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Tokyo violet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Chinese viole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violae,herb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Violae(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okyo violet herb[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产地
紫花地丁主产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8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主治
紫花地丁治目赤肿痛,咽炎,黄疸型肝炎,肠炎,痢疾:煎服,15~30g(鲜品,30~60g)。
紫花地丁治痈疽恶疮:用紫花地丁(连根)、苍耳叶等分,捣烂,加酒一杯,搅汁服下。
紫花地丁治痈疽发背:用三伏天收取的紫花地丁草,捣碎,和白面,放醋中泡一夜,贴疮上,极有效。
紫花地丁治疔疮肿毒:用紫花地丁草捣汁服。又方:用紫花地丁草、葱头、生蜜一起捣烂贴患处。又方:用紫花地丁根、去粗皮,同白蒺藜共研为末。加油调匀涂患处。
紫花地丁治喉痹肿痛:用紫花地丁叶,加酱少许,研成膏,点入喉部。取吐为效。
紫花地丁为眼科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的功效。本品为治疗疮要药。用于治疗火毒炽盛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疡,眼丹,眼疽,漏睛疮,风赤疮痍等化脓性疾患。常与金银花、野菊花等药配伍,鲜品可捣汁内服,亦可捣烂贴敷患处。
11 紫花地丁的药典标准
11.1 品名
Zihuadiding
VIOLAE HERBA
11.2 来源
本品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11.3 性状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截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
11.4 鉴别
(1)本品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较大,切向延长,外壁较厚,内壁黏液化,常膨胀呈半圆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偶有黏液细胞;上、下表皮有单细胞非腺毛,长32~240um,直径24~32μm,具角质短线纹。栅栏细胞2~3列;海绵细胞类圆形,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1~40μm。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表皮内方有厚角细胞l~2列。
(2)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热水10ml,搅拌使溶解,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紫花地丁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甲酸(5:3: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3个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
11.5 紫花地丁饮片
11.5.1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11.5.2 性味与归经
苦、辛,寒。归心、肝经。
11.5.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11.5.4 用法与用量
15~30g。
11.5.5 贮藏
置于燥处。
11.6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