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片类药物中毒

目录

1 拼音

ā piàn lèi yào wù zhòng dú

2 英文参考

opioids poison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阿片类药物包括阿片、吗啡、可待因、复方樟脑酊和罂粟堿等。吗啡是阿片类镇痛剂的代表性药物,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痛、镇静作用[1]

吗啡大部分在肝内代谢,于24小时内经肾排出,48小时后尿中仅有微量。吗啡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为先兴奋,后抑制,以抑制为主,首先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继之影响延脑,抑制呼吸中枢和兴奋催吐化学感受区。吗啡能兴奋脊髓,提高平滑肌及其括约肌张力,减低肠蠕动。大剂量吗啡可抑制延脑血管运动中枢,使周围血管扩张,导致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吗啡中毒量在成人为0.06g。致死量为0.2g[1]。急性中毒口服过量者症状多在30分钟~1小时出现,静脉注射后症状即刻出现,可引起昏迷、呼吸抑制[1]

干阿片的致死量为吗啡的10倍,其口服致死量为2~5g。可待因毒性为吗啡1/4,其中毒剂量为0.2g,致死量为0.8g。长期应用阿片类药物可引起欣快症和成瘾性。

4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1、轻度阿片类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或抑制。出现幻想、失去时间和空间感觉。

2、重度中毒者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惊厥、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3、慢性中毒主要有食欲不振、便秘、消瘦、衰老和性功能减退等症状。

5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诊断

5.1 病史

有过量摄入本品的病史[1]

5.2 典型临床表现

轻度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可出现幻觉;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抑制和针尖样瞳孔等特征性中毒表现,当脊髓反射增强时,常出现惊厥、牙关紧闭和角弓反张[1]

5.3 实验室检查

(1)血气与酸碱分析:呼吸抑制者动脉血气显示低氧血症,有呼吸性或混合性酸中毒[1]

(2)毒物检测:血、尿定性试验呈阳性结果[1]

血药浓度检测治疗浓度为0.01~0.07mg/L,中毒浓度为0.1~1.0mg/L,致死浓度>4.0mg/L[1]

胃内容物检测有阿片类药物存在。

6 阿片类药物中毒的治疗

6.1 一般治疗

防止药物继续吸收[1]

口服中毒者:中毒者应尽早催吐,使用2%~4%鞣酸溶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注入20%药用炭混悬液50~100ml,再以50%硫酸镁50ml导泻[1]

皮下注射吗啡过量:在注射局部近心端扎止血带,并冷敷[1]

6.2 对症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供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1]

(2)抗休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血压者可应用升压药物,合并心动过缓者可加用阿托品[1]

(3)抗惊厥可应用地西泮、苯巴比妥,出现中枢神经抑制或麻醉时禁用[1]

6.3 解毒剂的应用

应尽早用阿片碱类解毒剂,如纳洛酮或纳洛芬。

纳洛酮是阿片受体拮抗剂,能逆转阿片类药物所致昏迷、呼吸抑制、缩瞳等毒性作用[1]。静脉注射后1~3分钟起效,高峰作用时间5~10分钟,半衰期60~90分钟。使用时首次剂量为0.4~0.8mg,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每5~10分钟重复1次,直至呼吸恢复或总量达10mg,有效后每小时重复0.4~0.8mg,亦可持续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直至病情稳定24小时[1]

纳洛酮作用持续时间短,应反复使用;不宜与碱性药物混用;高血压和心血管患者慎用[1]

6.4 用药原则

1.轻度中毒者以口服硫酸镁、静注纳络芬和其他辅助药物为主。

2.重度中毒病例口服硫酸镁、静注纳络芬、支援对症治疗,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及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7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0-23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