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疳

目录

1 拼音

ěr gān

2 英文参考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purulent ear[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耳疳为病名[1]。又名沍耳(见《冯氏锦囊秘录》卷六)[1]。为脓耳之耳内流出脓水臭秽者。

《证治准绳·疡医》:“耳疳生疮臭秽,乃足少阴、手少阳二经风热上壅而成。”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耳疳时出黑臭脓,青震白缠黄色聤,胃湿相兼肝经热,红风偏肝血热成。”

《冯氏锦囊秘录》卷六:“聤耳之名,更有五般,常出黄脓者,谓之停耳;常出红脓者,谓之脓耳;耳内疳臭者,谓之冱耳;白脓出者,谓之缠耳;耳内虚鸣,时出青脓者,谓之囊耳。”

参见脓耳、聤耳条。

4 耳疳的病因病机

耳疳由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而成,或由肾阴亏损虚火上炎所致[1]

5 耳疳的治疗

5.1 辨证治疗

5.1.1 胃经湿热与肝经火毒相兼

5.1.1.1 症状

耳中流脓色黑而腐臭[1]

5.1.1.2 治法

清火利湿[1]

5.1.1.3 方药

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1]

5.1.2 肾阴亏损虚火上炎

5.1.2.1 症状

耳中出黑脓而臭,经年不愈,头晕耳鸣,脉细数[1]

5.1.2.2 治法

滋阴降火[1]

5.1.2.3 方药

可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治疗[1]

5.2 外治法

《疡医大全》卷十三:“耳生疳疮,黄连、儿茶、轻粉、冰片、麝香共乳细搽。”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