、内脏);本体感受器
-
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后本体感觉障碍及ADL的疗效
2006年04月26日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年第9期8(福州)为了观察运动模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本体感觉障碍的疗效。研究者将30例脑卒中偏瘫伴本体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一般康复训练+运动模仿训练)15例及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15例。以Fugl-Meyer评定法及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作
-
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现状
【摘要】 目的了解河南省城市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状况,为学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随机整群抽取河南省5个地市6所小学的一~五年级城市学生3588名,采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量表》进行测评。结果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率为37.60%,以轻度感觉统合失调为主
-
第一节 客观感觉障碍
第一节 客观感觉障碍objectivesensorydisturbance 客观感觉障碍系感觉诱导障碍,是指机体感受系统对外界刺激不能产生正常的感觉反应。 【病因和机理】 神经系统的各种损害当涉及到感受器、传导通路和感觉中枢时,均可产生感觉诱导障碍,最常见的影响因素有神经系统及周围组织肿瘤、外
-
上海生科院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对躯体感觉神经元重新分类
图A.热图显示了197个神经元依据细胞大小排列的层次聚类的矩阵。10个族群通过黑线方框标注,族群的细胞大小显示在左侧。图B.背根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分类示意图。依据单细胞测序和原位杂交数据建议其类别和比例,依据电生理实验并结合已发表文献进行功能注释。12月22日的Cell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
-
慢性感觉性共济失调型格林-巴利综合征5例分析
例。5例均有明显的失调步态,不能独立行走。Romberg征阳性。双上肢痛觉正常,而双下肢远端痛觉过敏3例,减退1例,四肢末梢型痛觉减退1例。双下肢深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而双上肢深感觉正常2例,四肢深感觉明显减退或消失者3例。5例腱反射均消失。1.3辅助检查5例均经肌电图(EMG)检查,所有病例均呈周
-
菲达司他改善糖尿病神经病的振动感觉和症状
nvestigation2004;24:671-680)上的一项报告,醛糖还原酶抑制剂菲达司他(fidarestat)改善了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振动感觉和症状。作者、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NigishiHotta解释,菲达司他在以前的研究中已表现出了可以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的希望。他和同事使用一
-
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长期随访结果
2006年08月01日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Vol.41No.4P.266-2687(济南)为了研究三叉神经感觉根梳理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原理及方法,评价其长期随访结果,研究者1994-2000年对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乙状窦后进路桥小脑角探查术。其中30例行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同时行三叉
-
咽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概述】咽感觉障碍常与运动障碍同时存在,单独发生的常为功能性障碍,其原因可分为中枢性或末梢性两类。【治疗措施】主要针对病因治疗。中枢性者请内科、神经科协同诊治。对周围性麻痹患者可用抗胆碱脂酶药或神经兴奋剂、维生素类药物治疗,并可进行针灸治疗。咽缩肌瘫痪不能进食或有误吸者应插鼻胃管。【病因学】中枢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