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窍阴

目录

1 拼音

zú qiào yīn

2 英文参考

zúqiàoyīn GB44[中国针灸学词典]

zúqiàoyī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4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44[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足窍阴
汉语拼音Zuqiaoyin
罗马拼音Tsuchiaoyin
美国英译名Foot Empty Yin
各国代号中国GB44
日本44
法国莫兰特氏VB44
富耶氏VB44
德国G44
英国G44
美国GB44

足窍阴为经穴名(zúqiàoyīn GB44)[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原名窍阴,《圣济总录》名足窍阴。属足少阳胆经[1]。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的井穴,五行属金[1][2]。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2]。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耳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足跗肿痛,多梦,现代又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偏头痛,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结膜炎,哮喘等。

4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胆出于窍阴,窍阴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为井金。

5 穴名解

足即足部,窍即孔窍,阴为阳之对,开窍于耳目的肾和肝均属阴脏,此穴在足部,善治耳目诸疾,故名足窍阴[2]

窍,有空隙之义。阴,阴、阳之阴。窍指空孔。《黄帝内经素问》说:“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脾开窍于口。”此五脏皆属阴脏。该穴所主治目疾、耳聋、舌强、鼻塞、口中恶苦诸疾与头窍阴相类,《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此穴位人体最下,在足第4趾外侧趾甲角根旁1分处,为足少阳脉气所发之地,犹如井泉,故名足窍阴。[3]

6 特异性

足窍阴是足少阳胆经五输穴的井穴,五行属金[3][3]

7 所属部位

趾端[4]

8 足窍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足窍阴穴在足第4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指寸)[4]

足窍阴穴位于足趾,第四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穴[4]

足窍阴穴位于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5]

足窍阴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5]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肌肉)

足窍阴穴在趾端的位置(骨骼)

9 足窍阴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第四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处取穴。

足窍阴穴位于足趾,第四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指寸)。伸足取穴。[5]

仰卧或垂足,在足第4趾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处取穴;或于足第4趾外侧甲根角侧后方(即沿角平分线方向)0.1寸,相当于沿爪甲外侧画一直线与爪甲基底缘水平线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坐位,第4趾趾甲外侧缘与下缘各作一垂线,其交点处即是足窍阴穴[7]

10 足窍阴穴穴位解剖

足窍阴穴下皮肤、皮下组织、趾背腱膜、趾骨骨膜。皮肤由足背中间皮神经的外侧支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跖背动脉在趾蹼处分出二支趾背动脉,分布于各趾的相对缘。趾底总动脉也发出趾底固有动脉到各趾,因此各趾均有四条趾动脉,即二条趾背动脉,二条趾底固有动脉,各动脉均与同名静脉和神经伴行,走行于各趾的跖背面与侧面的交界线上,在趾端形成各自的网,营养并支配趾关节、腱膜和皮肤。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趾甲根[7]

皮肤→皮下组织→趾甲根[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有趾背神经(腓浅神经分支)和趾背动脉分布[8]

布有趾背神经,趾背动、静脉和趾底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8]

11 足窍阴穴的功效与作用

足窍阴穴具有疏肝解郁,通经活络的功效。

足窍阴穴有疏肝气、清胆火、熄风热的作用[8]

足窍阴穴为胆经之井穴,具有清热、安神之特点,主治热病、神志病等[9]

足窍阴穴系胆经之井穴,有清热养阴之功,所治为心烦,喉痹、舌强,目干、目痛,耳聋,咳而汗出,头痛不可动,月信不调,汗不得出,亦多关于阴藏之窍。[9]

头窍阴之治症,多调之于局部。足窍阴之治病,为导引下行,而通散之也。又凡阳经末穴,皆取名阴象。以其下接于阴经也,如足太阳之至阴,足阳明之厉兑,及本经之“窍阴”,同此一义。古人于经穴命名,照及全面,形同经络巨网,非但一点一线也。[9]

12 足窍阴穴主治病证

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耳赤肿痛,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月经不调,目赤肿痛,足跗肿痛,多梦,现代又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偏头痛,目眩,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结膜炎,哮喘等。

足窍阴穴主治头、五官、胸胁等疾患:如头痛、眩晕、目痛、耳鸣、耳聋、喉痹、口于、舌强、舌本出血、热病胁痛、咳逆、烦心、梦魇、手足转筋、肘不得举、痈疽等[9]

足窍阴穴主治头痛、耳赤肿痛、耳聋、咽喉肿痛、热病、失眠、胁痛、咳逆、月经不调[9]

足窍阴穴主治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胁痛,足跗肿痛;失眠,多梦;热病[9]

现代又多用足窍阴穴治疗肋间神经痛、高血压、胸膜炎、乳腺炎等[9]

足窍阴穴主治偏头痛,目眩,目痛,耳聋,胁痛,失眠,多梦,热病;以及高血压,肋间神经痛等[9]

1.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

2.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后遗症,足踝肿痛;

3.五官科系统疾病:结膜炎,耳聋,耳鸣;

4.其它:哮喘,胸膜炎。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浅刺0.1寸[9]

一般直刺0.1~0.2寸[9]

斜刺0.1~0.2寸[9]

浅刺0.1~0.2寸[9]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9][9][9]

13.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14 足窍阴穴的配伍

足窍阴配头维、太阳,有祛风止痛的作用,主治偏头痛。

足窍阴配头维、太阳、风池、率谷、外关,治偏头痛[9]

足窍阴配翳风、听会、外关,有清热泻火,通经活络聪耳的作用。治耳鸣、耳聋[9]

足窍阴配少商、商阳,有清热利咽的作用。治喉痹[9]

15 特效按摩

头痛和牙痛时,用5根牙签捆在一起点刺足窍阴穴,每次100下[9]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胁痛,咳逆,不得息,窍阴主之。手足清,烦热汗不出,手肢转筋,头痛如锥刺之,循然不可以动,动益烦心,喉痹,舌卷干,臂内廉不可及头,耳聋鸣,窍阴皆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痈疽,头痛如锥刺,不可以动,动则烦心。

《针灸大成》:主胁痛,咳逆不得息,手足烦热,汗不出,转筋,痈疽,头痛心烦,喉痹,舌强口干,肘不可举,卒聋,魇梦,目痛,小眦痛。

《医宗金鉴》:主治胁间痛,咳不得息热躁烦,痈疽头痛耳聋病,喉痹舌强不能言。

17 足窍阴穴研究进展

17.1 治疗头痛

①取双侧足窍阴,常规消毒后,选用1寸毫针,针尖稍斜向上刺入0.2~0.3寸,施用泻法,得气后留针30 min,病程长者可延长至1h。留针期间每间隔15 min快速捻转一次。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休息3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50例,显效4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②治疗高颅压头痛。采用降颅压、脱水药物(选用20%甘露醇250 mL静脉滴注,每隔8h或6h一次,或呋塞米10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足窍阴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次放血10~15滴。每日放血1次,3次为一疗程。放血治疗头痛即刻有效率达65%,1~3 d内有效率达95%。[9]

17.2 治疗急性结膜炎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窍阴,消毒后用三棱针或圆利针在穴上速刺0.1~0.2寸深,挤出鲜血数滴,再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片刻,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84例,1次治愈13例,2次治愈30例,3次治愈18例,4次治愈12例,5次治愈6例,6次治愈2例。[9]

18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4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56.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4-335.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6.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34-33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