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内消丸

目录

1 拼音

zhū yú nèi xiāo wán

2 处方

山茱萸(捣,去校,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乌(炮,去皮、脐)肉桂 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炒)食茱萸 吴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60克 海藻(洗焙)五味子(净拣)大腹皮(酒洗,焙)延胡索各75克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枳实(去瓤,麸炒)陈皮(去白)各30克 川楝子(锉炒)90克 木香45克

3 制法

上药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治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颓,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5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6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7 《幼幼集成》卷四

7.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7.2 组成

吴茱萸(醋浸1宿,焙干,炒过)1两,青化桂(去皮)1两,净枣皮(蒸,去核,捣)1两,玄胡索(醋炒)1两,大茴香(盐炒)1两,化橘红(炒)1两,杭青皮(醋炒)1两,桃仁(炒)5钱,白蒺藜(炒)5钱,南木香屑5钱。

7.3 主治

寒湿所袭,留伏作痛,(疒颓)疝偏坠。

7.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淡盐汤送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龙眼核大。

8 《杏苑》卷六

8.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8.2 组成

山茱萸(去核)1两,食茱萸1两,吴茱萸1两,橘红1两,马蔺花1两,山药1两,肉桂1两,川楝肉1两,青皮(去白)1两,木香5钱,茴香1两,橘核1两。

8.3 主治

寒疝疼痛,阴囊冷湿或痒。

8.4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 《医方类聚》卷九十引《居家必用》

9.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9.2 组成

山茱萸1两,食茱萸1两,吴茱萸1两,茴香(炒)1两,川楝子(去核)1两,青皮(去瓤)1两,马蔺花1两,黑牵牛(头末)7两。

9.3 主治

一切小肠疝气。

9.4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盐汤送下。久年不愈者,5-7服可除根。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得效》卷九

10.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10.2 组成

川楝3两(锉,炒),大腹皮2两半,五味子2两半,海藻(洗)2两半,玄胡索2两半,茴香(炒)1两,桂心1两,川乌(炮,去皮脐)1两,吴茱萸1两,食茱萸1两,桃仁(麸炒,别研)1两,木香1两半,桔梗2两,青皮2两,山茱萸2两。

10.3 主治

小儿阴(疒颓)偏大,上攻脐腹,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魏氏家藏方》卷二

11.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11.2 组成

川楝子8两(每个破作4块,2两用巴豆30粒,去壳,同炒焦,候巴豆黑,去巴豆不用;2两用斑蝥50个,去头足翅,同炒,候斑蝥焦,去斑蝥不用;2两用海金沙半两同炒,候海金沙紫色,去海金沙不用;2两用黑牵牛1两同炒,连黑牵牛用),山茱萸(去核)1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1两,石茱萸1两,胡芦巴(炒)1两,破故纸(炒)1两,舶上茴香(炒)1两,乌药1两。

11.3 主治

膀胱小肠疝气,木肾偏坠。

11.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温酒或盐汤送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局方》卷八(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2.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12.2 组成

山茱萸(捣,去核,取肉,微炒)2两,桔梗(水浸1伏时滤出,慢火炒干为度)2两,白蒺藜(炒去刺)2两,川乌(炮,去皮脐)2两,肉桂(去粗皮)2两,茴香(舶上者,淘去沙后,焙炒)2两,食茱萸2两,吴茱萸(微炒)2两,青皮(去白)2两,海藻(洗,焙)2两半,五味子(净拣)2两半,大腹皮(酒洗,焙)2两半,玄胡索2两半,桃仁(去皮尖及双仁,麸炒,别研)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陈皮1两,川楝子(锉,炒)3两,木香1两半。

12.3 主治

肾经虚弱,膀胱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阴(疒颓),偏大上攻,脐腹疼痛,肤囊肿胀或生疮疡,时出黄水,腰脚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辛,服之内消,不动脏腑。

1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局方》卷五

13.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13.2 组成

吴茱萸(汤洗7次,焙)2两,陈皮(去白)2两,山药(焙)2两,川楝(蒸,去皮核)2两,山茱萸(去核)2两,青皮(去白)2两,茴香(炒)2两,马蔺花(醋炙)2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2两,木香(不见火)1两。

13.3 功效

补虚消疝,温养肾经。

13.4 主治

肾与膀胱经虚,为邪气所搏,结成寒疝,伏留不去,脐腹(疒丂)刺,小肠气痛,奔豚痃癖,疼不可忍,阴核偏大,肤囊痈肿,结硬牵急,重大滋长,瘙痒疼痛,时出黄水,疮疡,腿沉重,足胫肿满,行步艰难。

13.5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13.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3.7 附注

《保命歌括》有破故纸,无山药。

14 《幼科指南》卷上

14.1 方名

茱萸内消丸

14.2 组成

山茱萸肉5钱,川乌(捣去皮,炒)5钱,桔梗5钱,小茴(炒)5钱,白蒺藜(炒去刺)5钱,陈皮5钱,青皮3钱,川楝(去皮)5钱,木香2钱,枳实(炒)1钱,桃仁3钱,吴茱萸(炒)5钱,玄胡索(炒)5钱,五味子1钱。

14.3 主治

小儿偏坠,膀胱疝气内吊,啼哭不止。

14.4 用法用量

茴香汤送下;久不愈,淡盐汤送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粟米大。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