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气不摄血证

目录

1 拼音

zǐ diàn ·qì bù shè xuè zhèng

2 英文参考

purpura with syndrome of failure of qi to keep bloo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紫癜·气不摄血证(purpura with syndrome of failure of qi to keep blood[1])是指气虚不能摄血,以病程较长,皮肤紫癍反复发作,色暗呈乌青癍块,面色晄白,神倦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紫癜证候[1]

4 紫癜·气不摄血证的症状

紫癜·气不摄血证患者久病不愈,反复发生皮肤紫斑,色暗呈乌青癍块,久病不愈,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少寐,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2][2][3]

5 证候分析

中气亏虚,统摄无力,血溢肌腠:气虚不能摄血,故反复出血,久病不愈。气血亏耗,筋脉百骸失于濡养,故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脾虚不能运化水谷,故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亏虚之象。[3][3]

6 紫癜·气不摄血证的治疗

6.1 治法

紫癜·气不摄血证治宜补气摄血[3][3]

6.2 方药治疗

6.2.1 主方

紫癜·气不摄血证可用归脾汤[备注]归脾汤(《严氏济生方》):党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术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味。可酌情选加仙鹤草、棕榈炭、地榆、蒲黄、茜草根、紫草等,以增强止血及化瘀消斑的作用。若兼肾气不足而见腰膝酸软者,可加山茱萸、菟丝子、续断补益肾气。[3]

归脾汤(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加减处方:党参15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当归10克,熟地黄15克,阿胶10克(烊冲),芍药10克,仙鹤草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瘀点、瘀斑多者,加血余炭10克、茜草10克。肢冷便溏者,加熟附子10克、肉桂6克(焗)。出血多、汗出厥逆者,加人参10克(另煎)。

6.2.2 简易方

①红枣20枚。煎汤连枣服,可常服。[3]

②大枣4份,藕节1份,先加水煮藕节至水成粘胶状,再加入大枣同煮,每天吃适量大枣。[3]

③连翘30克,水煎,分三次服。[3]

④肌衄而兼有齿衄较甚者,可合用漱口药:生石膏30克,黄柏15克,五倍子15克,儿茶6克,浓煎漱口,每次5~10分钟。[3]

6.2.3 中成药

(1)归脾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

(2)人参归脾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6.2.4 单方验方

阿芪景天汤(赖天松等《临床方剂手册》)处方:阿胶、党参、当归、熟地黄各10克,制首乌、黄芪各12克,黄精、景天叁七、槐花炭、炒白术、莲子肉、山药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0剂为1疗程。

6.3 饮食疗法

6.3.1 推荐食材

紫癜·气不摄血证患者建议食用党参、茯苓、龙眼、花生、豆腐、仙鹤草等[3]

6.3.2 推荐食疗方

1.仙鹤草茶(《中国食疗大全》):仙鹤草15g研末,加红糖,用沸水冲泡,或加水煎煮饮。[3]

2.黄精鸡骨酱(《中国食疗大全》):黄精30g,仔母鸡1只。将母鸡剁成3cm见方的块,放入沸水锅内烫3分钟捞出,洗净血沫,装入汽锅内,加入姜、葱、盐等调料,再将洗净切好的黄精放入,上笼蒸3小时即可。[3]

3.龙眼肉粥(《老老恒言》):粳米100g洗净,与龙眼肉15g同放入锅内,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3]

4.归参鸡(《中国食疗大全》):母鸡1只,当归15g,党参15g。把当归、党参、葱、姜、料酒、精盐放入洗净的鸡腹内,入锅加水,小火煨炖至肉熟烂即成。[3]

5. 花生衣红枣汤:花生衣5~10克,红枣10枚,党参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7 关于紫癜

紫癜(purpura[3][4])为病名[5]。《中医内科学》称紫斑,也有称为肌衄(见《医宗金鉴·失血总括》)、葡萄疫(见《外科正宗·葡萄疫》)者[5]。是指以皮肤黏膜出现紫暗色斑块及其他部位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5]。是小儿出血性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以血液溢于皮肤、粘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者为其特征。

《医宗金鉴·失血总括》:“皮肤出血曰肌衄”

《外科正宗·葡萄疫》:“感受四时不正之气,郁于皮肤不散,结成大小青紫斑点,色若葡萄,发在遍体头面……邪毒传胃,牙根出血,久则虚人,斑渐方退”

紫癜多发于学龄儿童,常见于西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等疾病。

详见紫癜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110-111.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00-101.
  4. ^ [4]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