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椒

目录

1 拼音

zhú yè jiāo

2 英文参考

chinese wingleaf pricklyash frui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anthoxylum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朗道汉英字典]

竹叶椒

3 概述

竹叶椒为中药名,出自《本草图经》[1]

4 英文名

Chinese Wingleaf Pricklyash Fruit

5 别名

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1]

6 来源及产地

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 的果实[1]。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北至秦岭[1]

7 植物形态

灌木,枝光滑;皮刺对生,基部扁宽。小叶3~7,披针形或椭加减披针形,两端尖,顶端小叶较大,边缘有细小圆锯齿,叶轴及总柄有宽翅和皮刺。花黄绿色;雄花花被片6~8,一轮,雄蕊6~8;雌花心皮2~4,花柱略侧生。蒴果红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8 生境

生于山坡、丘陵的丛林或荒草中。

9 采制

果熟未开裂时连果序剪下,晒干,将果此取下。

10 性状

分果瓣1~2个,衡为3个,直径4~6mm。外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散有多数大而明显突起的油点,直径0.5~1mm。种子卵形,黑色,有光泽,有香气,味微甜而后麻辣。

11 性味

辛,温,有小毒[1]

12 功能主治

功在温中散寒,驱蛔,止痛[1]。主治胃寒疼痛,痧症及蛔虫腹痛,牙痛[1]

散寒,止痛,杀虫。用于脘腹冷痛、寒痰冷喘、湿疹、风湿痹痛。

13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9g;研末,0.9~1.5g[1]

14 使用注意

孕妇慎服[1]

15 化学成分

本品含挥发油[1]

16 竹叶椒中毒

竹叶椒又名狗花椒、花胡椒、臭花椒、山花椒、玉椒、搜山虎、三叶花椒、鸡椒、白总管、万花针、岩椒、野花椒、血见飞[2]。本品为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果实、叶、根[2]。其果实含挥发油[2]。根含白鲜碱、菌芋碱、木兰碱、崖椒碱及竹叶椒碱等多种生物碱;竹叶椒的木部及树皮亦含竹叶椒碱和木兰碱等[2]。具有散寒止痛,行气健胃,除湿驱虫之功效[2]。本药内服煎剂用量:果3~10g,根30~50g[2]。主要刺激胃肠道[2]

16.1 临床表现

内服过量可致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瞳孔缩小、谵妄、呼吸困难、昏迷、呼吸衰竭等[2]

16.2 治疗要点

竹叶椒中毒的治疗要点为:对症治疗[2]

1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29.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6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