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散

目录

1 拼音

zhuī fēng sǎn

2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追风散

2.1 处方

川乌(炮.一两) 石膏(另研.一两) 防风(去芦.一两) 甘草(炙.二两) 白僵蚕(炒.去丝.二两) 全蝎(去尾.二两) 荆芥(二两) 川芎(一两) 麝香(另研.一两)

2.2 功能主治

治诸风上攻,头疼目眩,鼻塞声重,皮肤瘙痒,口角牵引,妇人血风,及一切头风并治之。

2.3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服临卧,茶汤调下。

2.4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3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追风散

3.1 处方

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烂研)、甘草(炙),各一两。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半两。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一分。

3.2 炮制

上为细末。

3.3 功能主治

治年深日近,偏正头痛。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常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3.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服。

3.5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追风散

4.1 处方

川乌(炮,去皮、脐、尖)防风(去芦、叉)川芎(洗)白僵蚕(去丝、嘴,微炒)荆芥(去梗)石膏(煅、研)甘草(炙)各30克 白附子(炮)羌活(去芦,洗,锉)全蝎(去尾针,微炒)白芷 天南星(炮)天麻(去芦)地龙(去土,炙)各15克 乳香(研)草乌(炮,去皮,尖)没药(细研)雄黄(细研)各7.5克

4.2 制法

上为细末。

4.3 功能主治

祛风邪,清头目,利咽膈,化痰涎。治新久偏正头痛,头晕目眩,心悸烦热,百节酸疼,鼻塞声重,项背拘急,或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

4.4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前服。

4.5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5 《普济方》卷五十三:追风散

5.1 处方

藜芦 雄黄 川芎 白芷 石菖蒲 全蝎 藿香 薄荷 鹅不食草(无则可加龙脑少许)苦丁香各等分 麝香少许

5.2 制法

上为细末。

5.3 功能主治

治耳聋闭塞不通。

5.4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吹鼻中。

5.5 摘录

《普济方》卷五十三

6 《局方》卷一(宝庆新增方)

6.1 方名

追风散

6.2 别名

大追风散

6.3 组成

川乌(炮,去皮脐尖)1两,防风(去芦叉)1两,川芎(洗)1两,白僵蚕(去丝嘴,微炒)1两,荆芥(去梗)1两,石膏(煅,烂研)1两,甘草(炙)1两,白附子(炮)半两,羌活(去芦,洗,锉)半两,全蝎(去尾针,微炒)半两,白芷半两,天南星(炮)半两,天麻(去芦)半两,地龙(去土,炙)半两,乳香(研)1分,草乌(炮,去皮尖)1分,没药(研细)1分,雄黄(研细)1分。

6.4 功效

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6.5 主治

年深日近,偏正头痛;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痠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

6.6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入好茶少许同调,食后及临睡服。

6.7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6.8 附注

大追风散(《奇效良方》卷二十四)。

7 《杨氏家藏方》卷十四

7.1 方名

追风散

7.2 组成

蝉蜕(去土)不以多少。

7.3 主治

破伤风。

7.4 用法用量

掺在疮口上。毒气自散。

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8 《圣济总录》卷六

8.1 方名

追风散

8.2 组成

乌头(去皮脐)1两,附子(去皮脐)1两,天南星(去脐)1两,白附子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焙)1两,丹砂(研)1两,蝎梢3分,麝香(研)3分,腻粉(研)1分。

8.3 主治

一切急风,角弓反张,四肢抽掣,牙关紧急,骨节疼痛及破伤风。

8.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1钱,豆淋酒或煎葱白酒调下。口噤者,用少药揩牙即开。

8.5 制备方法

上并生用,为细散,入研药合研匀,瓷盒收。

9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名见《普济方》卷三六七

9.1 方名

追风散

9.2 组成

藜芦1两(去芦头)。

9.3 主治

中风不省人事,牙关紧急者。

9.4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灌。以吐风涎为效,未吐再服。

9.5 制备方法

浓煎防风汤浴过,焙干,切,炒微褐色,为末。

10 《圣惠》卷二十

10.1 方名

追风散

10.2 组成

天南星1两(炮裂),白附子1两(炮裂),干蝎3分(微炒),羌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乌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蛇床子3分,藁本3分,白芷3分,天麻1两,蔓荆子3分,牛黄半两(研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威灵仙半两,麝香3分(研细),麻黄1两半(去根节),白僵蚕1两(微炒),犀角屑3分。

10.3 主治

贼风,口噤昏沉,半身不遂,风毒入脏,口面斜。

10.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11 《传信适用方》卷四

11.1 方名

追风散

11.2 组成

全蝎1个,母丁香2个,瓜蒂7枚,赤小豆49粒。

11.3 主治

小儿因惊中风,角弓反张,及慢脾风。

11.4 用法用量

每服1字许,米饮调灌之。吐出风涎方可治,然后服天麻丸。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2 《圣惠》卷二十一

12.1 方名

追风散

12.2 组成

天雄半两(去皮脐),桂心半两,半夏半两,川乌头半两(去皮脐),天南星半两,密陀僧半两。

12.3 主治

破伤风。

12.4 用法用量

每取3钱,于破伤处封疮口。其风自出,如风雨声便愈。

12.5 制备方法

上生用,为细散。

13 《局方》卷一(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13.1 方名

追风散

13.2 组成

白僵蚕(去丝嘴,炒)2两,全蝎(微炒)2两,甘草(炙)2两,荆芥2两,川乌(炮,去皮脐)4两,防风(去芦叉)4两,石膏(研)4两,川芎3两,麝香(研)1两。

13.3 功效

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壅,化痰涎。

13.4 主治

年深日近,偏正头痛;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痛,头眩目晕,心忪烦热,百节痠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如虫行;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

13.5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食后、临卧好茶调下。

13.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4 《秘传大麻疯方》

14.1 方名

追风散

14.2 组成

大力子3钱,胡麻3两,杞子3两,蔓荆子3两,苦参3两,天花粉3两,蒺藜3两,防风3两,蝉退3两,全蝎3两,僵蚕3两,蜈蚣3条(酒洗)。

14.3 主治

白粉疯,形如白粉,肌肤如霜。

14.4 用法用量

加乳香1钱1分,作18服。每日空心服2钱,好茶送下。服3日后,唇肿。牙缝出血,遍身如刀刺。觉口臭,用漱口药。服6-7日,必痢下五色粪,乃脏腑毒气根源。

1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6 附注

所出恶水臭物,瓦器盛之,埋无人处。患人吐出漱水,不可咽下,少顷方可吃粥,不至毒气入肠。吐时须用有盖桶盛之,埋过,勿令好人染其毒也。

15 《梅氏验方新编》卷七

15.1 方名

追风散

15.2 组成

北细辛1钱,川乌1钱,草乌1钱,防风1钱,白芷1钱,川芎1钱,薄荷1钱,苍术1钱,南星5分,雄黄5分。

15.3 功效

追风拔毒。

15.4 主治

疯犬刚咬。

15.5 用法用量

热酒调敷,盖纸扎定,日换2次。先用热尿淋洗,挤出恶血,随敷此散。

15.6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6 《痧喉证治汇言》

16.1 方名

追风散

16.2 组成

川乌、麝香、细辛、良姜、草乌各等分。

16.3 主治

咽喉一切诸症。

16.4 用法用量

吹患处。

16.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7 《焦氏喉科枕秘》卷二

17.1 方名

追风散

17.2 组成

淮乌、川乌、草乌、牛膝、麝各等分。

17.3 主治

牙龈内两边生痈,致舌肿大。

17.4 用法用量

用时以针刺破吹之。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好。

18 《喉科紫珍集》卷下

18.1 方名

追风散

18.2 组成

淮乌、川乌、牛膝、麝香、草乌、良姜、细辛各等分。

18.3 主治

舌喉风,喉下、腮颔肿痛,舌硬卷高,牙关紧急,手反,兼寒热往来,发热恶寒者。

18.4 用法用量

吹患处。

1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9 《夺效良方》卷六十四

19.1 方名

追风散

19.2 组成

人参、茯苓、防风、川芎、柴胡、羌活、枳壳、桔梗、甘草各等分。

19.3 主治

小儿感冒发热,手足拘挛。

19.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钟,加生姜3片,煎至5分,不拘时服。

19.5 制备方法

上锉碎。

20 《普济方》卷七十三

20.1 方名

追风散

20.2 组成

川乌1两,防风1两,细辛1两,甘草(炙)1两,川芎1两,白芷1两,荆芥1两,苍术1两,草乌半两,薄荷、全蝎。

20.3 功效

去翳。

20.4 主治

头风注眼,目赤烂。

20.5 用法用量

食前清茶或酒调下。

20.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0.7 附注

方中薄荷、全蝎用量原缺。

21 《卫生总微》卷十九

21.1 方名

追风散

21.2 组成

草乌头4个(2个生用,2个炮熟),椒28粒。

21.3 主治

小儿破伤风。

21.4 用法用量

贴疮上。风毒自出。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2 《医方类聚》卷二十四引《急救仙方》

22.1 方名

追风散

22.2 组成

大黄6两,川蝉肚(即郁金)1两8钱,皂角刺1两。

22.3 主治

大风。

22.4 用法用量

第2日始服。初服5-7钱,入大枫油2钱半,净朴消少许,用好煮酒1碗调化,不可热,微温服,晚粥不食,直待戍时,放温水1碗于盆内,更以糖煎或蜜煎少许,安放盘中。服药了,放碗即用水盥漱毕,以蜜煎过口。切不可卧,令人伴坐良久,肚腹大痛最妙,泻10数次不妨,过毕用薄粥补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3 《瑞竹堂方》卷三

23.1 方名

追风散

23.2 组成

贯众、鹤虱、荆芥穗各等分。

23.3 主治

诸般牙疼。

23.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2钱,加川椒50粒,用水1碗,煎至7分,去滓热漱,吐去药。立效。

24 《御药院方》卷九

24.1 方名

追风散

24.2 组成

川姜(炮制)、川椒(去目)各等分。

24.3 主治

牙齿疼痛不止。

24.4 用法用量

每用以指蘸药,随时擦牙痛处,后用盐汤漱之。

2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25 《得效》卷十七

25.1 方名

追风散

25.2 组成

黄丹5钱,朴消5钱,猪牙皂角(烧灰)5钱,缩砂壳(灰)5钱。

25.3 主治

咽喉结肿。

25.4 用法用量

每服少许,以鹅毛蘸入口中舌上下及肿处,用温水灌漱。如喉间毒已破,疮口痛者,用猪脑髓蒸熟,淡姜醋蘸吃。如病将愈身体痛,于药内加川秦艽同煎。

2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