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啮

目录

1 拼音

mǐ niè

2 英文参考

Xuánlú CB5[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注解

米啮为经穴别名。出《针灸学》(南京)。即悬颅。[1]

悬颅为经穴名(Xuánlú CB5)。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悬,悬挂;颅,头颅。穴在颞颥部,如悬挂在头颅之两侧,故名。位于头部,从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的中点处。正坐或侧伏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耳上肌→颞筋膜→颞肌。有清头目、通经络的作用。主治头颞、口齿等疾患。如偏正头痛、目外眦痛、目眩、齿痛、鼻流清涕、鼽衄、面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血管性头痛、鼻炎、神经衰弱等。一般沿皮刺0.3~0.5寸;可灸。[2]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1.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3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