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

目录

1 拼音

tiáo wèi chéng qì tāng

2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调胃承气汤

2.1 处方

大黄(五钱) 甘草(三钱) 芒硝(一钱半)

2.2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不恶寒但热,十余日过经谵语,当和胃气。

2.3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前服。

2.4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3 《伤寒大白》卷四:调胃承气汤

3.1 处方

大黄、枳壳、厚朴、甘草。

3.2 功能主治

伤寒阴厥。用温复阳太过,不耐辛温,胃热谵语。

3.3 摘录

《伤寒大白》卷四

4 《片玉痘疹》卷十二:调胃承气汤

4.1 处方

枳壳、酒大黄、槟榔末、甘草。

4.2 功能主治

痘后滞下。因平日食煎炒,素有积热,痘后气血虚,不能胜积,故利脓血,肠鸣作痛,里急后重;或疗肠垢,因痘出之后,饮水太过,水停作泄,热毒乘虚入里,便下脓血者。

4.3 用法用量

水煎服。次用黄芩汤

4.4 摘录

《片玉痘疹》卷十二

5 《普济方》卷四○四:调胃承气汤

5.1 处方

大黄、芒消、甘草各等分,生姜3片。

5.2 功能主治

热留胃中发斑,及服热药过多而发斑。小儿肥甘过度,必生内热,以致发热蒸蒸,小便赤涩,面赤唇焦,舌燥而渴,脉实有力者。

5.3 用法用量

上用水1盏半,先煎大黄、甘草、姜,煎至6分,后入消,水煎去滓,温服。

5.4 摘录

《普济方》卷四○四

6 《伤寒论》

6.1 方名

调胃承气汤

6.2 别名

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散、承气汤

6.3 组成

大黄4两(去皮,清酒洗),甘草(炙)2两,芒消半斤。

6.4 功效

推陈致新以和中。除热荡实,润燥软坚,甘平和缓。

6.5 主治

阳明腑实,发热汗出,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脉滑数。胃热发斑,口齿咽喉肿痛,中消,疮疡等见上述症状者。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误攻其表,胃气不和,谵语者;发汗后,不恶寒,但热,属实者;太阳病未解,但阴脉微者;伤寒13日,过经谵语,自下利,脉和,内实者;太阳病,过经10余日,心下温温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满,郁郁微烦,先此时自极吐下者;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太阳病3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中热,或口舌生疮。善食而瘦。热结旁流。阳明温病,纯利稀水无粪者。斑疹,阳明证悉具,外出不快,内壅特甚者。

6.6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纳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6.7 临床应用

蛔厥(蛔虫性肠梗阻)《上海中医药》1966;2:62:王某,女,73岁。先患泄泻2天,日下数10次,经治泻止,继而腹胀,二便不通,腹痛,痛极汗出,烦躁不安,呕吐黄色稀水,先后吐出蛔虫4条,诊为蛔虫性肠梗阻,其时口唇干燥,腹胀如鼓,脉象沉细,舌苔黄厚,证属蛔厥。但正气不足,未宜猛下,以调胃承气汤和之。生大黄9g,玄明粉9g,生甘草3g。药后当天大便4次,粪色先黑后黄,中夹蛔虫7条,呕吐止,腹胀消,当晚讲牛奶少许,次日即进流质饮食。

6.8 各家论述

①《医方考》: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消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②《医宗金鉴》:本方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消之咸寒,2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消之间,又少少温服之,使其力不峻则不能速下而和也。

6.9 附注

小承气汤(《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调胃承气散(《医方大成》卷一)、承气汤(《外科发挥》卷六)。本方改为丸剂,名“调胃丸”(见《玉机微义》引《元戎》),又名“调胃承气丸”(见《中药成方配本》苏州方)。

7 《伤寒全生集》卷二

7.1 方名

调胃承气汤

7.2 组成

大黄、芒消、枳实、厚朴、黄芩。

7.3 主治

阳明经胃实,潮热谵语,燥渴,大便不通,手足濈濈自汗,或面赤谵语,脉洪数,或揭去衣被,恶热,饮水不止者。

7.4 用法用量

加甘草,水煎服。以利为度。

8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

8.1 方名

调胃承气汤

8.2 组成

大黄3钱(酒制),元明粉1钱5分,甘草1钱,枳壳1钱5分。

8.3 主治

牙衄,阳明壅塞盛之甚,口渴便秘而衄不止者。

8.4 用法用量

上水煎,去滓,入玄明粉、童便顿服。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