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笋

目录

1 拼音

zhú sǔn

2 英文参考

bamboo shoot

3 概述

竹笋是禾本科(Gramineae)中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毛竹等多种竹的可食用嫩肥短壮的芽,别名笋,古名竹萌、竹芽、竹胎。主要生长于湖南、湖北、江西、浙江等省。每100g鲜竹笋含干物质9.97g、蛋白质3.28g、碳水化合物4.47g、纤维0.9g、脂肪0.13g。富含天冬素,对人体有滋补作用。

鲜笋有冬笋和春笋之分,冬笋是在冬天笋尚未出土时挖掘的,质量最好;春笋则是在春天笋已出土时挖掘的,质量较次。

竹笋的品质要求:以新鲜质嫩,肉厚节间短,肉质呈乳白色或淡黄色,无霉烂、无病虫害者为佳。

4 竹笋的起源

原产中国。《本草纲目》(1551-1578)已有记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亚洲东部种类最多,达320种,其中印度136种,缅甸39种,菲律宾30种,新几内亚8种,朝鲜也有。美洲有179种。南非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州有个别种类,亚洲西部欧洲几乎没有发现野生种,非洲极少。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

5 竹笋的分类与分布

主要笋用竹有:

①刚竹属(Phyllostachys)毛竹(P.pubescens Mazel)、淡竹[P.nigra var.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分布于长江流域;早竹(P.praecox C.D.Chu et C.S.Chao)、石竹(P.nuda McClure)、白哺鸡竹(P.dulcis McClure)、乌哺鸡竹(P.vivax McClure),分布于浙江、江苏;水竹(P.congesta Rendle),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刚竹(P.bambusoides Sieb.et Zucc.),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山东、河南、陕西。

②慈竹属(Sinocalamus)麻竹[S.latiflorus(Munro)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绿竹[S.oldhami(Munro)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吊丝球竹[S.beecheyanus (Munro)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大头典竹(S.beecheyanus var.pubescens P.F.Li),分布于广东、广西;慈竹[S.affinis(Rendle)McClure],分布于广西、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梁山慈竹(S.farinosus Keng et Keng f.),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

③刺竹属(Bambusa)刺竹(B.stensotachya Hack.),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车角竹(B.sinospinosa McClure),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

④苦竹属(Pleiobastus)慧竹[Pl.hindsii(Munro)Nakai],分布于广东沿海各地。

6 竹笋的植物学性状及繁育条件

须根系。竹竿基部和竹鞭节上有大量须根。竹竿由茎、竿基、竹柄三部分组成,竹枝由竹竿节上的芽萌发长成。叶的大小、形状、色泽依竹种而异,亦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竹叶的盛衰直接影响发鞭和出笋产量。开花是植株衰老的标志,一旦开花植株死亡。

竹笋是竹竿的雏形,纵切面可见中部有许多紧密重叠的横隔,为以后竹竿内的节隔;包在横隔周围是肥厚的笋肉,为以后竹竿的竿壁。笋肉被笋箨包裹着。笋肉、横隔及笋箨的柔嫩部分均可食用。

喜温暖,毛竹在年平均温度14-20℃的地区都可种植,以16-17℃(夏季平均温度在30℃以下、冬季4℃左右)最宜。麻竹、绿竹和刺竹要求年平均温度18-20℃(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6-8℃),慈竹适宜年平均温度16-18℃(其中一月份平均温度2-4℃)。丛生型比散生型的竹种要良好、pH值4.5-7.0的土壤。抗旱力弱,干旱会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过湿也不利地下茎和根系的呼吸与代谢;积水会引起地下部腐烂。

按竹笋地上部的分布状况及地下茎的生长习性分为散生型、丛生型和混生型三类。散生型的竹种有竹鞭,能在土中横向伸展,竹鞭上有节,节上长侧芽并生出鞭根。发育良好的侧芽,一部分发展成笋(称鞭笋),另一部分抽生新鞭。

7 竹笋栽培技术

以营养繁殖为主,如母竹移植、竹蔸移植、移鞭、移笋、竹竿压条、竹竿扦插等。母竹移植法应用最多,其优点是成活率高、新竹发展快、成林早,但每殖系数小、母株体积大搬运不便。早竹类宜选基部直径为2-3cm的二年生竹作种。竹枝扦插宜选壮健的1-2年生的嫩竹上的侧枝。一般竹节上生3条侧枝,居中者根原基少、发根难,应选左、右两边的侧枝扦插。长江流域毛竹的适宜栽植时期为11月至翌年2月,以年前为好;冬季寒冷地区宜春季进行;珠江流域母株移植为4月至5月。侧枝扦插材料用7月间侧枝基部刚生出气根者为宜。毛竹母株移植每亩20-35株、移竹蔸或竹鞭每亩40-55株;早竹、淡竹、石竹、白哺鸡竹等中小型笋用竹,移竹每亩50-75株,移鞭每亩60-90株;丛生类型的麻竹每亩40株左右,绿竹70株左右;大头曲竹每亩约60穴,每穴2株。栽植后将土压紧和灌水。按氮、磷、钾为5:1:2的比例施肥。及时除草松土、埋鞭或覆土盖鞭。散生型新竹出笋后,每隔3m左右选留一株长势健壮的成竹。笋用毛竹林每亩留母竹60-70株,7年以上的老竹一般于冬季砍伐,留养同等数量的新竹代替,以保持合理密度。丛生型一般在9月选留母竹,选留位置应宜于挖笋。3年以上的老竹于冬季砍伐。每隔3-4年清理一次老竹头,进行培土,使竹丛不断更新。

8 竹笋采收

毛竹鞭抽生后3-6年为发笋盛期。冬季可挖冬笋,清明前后开始采收春笋,8月采收鞭笋。早竹类的春笋品质比毛竹佳,鞭笋产量比毛竹高。丛生型竹栽植后2-3年开始收笋,5-6年产量最高,每年4月至11月为采收期。7月至8月为盛收期。竹笋的笋头刚露出土面为采收适期,过迟采收,纤维多具苦味,采收时扒开笋周土壤,露出竹鞭,据此用笋刀切断笋的基部,挖后将坑穴用土填平。

竹笋生产有大小年现象,在管理上应掌握大年适当减少留养的新竹数量,改善营养条件,增加当年发鞭和孕笋数量,以使第二年出笋量增加;小年适当增加留养新竹数量。数年后达到每年留养新竹数基本相同,逐渐消除大小年差距。竹笋生产还有退竹现象,竹笋中途停止生长并逐渐干枯或腐烂,发生原因是营养不良、竹鞭距母株较远营养供应不足、竹鞭或竹头受刀伤影响养分输送、笋芽受不良条件影响和竹笋被虫蛀食等。竹的虫害比病害严重:主要虫害有竹笋禾夜蛾、竹直锥大象虫、江苏泉蝇等。用敌百虫等杀虫剂防治,及时挖除受害竹笋,杀死幼虫。

9 竹笋的营养成分

竹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每500克含蛋白质20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19.5克、钙306毫克、磷280毫克、铁2.6毫克、胡萝卜素0.16毫克、硫胺素0.16毫克、核黄素0.16毫克、尼克酸12毫克、维生素C5毫克、维生素E 0.45毫克[1]

10 竹笋的营养价值分析

1. 开胃健脾:

竹笋含有一种白色的含氮物质,构成了竹笋独有的清香,具有开胃、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痞纳呆之病症;

2. 宽胸利膈、通肠排便:

竹笋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纤维可以增加肠道水分的贮留量,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肠内压力,减少粪便粘度,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3. 开膈消痰:

竹笋具有低糖、低脂的特点,富含植物纤维,可降低体内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滞,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消化道癌肿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 增强机体免疫力:

竹笋中植物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1 竹笋的选购

中国有竹二百五十余种,大部分的幼芽可供作笋食用。

竹笋选购:

一要看根部,根部的“痣”要红,“痣”红的笋鲜嫩。

二要看节,节与节之间距离越近,笋越嫩。

三要看壳,外壳色泽鲜黄或淡黄略带粉红、笋壳完整且饱满光洁的质量较好。四要手感饱满,肉色洁白如玉。

12 适合吃竹笋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竹笋。

1. 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为适合食用竹笋;

2. 患有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者、尿路结石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不宜多吃竹笋。

13 竹笋的食疗功效

竹笋味甘、性微寒,无毒,具有清热消痰、利嗝爽胃、消渴益气等功效。另外,竹笋对防治糖尿病、高血压、烦渴、失眠等,也有辅助疗效。[1]

竹笋味甘、性微寒,归胃、肺经;

竹笋具有滋阴凉血、和中润肠、清热化痰、解渴除烦、清热益气、利隔爽胃、利尿通便、解毒透疹、养肝明目、消食的功效,还可开胃健脾,宽肠利膈,通肠排便,开膈豁痰,消油腻,解酒毒;

竹笋主治食欲不振、胃口不开、脘痞胸闷、大便秘结、痰涎壅滞、形体肥胖、酒醉恶心等病症。

14 竹笋的食用建议

1. 竹笋适用于炒、烧、拌、炝,也可做配料或馅。

2. 竹笋一年四季皆有,但唯有春笋、冬笋味道最佳。烹调时无论是凉拌、煎炒还是熬汤、均鲜嫩清香、是人们喜欢的佳肴之一。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3. 竹笋既可以鲜食,也可以加工成干制品或罐头。

4. 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5. 鲜笋存放时不要剥壳,否则会失去清香味。

15 参考资料

  1. ^ [1] 高崇新等编著.养生保健汤茶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75.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