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痰法

目录

1 拼音

yòu dǎo tán fǎ

2 名称

诱导痰法

3 概述

诱导痰的方法是通过吸入雾化高渗盐水诱导痰液生成,并进一步分析痰液中细胞成分和上清液可溶性介质,以研究哮喘气道炎症性质及程度的非侵袭性方法。目前主要用于哮喘的气道炎症机制的研究,但对气道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药物疗效观察及其机制探讨也有意义。

4 适应证

诱导痰法适用于:

1.哮喘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

2.了解哮喘患者及其他呼吸系疾病气道炎症的特点。

3.研究气道炎症性疾病加重的原因。

4.预期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哮喘患者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是激素治疗效果满意的预示,在临床工作中有应用价值。

5.评价药物对气道炎症的作用。通过观察药物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细胞组分及炎症介质、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改变,可以帮助我们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

5 禁忌证

1. 1s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L的任何患者。

2.近期大咯血。

3.下列病症患者。

(1)哮喘中重度急性发作(加重)。

(2)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

(3)气胸或纵隔气肿。

(4)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量胸腔积液或心包积液。

(5)严重心功能不全。

4.活动性肺结核。

6 准备

1.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必须进行肺功能检查。

2.向患者讲解本法的目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并积极配合

3.诱导操作前应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4.将准备好的用物拿到病人床前,痰标本要做到及时送检。

7 方法

7.1 1.雾化吸入的方法

目前尚无标准的诱导痰方法,文献中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1)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吸入浓度恒定(如3%)或渐增(3%→4%→5%)的超声雾化高渗盐水。

(2)吸入超声雾化高渗盐水(如4.5%)的时间逐渐延长。

目前国内基本均采用吸入3%盐水的固定时间间隔法,但两种痰液诱导方法均应按标准方法进行。

7.2 2.操作方法

(1)测FEV1

(2)吸入沙丁胺醇200μg。

(3)20min后再测FEV1,若>60%预计值则继续操作。

(4)嘱患者平静呼吸时吸入超声雾化3%盐水7ml,每次吸入后,鼓励患者积极咳嗽,清理鼻咽腔后收集痰液。

(5)再测FEV1,若FEV1下降不超过10%则继续操作,若FEV1下降10%~20%,则再次吸入沙丁胺醇200μg。如果再次吸入沙丁胺醇后没有改善则应终止试验,如果有改善则可继续诱导痰。

(6)必要时可用4%~5%的盐水重复以上步骤。

(7)结束诱导条件为诱导所得的标本已足够实验需要;总吸入时间达20~30min。

(8)有如下情况终止诱导。若患者出现胸闷、咳嗽、喘鸣、呼吸困难等症状或FEV1下降超过基线值的20%及绝对值小于预计值的60%,应停止实验,并吸入沙丁胺醇200~400μg。

改良诱导法:先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1min再依次用3%、4%、5%高渗盐水雾化吸入1~2min,每次操作前测FEV1,若FEV1下降超过10%或痰量已够则停止操作。

8 注意事项

1.高渗盐水的吸入对气道构成非特异的刺激,可引起气道平滑肌的收缩,降低通气功能,对存在气道高反应性的哮喘患者的通气功能的影响尤其显著,因此实施诱导痰方法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前必须进行肺功能检查。没有条件进行肺功能检查者不得随意进行该项操作,肺功能检查次数因不同情况而异。

2.诱导痰过程中,操作者必须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现场应备有意外情况的抢救设施。

3.诱导操作前后均应吸入β2受体激动药。

4.经吸入高渗盐水诱导出来的痰标本应尽早进行处理,因为痰液可能含有唾液,因此应对痰标本进行甄别,首先要鉴别标本来自上呼吸道还是下呼吸道,这可通过镜检观察黏液含量、计数鳞状上皮细胞来判断,若来源于声门以下气道,则其中鳞状上皮细胞较少。

5.对诱导痰液应进行选择,可按需选择其中的黏稠部分或通过倒置显微镜选择无鳞状上皮细胞的部分进行处理,这部分痰细胞总数、活细胞数目、嗜酸性粒细胞及上清液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含量比整个痰高。含唾液的诱导痰在进行分析之前就已经被稀释,因此实际上是半定量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处理全部排出物,包括唾液及痰液。比较这两种痰液处理方法,发现用上述第2种处理方法得到的非鳞状上皮细胞分类计数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高,上清液中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较高。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方法,均需用0.1%的二硫苏糖醇(DTT)将标本液化。DTT能够使糖蛋白纤维丝之间交联的二硫键打开,从而溶解黏液、分散细胞。

6.并发症  如果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一般是安全的,最主要的并发症为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样发作。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