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药物外治法

目录

1 注解

2 操作名称

中医科药物外治法

3 方法及内容

1.熏法  将药物点燃或煎汤,熏蒸局部或全身,有解毒止痒、活络除痛、透疹消肿等作用。用于疮疡、皮肤肿块及其他皮肤病等。常用解表、祛风、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类药治疗。

2.洗(浸)法  用药液浸洗患部,有解毒杀虫、消肿止痒等作用。用于疮肿溃后,腐肉不脱,皮肤湿疹、痒疹及痔疮肿痛等证。常用祛风、燥湿、杀虫、解毒、活血等类药治疗。

3.滴(点)法  用药液(或药末)滴(或点)入眼、耳、鼻等窍中,有清热、止痛、解毒等作用。用于眼、耳、鼻肿痛之证。常用清热解毒、明目去翳、活血通络、祛风止痛等类药治疗。

4.含(漱、噙)法  用水剂或片(丸)剂,H含(漱)而不服入,或徐徐咽下。有消炎、止痛作用。用于口腔、咽喉之病。常用六神丸、喉症丸及清热燥湿、解毒、祛风等类药治疗。

5.吹法  以药末吹(吸)入鼻窍,使之发生喷嚏,有理气通窍、开噤等作用。用于中恶、痰厥等闭证。常用药如通关散等。

6.敷(搽)法  将鲜药捣烂,或以药末与水醋、蜜、麻油(或其它植物油)、猪油、蛋清、凡士林等调和,直接敷(搽)于患处,有解毒清热、止痛消肿、止血等作用;或敷(搽)于某些穴位,起到特定的治疗作用(如降压、平喘)。若外敷使皮肤发泡的称发泡疗法,用于哮喘、眩晕(高血压)、痹证、脱肛等多种疾病。常用药如武力拔寒散和祛寒回阳、收敛、祛风、活血、升提、潜降等类药。

7.贴法  用膏药等粘贴于局部,有消散、活血、止痛、拔脓生肌等作用。用于痈肿、疮疡、皮肤病及跌打瘀血肿痛等证。常用各种膏药和药膏。

8.塞法  将药物捣烂,或用药末制成不同剂型,如栓剂塞于阴道、肛门中,有消炎、止痛、杀虫、止痒、通便等作用。多用于阴道、肛门的炎症、脓肿、痔疮以及寄生虫、大便秘结等证。常用药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

9.灌肠法  将药液用灌肠器具从肛门灌入,有消炎、透析、解毒、杀虫、通便等作用。多用于肠道炎症、毒素积蓄、寄生虫及大便秘结等证。常用清热解毒、理气活血、驱虫、润肠通便等类药。

10.熨法  将药物加热后,用布包裹,熨摩体表一定部位,有散寒、止痛、下气等作用。用于寒性痹证、腹痛及肿痛等。常用温阳通络、祛寒止痛、下气散结及祛风燥湿等类药。

各法的具体应用及其所选具体药物,可参考有关疾病的治疗常规。

4 注意事项

1.以上外治法及所用药物要注意适应证、禁忌证。

2.用熏洗法时要注意观察病情,防止过汗;发泡疗法要注意防止感染。

3.腐蚀药、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慎用,并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局部的反应情况。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