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ào lóng
2 英文参考
sudden hearing lo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udden deaf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暴聋(sudden deafness)为病证名[1]。见《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又称耳卒聋(见《肘后备急方》卷六)、卒聋(《卫生宝鉴》卷十)[1]。是指以单耳或双耳听力骤然减退为主要表现的耳病[2]。
4 症状
《黄帝内经素问·厥论》:“少阳之厥,则暴聋颊肿而热,胁痛”。暴聋属实证[1]。
5 暴聋的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耳耵聍候》:“耳耵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风热乘之,则结(革卯)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
《杂病源流犀烛·耳病源流》:“有肾气虚,风邪传经络,因入于耳,邪与正相搏而卒无闻者,谓之卒聋,亦曰暴聋。宜芎芷散、清神散。或由厥逆之气,如经云,少阳之厥,暴聋者,皆卒聋也,须用塞耳法。宜蒲黄膏、龙脑膏。”
6 暴聋的辨证治疗
6.1 外邪壅滞经络,致使气机上下升降不利。
6.1.1 症状
患者头昏闷重、咳嗽、鼻塞涕清,或恶寒发热,耳鸣,耳聋如棉塞耳者[1]。
6.1.2 方药治疗
6.2 忧思郁怒,大怒则血郁于上,气血壅塞致窍闭不通
6.2.1 症状
口苦胁胀痛,脘闷胸痞,耳聋之发于大怒后[1]。治宜疏肝解郁、理气活血[1]。方可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加减[1]。
《医林绳墨·耳》:“又有气逆壅盛而暴聋者,宜以清痰降火理气为先。”
6.3 外伤
7 关于耳鸣、耳聋
耳鸣为病证名[4]。指耳中自觉有各种声响[4]。《黄帝内经灵枢·口问》:“人之耳中鸣者,何气使然?岐伯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
耳聋为病证名[5]。出《五十二病方·阴阳十一脉灸经》。系指主观感觉或客观检查均示听力有不同程度障碍者[5]。先天、后天、外感、内伤及老年等皆可致耳聋[5]。卒然而聋者,谓之暴聋,多属实证;听力逐渐减退者,谓之久聋,多属虚证。[5]
耳鸣、耳聋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以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潮声,或细或暴,妨碍听觉的称耳鸣;听力减弱,妨碍交谈,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影响日常生活的称为耳聋[6]。症状轻者称为重听[6]。在临床上,耳鸣、耳聋常为某些疾病的症候群之一,若以耳鸣、耳聋为主要症状者,也可作为一个疾病对待。耳鸣、耳聋两症常合并出现,因耳内鸣响而妨碍正常听觉,以致听力减退。耳聋又有自耳鸣发展而来,如《医学入门》所说:“耳鸣乃是聋之渐也。”二者症状虽有不同,而发病机理则基本一致[6]。
除内伤所引起的耳鸣耳聋外,对于暴震,外伤、药物损害、外疡等引起的,亦可参照本条辨证原则处理[6]。
现代医学认为此耳鸣、耳聋多为年老、外伤、中耳炎、药物中毒、肿瘤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听觉器官病变所致[7]。
详见耳鸣、耳聋条。
8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8.
-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 ^ [3]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0.
-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1.
- ^ [6]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0-264.
-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8.
治疗暴聋的穴位
- 天听
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
- 天牖
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
- 四渎
如头痛,耳聋,齿痛,暴喑,臂痛,上肢麻痹,耳鸣,暴聋,齿龋痛,咽痛,暴瘖,手臂痛,偏头痛,咽阻如梗,...
- 天满
耳鸣,耳聋,喉痹,项强,落枕,瘰疬,目昏,目眩,暴聋,头风,不闻香臭,肩背,臂及臑疼痛,项强不能回顾...
- 通间
内伤不足,三阳络主之。《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耳卒聋,齿龋,暴喑不能言。《针灸大成》:主暴喑哑,耳...
- 更多治疗暴聋的穴位
治疗暴聋的方剂
- 鼠胆方
总录》卷一一四:方名:鼠胆方组成:鼠胆。主治:耳卒聋,或三十年老聋。用法用量:上取汁滴入耳内。不过...
- 通窍丸
同研细末,为丸如枣核大。功能主治:行气通窍。治耳暴聋。用法用量:绵裹之,纳耳中。又以锈铁1块,热酒泡...
- 椒目膏
以蜡搜为锭子。功能主治:耳内如风雨声或如钟声,及暴聋者。用法用量:塞耳内,1日1易。摘录:《杨氏家藏...
- 鸣聋散
甲(烧存性,为末)1字。主治:耳中如潮声、蝉声或暴聋。耳聋久不闻者。用法用量:上用新绵子裹,塞于所患...
- 通耳丸
以蛤粉炒赤色,去粉)、蝎梢7个,麝香少许。主治:卒聋及肾虚耳鸣,耳内作风水声、钟声。用法用量:绵裹塞...
- 更多治疗暴聋的方剂
古籍中的暴聋
-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一]耳部五十七
诸般耳聋(细辛四十三,验方一。)耳卒聋(香附六十八,验方七。)耳卒聋(甘遂一百三十二,验方八。)耳...
-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九·肾膀胱部耳聋]暴聋
络,随其血脉上入耳,正气与邪气相搏,故令卒聋也。暴聋皆是厥逆之气。经云∶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
- 《本草纲目》:[主治第四卷百病主治药]眼目
酿酒,主风虚耳聋。)牡荆子(浸酒,治聋。)茯苓(卒聋,黄蜡和嚼。)山茱萸黄柏〔石禽兽部〕磁石(养肾气...
- 《针灸资生经》:[针灸资生经第六]耳聋
外关、天窗、(明下同。)治耳鸣聋无所闻。窍阴、治卒聋。不闻人语。三阳络、液门、治耳暴聋。(见疟。)四...
- 《普济方·针灸》:[卷十一针灸门]耳聋
治耳暴聋(资生经)。穴天牖四渎治耳浑浑淳淳。声无所闻。穴外关会宗治耳中风聋鸣。穴商阳治耳不聪。暴聋。...
- 更多古籍中的暴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