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目录

1 拼音

yuán fā xìng jiǎ zhuàng páng xiàn jī néng kàng jìn zhèng lín chuáng lù jìng (2011nián bǎn )

2 基本信息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由卫生部于2011年4月7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内分泌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49号)印发。

3 发布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内分泌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国办发〔2011〕8号)有关要求,根据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的整体部署,我部继续组织有关专家研究制定了垂体催乳素瘤、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尿崩症、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等内分泌专业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现印发给你们,请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当地医疗工作实际,依照我部印发的临床路径文件,指导各试点医院制订具体实施的临床路径,及时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将有关情况报我部医政司。

请从卫生部网站下载内分泌专业5个病种临床路径。

联系人:卫生部医政司医疗机构管理处  胡鹏、张文宝

电  话:010-68792826、68792730

二○一一年四月七日

4 临床路径全文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2011年版)

4.1 一、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4.1.1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ICD-10:E21.0)。

4.1.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骨痛、病理性骨折、结石等。

2.血总钙、游离钙和血甲状旁腺素水平升高或高钙抑制试验不被抑制。

3.可有骨骼系统(骨吸收)、泌尿系统(结石或钙化)、消化系统等表现。

4.排除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及其他代谢性骨病。

4.1.3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协和内分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Wilson JD主编,Harcourt Publishers Limited,1998年,第九版)和《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质疏松症和骨矿盐疾病诊疗指南》(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甲状旁腺手术作为有症状或有并发症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首选治疗,术后酌情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2.急症治疗:适用于高钙危象患者(血Ca≥3.5mmol/L)。

(1)扩容、促进尿钙排泄。

(2)抑制骨吸收药物:降钙素,静脉双膦酸盐。

(3)H2受体拮抗剂,如西米替丁。

(4)纠正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

(5)透析。

3.药物治疗适用于:

(1)病变定位不明确;

(2)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血钙水平轻度升高;

(3)拒绝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使用双膦酸盐、降钙素、H2受体拮抗剂等。

4.1.4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4.1.5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21.0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疾病编码。

2.生化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总钙或游离钙水平升高,或血甲状旁腺素(PTH)水平升高或不被抑制。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1.6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颈部B超、颈部及胸部(纵隔)CT;

(4)骨骼疼痛、骨折部位X线片;

(5)多次测定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PTH,24小时尿钙、磷。

2. 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头颅、双手、骨盆及四肢长骨X线片; 胸腰椎X线片;

(2)腹平片、泌尿系统超声;

(3)甲状旁腺核素扫描、DXA测定骨密度、全身骨扫描;

(4)血清25-OH-D3、血浆游离钙、骨生化指标、血气分析;

(5)腹部CT,胰淀粉酶。

4.1.7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甲状旁腺手术作为有症状或有并发症的原发性甲旁亢患者首选治疗,术后根据血钙水平及骨骼系统受累情况酌情给予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注意监测血钙及24小时尿钙水平。

2.急症治疗:适用于高钙危象患者(血钙≥3.5mmol/L)。

(1)扩容、促进尿钙排泄:

使用生理盐水补充细胞外液容量。容量补足后可同时使用速尿。注意电解质(血钾)变化和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的心、肾功能。

(2)骨吸收抑制剂:

双膦酸盐(静脉)和/或降钙素。

(3)透析:上述措施无效时,可选择透析。

4.1.8 (八)出院标准。

血钙下降。

4.1.9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甲状旁腺癌、合并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MEN)、出现急性胰腺炎、肾功能减退、心律失常者不适用该路径。

4.2 二、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ICD-10:E21.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   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0–14 天

日期

住院第1天

住院第2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完成病历书写

□ 完善辅助检查

□ 医师查房,初步确定诊断

□ 对症支持治疗

□ 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病情及诊治方案,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病重或病危通知书(必要时)

□ 完成首次病程记录等病历书写

□ 必要时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指导治疗

□ 完成医师查房记录

□ 必要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变化及相关检查结果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善入院检查项目

□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 进行必要的相关科室会诊

□ 住院医师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 向患者及家属交待病情及其注意事项

长期医嘱:

□ 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三级护理

□ 饮食

□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 记24小时出入量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沉、血气分析、PTH,25-OH-D3

□ 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颈部B超、颈胸部CT

□ 高钙危象患者立即给予补液、速尿、降钙素,必要时静脉双膦酸盐治疗

□ 一般的高钙血症患者给予相应降钙处理

□ 其他医嘱

长期医嘱:

□ 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

□ 一/二/三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骨骼疼痛部位/骨折部位及胸腰椎X线片

□ 甲状旁腺放射性核素检查

□ 复查异常指标

□ 其他医嘱

主要护理

工作

□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 入院护理评估

□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宣教(内分泌病知识)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按时评估病情,相应护理到位

病情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日期

住院第3–12天

住院第13–14天

(出院日)

□ 三级医师查房

□ 监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血清PTH、24小时尿钙、磷

□ 全身骨扫描、骨密度检查

□ 泌尿系统超声

□ 进行除外MEN的相关筛查

□ 完善病变甲状旁腺的定位检查

□ 根据体检、辅助检查,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判断是否合并其他疾病

□ 对症处理,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 定位诊断明确后联系外科会诊

□ 完成病程记录

□ 上级医师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返院复诊的时间、地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等

长期医嘱(视情况可第一天起开始治疗):

□ 一/二/三级护理

□ 饮食

□ 患者既往基础用药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不能或拒绝手术且者内科治疗高钙血症

□ 其他医嘱

临时医嘱:

□ 复查血常规

□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 监测血Ca、P、ALP、iCa、PTH及24h尿Ca

□ 对症支持

□ 其他医嘱

出院医嘱:

□ 出院带药

□ 定期门诊随访

□ 监测血Ca、P、ALP、iCa、PTH及24h尿Ca

□ 定期复查肾功能、骨密度

主要

护理

工作

□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 心理与生活护理

□ 出院带药服用指导

□ 特殊护理指导

□ 交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嘱其定期门诊复诊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5 临床路径下载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doc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