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色芽生菌病

目录

1 拼音

zhe sè yá shēng jun1 bìng

2 英文参考

chromoblastomycosis

3 注解

4 疾病别名

着色真菌病 北美芽生菌病 皮炎芽生菌病

5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6 疾病概述

着色芽生菌病曾称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种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偶或侵犯脑组织及其它脏器。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常历时数年、十数年或数十年不愈,最后造成肢体残废,丧失劳动力,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患者以农民为主。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多见。我国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及北京、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均有散发或流行。在山东章丘及河南荥阳更见明显流行。近来,根据其不同病原菌又分为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本病可由裴氏、紧密、疣状或皮炎着色真菌、棘状甄氏瓶霉及卡氏支孢霉等所引起。国内以卡氏支孢霉为最多见,其次为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甄氏外瓶霉等。近又发现棘状外瓶霉、葡萄状佛隆那霉等暗色丝孢霉所引起者,又称暗色丝孢霉病,而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又统称为着色真菌病。

7 疾病描述

着色芽生菌病曾称着色真菌病,是由不同种着色真菌侵犯皮肤深部组织所引起的疾病,偶或侵犯脑组织及其它脏器。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常历时数年、十数年或数十年不愈,最后造成肢体残废,丧失劳动力,重症患者可危及生命。患者以农民为主。世界各地均有散发,热带、亚热带地区更为多见。我国吉林、辽宁、河北、河南、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及北京、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均有散发或流行。在山东章丘及河南荥阳更见明显流行。近来,根据其不同病原菌又分为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

8 症状体征

临床至少可分为叁型:

疣状皮炎或典型着色真菌病  病变多局限于皮肤及皮下组织,不侵犯骨骼。损害起于外伤部位,呈小而高起的红斑样丘疹、小结节,无痒感。也可呈寻常疣状或脓疱性损害。后期病损扩大多融合成肿瘤样或斑块状,有如皮肤结核、梅毒。国外报告多见于下肢,但在我国山东章丘所见者则以手,腕部为多见。随病程迁延而病变不断扩大,中央愈合,边缘扩展,其上增厚呈暗红或灰黑色,可发生脱屑或呈菜花状。有时可因外伤而破溃,并继发感染而发生淋巴管炎。

9 疾病病因

本病可由裴氏、紧密、疣状或皮炎着色真菌、棘状甄氏瓶霉及卡氏支孢霉等所引起。国内以卡氏支孢霉为最多见,其次为裴氏着色真菌、紧密着色真菌、甄氏外瓶霉等。近又发现棘状外瓶霉、葡萄状佛隆那霉等暗色丝孢霉所引起者,又称暗色丝孢霉病,而着色芽生菌病和暗色丝孢霉病又统称为着色真菌病。

10 病理生理

本病发病与外伤密切有关,孢子由伤口进入皮肤或粘膜而感染。其发病似与局部组织免疫有关。当发生损害时,局部组织即可产生免疫反应,因而逐渐结疤而痊愈。但未受损的皮肤多无免疫性,易于向四周扩散,治愈后,组织免疫也可消失,因而可再次感染。

典型的皮肤着色真菌病之病变主要局限于皮肤及皮下组织,表皮可发生角化过度、棘层增厚。

11 诊断检查

本病在早期未出现典型症状前易与结核、梅毒或北美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相混淆,但经病理和真菌检查即可确诊。近来报告其皮损或活动性瘢痕上可见有针头或较之更大的墨黑色斑点,其中极易找到病原菌。

本病的晚期损害常见有颗粒或小结节,其周围常有散在性损害存在,且其中多数夹杂有瘢痕组织,此点易与皮肤结核、梅毒及芽生菌病作鉴别。

12 治疗方案

对本病应抓紧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当病程长久后,由于瘢痕组织形成,治疗甚为困难,此时可考虑应用:

(1)小面积者用电灼、电凝固;大面积时可切除植皮,但手术中应防止真菌播散。多烯类抗真菌抗生素局部浸润注射或制成透剂外涂,有时也有治愈希望。

(2)局部温热疗法,可应用各种方法加温达50~60℃以促进皮损消退。因据报告有的着色真菌在38℃以上即停止生长,故可应用蜡疗、坎离砂或电辐热等方法使局部加温至50~60℃左右,每日1次,每次半小时,有时可望治愈。适用于农村。

(3)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

13 特别提示

着色芽生菌病(chromoblastomycosis)又称北美芽生菌病或皮炎芽生菌病。是由暗色真菌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引起的慢性肉芽肿性疾病。主要侵犯四肢、肺、皮肤及骨骼等器官。

患者以青年工人、农民较多,男多于女。常有外伤史。本病呈世界性散发,以热带和亚热带发病率较高。在中国,以山东章丘地区和河南荥阳县发病率较高。也可感染马和狗等动物。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