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元 朱震亨;戴思恭

目录

小儿九十四

乳下小儿,常多湿热、食积、痰热伤乳为病,大概肝与脾病多。小儿易怒,肝病最多,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肾只是不足。小儿初生,未经食乳,急取甘草一寸,火上炙熟细切,置地上出火毒一时许,用水一小盏,熬至三分之一,去滓,用新绵蘸滴儿口中,令咽尽。须臾,吐痰及瘀血,方与乳食。年长知肤无病。小儿急慢惊风,发热口噤,手心伏热,痰热,咳嗽痰喘,此类证并用涌法吐之。重剂瓜蒂散,轻剂用苦参、赤小豆末,须虾齑汁调服之。后用通圣散为末,蜜丸服。间以桑树上牛儿,阴干焙末调服,以平其气。惊有二证,一者热痰,主急惊,当吐泻之;一者脾虚,乃为慢惊,所以多死,当养脾。急惊只用降火、下痰、养血;慢惊者,先实脾土,后散风邪,只用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药中求之。小儿蓦然无故大叫作发者,必死。是火大发则虚其气故也。

入方

黑龙丸

治小儿急慢惊风。牛胆南星青礞石(焰硝等分,各一两)天竺黄青黛(各半两)芦荟(二钱半)辰砂(三钱僵蚕(半钱)蜈蚣(一钱半,烧存性)上为末,甘草煎膏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二丸,急惊煎姜蜜薄荷汤下,慢惊煎桔梗白术汤

治惊而有热者

人参茯苓白芍(酒炒)白术上咀。姜煎。夏月,加黄连、生甘草、竹叶。

附方

神圣牛黄夺命散

槟榔(半两)木香(三钱)大黄(二两,面裹煨熟,为末)白牵牛(一两,一半炒一半生用)黑牵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上为一处,研作细末,入轻粉少许。每服三钱,用蜜浆水调下,不拘时候,微利为度。

通圣散

见斑疹类。

朱砂安神丸

见惊悸类。

瓜蒂散

见疽类。疳病,或肚大筋青。

胡黄连丸

治疳病腹大。胡黄连(五分,去果子积)阿魏(一钱半,醋浸去肉积)曲神(二钱去食积)麝香(四粒)炒黄连(二钱,去热积)上为末,猪胆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三十丸,白术汤送下。又云∶胡黄连丸十二粒,

五积丸

治小儿诸般疳积。丑头末(一两)黄连(半两)陈皮(一两)青皮(半两)山楂(半两)上炒焦黑色为末,每用巴豆霜半钱,前药末半钱,宿蒸饼丸,麻子大。小儿二岁十丸,五更姜汤下,至天明大便泄为度,温粥补之。未利,再服三五丸。

乌犀丸

丑头末(三两)青皮(三两)使君子肉(七钱半)白芜荑(一钱半)鹤虱(五钱)芦荟(一钱,另研烧红醋淬)苦楝根皮(半两)上炒令焦黑色为末,曲丸麻子大。每三五十丸,米饮送下,食前量小儿大小加减。

黄龙丸

三棱(三两)黑角莪术(三两)青皮(一两半)山楂肉(七钱半)干姜(七钱半)上用曲丸麻子大,日晒干。食后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乌犀、黄龙间服,食前服乌犀,食后服黄龙。

肥儿丸

治小儿疳积。芦荟(另研)胡黄连(三钱)炒曲(四钱)黄连白术山楂(炒,半两)芜荑(炒,三钱)上为末,芦荟末和匀,猪胆汁丸粟米大。每六十丸,食前米饮下。

疳黄食积

白术黄连苦参山楂(等分)上为末,曲糊丸麻子大。食后白汤下十五丸。

食伤胃热熏蒸

白术(一两)半夏黄连(半两)平胃散(二两)上用粥丸。食后白汤下二十丸。〔附录〕小儿疳病者,小儿脏腑娇嫩,饱则易伤。乳哺饮食,一或失常,不为疳者鲜矣。疳皆因乳食不调,甘肥无节而作也。或婴幼缺乳,粥饭太早,耗伤形气,则疳之根生。延及岁月,五疳病成,甚者胸陷喘哕,乳食直泻,肿满下利,腹胁胀疼,皮发紫疮,肌肉光紫,与夫疳劳渴泻,面槁色夭,骨露齿张,肚硬不食者,皆危笃矣。凡此等类,卢扁复生,难施其巧。

附方

集圣丸

治小儿疳通用。芦荟五灵脂好夜明砂(焙)砂仁陈皮青皮莪术(煨)木香使君子(煨,各二钱)黄连虾蟆(日干炙焦,各三分)上为末,用雄猪胆二枚取汁和药,入糕糊丸麻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饮送下。

大芦荟丸

治诸疳。芦荟芜荑木香青黛槟榔黄连(炒,二钱半)蝉壳(二十四枚)黄连(半两)麝香(少上为末,猪胆汁二枚取汁,浸糕为丸麻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饮下。

褐丸子

治疳肿胀。萝卜子(二两,炒)陈皮青皮槟榔黑丑(半熟半生)五灵脂赤茯苓莪术(煨,各半两)木香(一钱半)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煎紫苏叶皮汤下。

子热

炒芍药香附滑石(一两)甘草(三钱)黄连(二钱)上作四服,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乳母服。

风痰

南星(一两,切用白矾末半两,水泡一指浓浸,晒干研细入)白附子(二两)上为末,飞白面糊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二丸,姜蜜薄荷汤化下。

白附丸

牛胆星(一两,须用黄牯牛胆腊月粉南星,亲手修合、风干。隔一年用牛胆须入三四次者)大陈半夏(半两)粉白南星(一两,切作片,用腊雪水浸七日,去水晒干)枯白矾(二钱半)上为末,宿蒸饼丸,如梧子大。用姜汁蜜汤送下。有热,加薄荷叶。

紫金泥

治小儿哮喘不止,端午日修合。黑椒(四十九粒,浸透去皮,研如泥次入)人言(一钱)鹅管石(一钱)上为末,丸如黍米大,朱砂为衣。每一丸或二丸,量儿大小,空心冷茶清下。当日忌生冷荤腥热物。服药病止后,更服白附丸三五帖。小儿腹痛,多是饮食所伤,宜∶白术陈皮青皮山楂神曲麦砂仁甘草受寒痛者,加藿香、吴茱萸;有热,加黄芩。

小儿腹胀

萝卜子(蒸)紫苏梗干葛陈皮(等分)甘草(减半)食减者,加术煎服。小儿好吃粽,成腹胀疼。用白酒曲末,同黄连末为丸,服之愈。

又方

茯苓皮陈皮赤小豆萝卜子(炒)木通(各半钱)木香(二分)甘草(些少)上咀。姜一片,煎服。〔附录〕小儿腹痛,多因邪正交争,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挟热作痛者,以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见之;挟冷作痛者,以面色或白或青见之。冷甚而证变,则面色黯黑,唇爪甲皆青矣。热证,宜四顺清凉饮加青皮、枳壳;冷证,指迷七气汤;冷热不调,以桔梗枳壳汤加青陈皮、木香、当归。

小儿吐泻黄胆

三棱莪术青皮陈皮神曲(炒)茯苓麦黄连甘草白术上为末,调服。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夏月小儿吐泻,用益元散,钱氏五补五泻之药俱可用。吐泻腹痛吐乳,调脾,以平胃散入熟蜜,加苏合香丸,名万安膏,用米汤化下。夏月热病,六一散最妙。

小儿痢疾

黄连黄芩陈皮甘草上以水煎服。赤痢,加红花、桃仁;白痢,加滑石末。

又方

治小儿食积痢。炒神曲苍术滑石白芍黄芩白术甘草(炙)陈皮上咀。水煎,下保和丸。一方加茯苓。

小儿赤痢壮热

用蓝青捣汁,每服半盏,与之妙。〔附录〕凡小儿痢疾,亦作食积论。初得之时,宜用木香槟榔丸下之,后用白术、白芍药、黄芩、甘草、滑石。如里急后重,加木香、槟榔、枳壳。久不止者,用肉豆蔻、粟壳炒黄。小儿赤斑、红斑、疮痒瘾疹,并宜用防风通圣散为末调服。

小儿口糜

戴云∶谓满口生疮者便是。江茶粉草上为末。敷之。一方用黄丹。

又方

苦参黄丹五倍子青黛上等分为末。敷之。

又方

青黛芒硝上为末。敷口中。

又方

黄柏细辛青盐上等分为末。噙之,吐出涎,不过三日愈。亦治大人。治毒口疮,五倍子、黄丹、甘草、江茶、芒硝等分为末敷之。

龟胸

苍术酒柏酒芍药陈皮防风威灵仙山楂当归痢后加生地黄小儿夜啼,此是邪热乘心。黄连(姜汁炒,一钱半)甘草(一钱)上用竹叶一十片,煎服。又方,加人参二钱半,作二服,入姜一片,水煎。

又法

夜啼不止,潜取捕鸡窠草一握,置小儿身下。〔附录〕夜啼,小儿脏冷也。阴盛于夜则冷动,冷动则为阴极发燥,寒盛作疼,所以夜啼而不歇。

附方

钩藤散

治小儿夜啼。钩藤茯苓茯神川芎当归木香(各一钱)甘草(炙,五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姜枣略煎服。又灯草烧灰涂敷乳上与之。

小儿脱肛

戴云∶脱肛者,大肠脱下之说。脱囊即外肾肿大戴云∶脱囊者,阴囊肿大坠下不收上之说。或云溃烂,阴丸脱出。

入方

木通甘草黄连(炒)当归黄芩(炒)上以水煎服。

又方

治脱肛,用东北方陈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又方

治脱囊。紫苏茎叶为末。干敷。如烂,用香油调,鹅翎刷,又用青荷叶包上。

小儿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类。二者皆是热病。

入方

百草霜芒硝滑石上为末。酒调敷之。重舌用好胆矾研细敷之。

咯血

戴云∶咯红者,即唾内有血,非吐血与咳血。

入方

黑豆甘草陈皮上煎服。

小儿尿血

甘草汤调益元散,加升麻煎服尤妙。小儿吃泥,胃气热故也。

入方

软石膏黄芩陈皮茯苓白术甘草上用水煎服。

又方

腻粉一钱,砂糖和丸,如麻子大。米饮下一丸,泻出土,立瘥。小儿解颅,乃是母气虚与热多耳。戴云∶即初生小儿头上骨未合而开者。

入方

四君子与四物,子母皆可服。有热,加酒炒黄芩、连、生甘草,煎服。外用帛束紧,用白蔹末敷之。

小儿吐蛔虫

以苦楝根为君,佐以二陈汤,煎服。小儿冬月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钱氏白术散加丁香二粒。

附方

钱氏白术散

藿香白术木香白茯苓甘草人参(各一钱)干葛(二钱)上为末。每一钱至二钱,水煎服。

小儿口噤

治法用搐鼻方郁金藜芦瓜蒂上为末。水调搐之。小儿秃头用白灰烧红,淬长流水令热洗之,内又服酒制通圣散,除大黄另用酒炒入,研为末,再用酒拌干。每服一钱,水煎频服。外又用胡荽子、伏龙尾(即梁上灰尘)、黄连、白矾为末,油调敷。

又方

松树浓皮(烧皮)黄丹(水飞,一两)寒水石(一两,细研)白矾(枯)黄连大黄(各半两白胶香(熬飞倾石上,三两)轻粉(四,或云一分)上为末。熬熟油调敷疮上,须先洗了疮痂敷之,佳。

又方

治小儿癞头,并身癞等证。松皮(烧灰)白胶香枯矾大黄黄柏上为末。用熟油调敷。

小儿头疮

腊猪油(半生半熟)雄黄水银(等分)上研和匀。洗净敷疮上。

又方

川芎酒片芩酒白芍陈皮(半两)酒白术酒归(一两半)酒天麻苍术苍耳(七钱半酒柏酒粉草(四钱)防风(三钱)上为末。水荡起煎服,日四五次,服后睡片时。

又方

单治头疮。松树皮(浓者烧炭,二两)白胶香(熬沸倾石上,二两)黄丹(一两,火飞)白矾(火飞,半两黄芩黄连大黄(各三钱)蛇床子寒水石(三钱)白芷无名异(炒,少许)木香(少许,痛者用)轻粉上为极细末。熬熟油调敷疮上,须洗净疮去痂,敷之佳。

又小儿疮

猪牙皂角(去皮)胡椒(些少)枯矾轻粉上为末。樟脑烛油擦七日,如樱桃脓窠,去椒。

小儿脐肿汁出

用枯白矾为末,敷。或黄柏为末,敷之。又小儿脐不干,伏龙肝涂。小儿天火丹,脐腹起者,赤溜不妨。蚯蚓泥炒调敷。

小儿赤溜

主伤血热。用生地黄、木通、荆芥苦药带表之类,外以芭蕉油涂患处,芒硝浓煎汁洗之。又方,鸡子清调伏龙肝敷之。

小儿耳后月蚀疮

黄连枯白矾上为末敷之。

小儿鼻赤

雄黄黄丹上同为末。无根水调敷之。又苍耳叶酒蒸焙干为末,调服,最解食毒。又鼻下一道赤者,名曰,以黄连末敷之。

辛夷膏

专治小儿鼻流清涕不止。辛夷叶(一两,洗净,焙干)细辛木通白芷(各半两)杏仁(一两,去皮,研如泥)木香(半两)上为细末。次用杏仁泥、羊骨髓、猪脂各一两,同诸药和匀,于瓦石器中熬成膏,赤黄色为度。于地上放冷,入脑麝各一钱,拌匀,涂囱门上。每用少许涂鼻中。小儿变蒸,是胎毒散也。

乳儿疟疾痞块

川芎(二钱)生地黄白芍(一钱半)陈皮半夏炒芩(一钱)甘草(二分)上作一服,姜三片,就煎下甲末半钱。

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