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鳖

目录

1 拼音

qì biē

2 英文参考

depressed abdominal mas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气鳖为病证名[1]。指因多气恼怒而所致的一种瘕病[1]。以其瘕块形状如鳖,故名[1]。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平时多气,血凝于气,而成气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餂入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小则如钱。宜芜荑汤。”

参见瘕、鳖瘕:

瘕为病证名[2]。出《黄帝内经素问·大奇论》。《诸病源候论·瘕病候》:“瘕病者,由寒温不适,饮食不消,与脏气相搏,积在腹内,结块瘕痛,随气移动是也。言其虚假不牢,故谓之为瘕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瘕者假也,假血成形,腹中虽硬,其实聚散无常也,亦往往见于脐下,其原由寒暖失宜,饮食少节,脏腑之气先虚,又复多所劳伤,外而感受风寒,停蓄于内,是故正虚邪实,正不能胜邪,邪遂挟其力,反假游行之血,相聚相结,而成颗块,推之而动,按之而走,故名曰瘕。”《罗氏会约医镜》:“瘕者得之伤血,肋间有块如石,按之痛引少腹,去来无常,肚硬而胀,食减餐泥,假物成形,如血鳖之类……治宜调养脾胃,磨积消疳,奏效迟缓。”古代瘕病名目繁多,有食瘕、鳖瘕、虫瘕、蛲瘕、虑瘕、血瘕、酒瘕、谷瘕、水瘕、青瘕、燥瘕、黄瘕、脂瘕、狐瘕、肠覃、石瘕等[2]

鳖瘕为病证名[3]。八瘕之一[3]。《诸病源候论·瘕瘕病诸候》:“鳖瘕者,谓腹中瘕结如鳖状是也。”《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鳖瘕,形大如杯,若存若亡,持之应手,其苦小腹内切痛,恶气左右走,上下腹中痛,腰背亦痛,不可以息,面目黄黑,脱声少气,甚亦有头足成形者。”《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鳖瘕,经行浴水,水精与邪气袭人子户,形如小袢,少腹切痛,宜鳖瘕方。”本病与《诸病源候论》所说鳖瘕大略相同[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7.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6.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4.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