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

目录

1 拼音

è bù liáng xìng zhǒng liú qiē chú shù

2 英文参考

excision of benign tumors of palate

3 手术名称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

4 别名

excision of benign tumors of pars palatalis

5 分类

口腔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手术

6 ICD编码

27.3101

7 概述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用于腭部良性肿瘤的治疗。 发生于腭部的良性肿瘤有混合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等,其中以腭部混合瘤最为常见。

腭部混合瘤是来源于腭腺的上皮性肿瘤。临床上表现为无痛性的圆形或卵圆形包块突起,质硬而表面光滑,有厚度不均的包膜存在,与黏膜多无粘连。因腭部组织坚韧,肿瘤常无活动性。混合瘤多生长于一侧硬腭的后份,但可涉及软腭甚至超越中线。有些瘤体很大,占据整个腭部(图10.4.2.8-1)。

纤维瘤起源于颌面部皮下、口腔黏膜下或骨膜下的纤维结缔组织。临床上发生于口腔内的纤维瘤呈圆球形或结节状,边界清楚而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腭部是其好发部位之一。

神经纤维瘤可起源于神经膜和神经鞘细胞。可发生于神经干和神经分支的任何部位,口腔颌面部是好发部位,腭部发生率极小,但可发生。表现为黏膜下结节样肿物。

8 适应症

腭部良性肿瘤均为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的适应证,甚至腭部不明性质的包块,也适于作此种手术。

9 禁忌症

除因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此种手术外,无特殊禁忌。但还应注意腭部恶性肿瘤不适于作此种手术,而应作扩大根治手术。

10 术前准备

1.全身情况检查。

2.拍摄X线片(以咬合片最佳),了解和排除骨质破坏情况。

3.疑有恶性可能者,应作冰冻切片准备。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确诊为恶性者,应扩大手术范围。无条件作冰冻切片者可考虑术前先作活检,以明确肿瘤性质,确定手术范围。也可在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恶性后于近期作扩大根治手术。

11 麻醉和体位

多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或阻滞麻醉。手术体位可取半坐位或仰卧位。

12 手术步骤

12.1 1.切口

于肿瘤中央取直切口,其长度根据肿瘤大小而定,但应略超出肿瘤范围(一般3~5mm)(图10.4.2.8-2)。肿瘤与黏膜有粘连或黏膜上有溃疡者,则以粘连部位或溃疡为中心取梭形切口,以便同时切除有病变的黏膜组织。对肿瘤表面黏膜不能保留、切除后又不易关闭伤口的病例,在肿瘤连同黏膜切除后,增加附加弧形切口,翻瓣转移后缝合。

12.2 2.剥离、切除肿瘤

切开黏膜后,剥离应自肿瘤以外部分开始,作锐性或钝性剥离、完整切除肿瘤。也可在肿瘤之外,由黏膜直达骨面全层切开,以骨膜剥离器在骨膜下贴骨面整块翻起后切除肿瘤。对有骨质破坏者,为减少复发,不能保留骨膜并应去除部分骨质(图10.4.2.8-3)。

12.3 3.缝合

肿瘤切除后行对位缝合(图10.4.2.8-4)。有张力者可先游离周围黏骨膜后再行缝合。黏膜缺损不能严密缝合者,则用碘仿纱条填塞,并以钢丝穿过两侧牙间隙,以固定大面积的纱条。范围较小的纱条,可直接缝合于伤口周围的黏膜上。

12.4 4.伤口一般不置引流条。

13 术中注意要点

1.注意尽量不要损伤腭大神经血管束,对已经或必须切断者,应行结扎或填塞止血。

2.腭部良性肿瘤,特别是混合瘤术后容易复发,且有恶性变的可能性,故手术必须彻底。术中切除粘连或有溃疡的腭黏膜及不保留骨膜,是非常必要的。

3.对肿瘤包膜不完整,病理证明细胞分化不良或生长活跃、有恶性变迹象者,均应行扩大切除,拔除被波及的牙齿,凿除或咬除邻近的牙槽骨。对肿瘤已侵及腭大神经血管束者,应结扎切断而不予以保留。

14 术后处理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术后做如下处理:

1.给予必要的抗生素和止痛剂。

2.术后5~7d流食或半流食。

3.术后7~10d拆线。

4.拆线后骨面生长肉芽组组,可予以换药,伤口愈合不难。

5.肿瘤性质为恶性者,除扩大根治外,术后应辅以放疗。

15 并发症

15.1 1.出血

多为腭大神经血管束损伤或结扎处理不牢靠所致,可行结扎止血或填塞腭大孔止血。

15.2 2.软腭组织缺损甚至穿孔

多因术中切除组织过多和缝合不良引起。对缺损而影响腭咽功能者,可于后期作手术矫正、修复。软腭遗留穿孔者可作手术修复。避免发生此种并发症的关键是预防,要求精心设计手术,认真、牢靠缝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