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大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

目录

1 手术名称

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

2 别名

胸大肌移位代三角肌手术;transfer of pectoralis major muscle for paralysis of deltoid

3 分类

骨科/瘫痪性疾病手术/肩部瘫痪畸形的手术治疗/三角肌麻痹的手术治疗

4 ICD编码

83.7724

5 概述

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用于三角肌麻痹的治疗。

胸大肌起点有锁骨部,胸肋部和腹部,分别起于锁骨内侧半,第1~6胸肋部及腹直肌前鞘,三部分纤维向外集中,以扁腱止于肱骨大结节嵴,止腱分前后两层,前层由锁骨部及胸肋上部组成,后层由胸肋下部及腹部肌纤维组成。

血供呈多源性,上部主要来自胸肩峰动脉及伴行的外侧神经。越过胸小肌上缘,由肌肉深面穿入肌肉,血管外径约2mm,长40mm,胸大肌下部由胸肩峰动脉或腋动脉发出的下胸肌支供应,神经来自胸内侧神经,两者经胸小肌下缘向下行走,由于以上特点,近年来多采用其一半作为肌转位之用(图3.25.1.1.5-1)。

6 适应症

胸大肌转位代三角肌适用于三角肌麻痹而胸大肌肌力正常。

7 麻醉和体位

全麻或高位硬膜外麻醉。侧卧位,患侧在上;或仰卧位,患侧肩部垫高。

8 手术步骤

8.1 1.切口

分两部分,自肩峰后面开始,沿锁骨向内至胸锁关节,再弯向下至胸锁第4肋间处,另一切口沿三角肌前缘,向上与第1切口连向下至三角肌止点。整个切口呈T形(图3.25.1.1.5-2)。

8.2 2.显露胸大肌

先在三角肌和胸大肌沟中找到头静脉,沿头静脉分离胸大肌外上缘,直至胸小肌上缘处,皮瓣向下翻转,显露胸大肌锁骨部及季肋部(图3.25.1.1.5-3)。

8.3 3.移位及缝合固定

在胸大肌止点认清两层扁腱,在两腱之间将胸大肌上下两部钝性分开,此时可见到肌下的胸肩峰动脉的上部胸肌支,在肌肉的走行方向位于剑突与肩峰顶点的连线上,为了顺利寻找和避免伤害支配胸大肌的神经血管束,自外缘向胸大肌深层将肌肉向上翻开即易于找到。当肌肉游离至胸骨与锁骨附着处时,须带一部分骨膜一起切下,以便转移后缝合。在游离至胸小肌上缘时,需小心勿损伤进入肌肉的血管神经蒂,最后将止点连带一部分肱骨皮质一起凿下。至此,除血管神经蒂外,胸大肌止部肌肉完全游离。

8.4 4.缝合固定

由于胸大肌神经血管蒂较短,因此将其翻转覆盖于三角肌上,肩峰和锁骨部钻孔后,用钢丝或粗丝线,将胸大肌牢固缝合固定,胸大肌腱部移至三角肌止点或其下方缝合固定(图3.25.1.1.5-4)。

9 术后处理

肩外展60°~90°,前屈45°,肩“人”字石膏固定4~6周,第3天起即开始主动收缩锻炼,4周拆除上半部固定,行外展锻炼。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