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

目录

1 拼音

zhū fán zhí hé hū xī zōng hé zhēng bìng dú

2 英文参考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virus

3 中文名称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

4 英文名称

Porcine respiratory and reproductive syndrome virus

5 分类类型

6 分类

成套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

7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蓝耳病

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症(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称为猪蓝耳病、神秘猪病、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等,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现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1987年在美国东南部首次报道,随即传播到美国中西部,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引起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产弱仔、出生率低,使各种年龄的猪出现呼吸道病症,断奶仔猪出现高死亡率。该病的病原是套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分为北美型和欧洲型。1995年,我国北京地区首次爆发猪蓝耳病,1996分离出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症病毒(PRRSV),主要是该病毒的北美型。

2006年夏秋季开始,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到2007年5月,我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头,扑杀5778头。

8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特征

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症病毒分类上归套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曾经在我国猖獗一时的SARS病毒属套病毒目的冠状病毒科。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症病毒粒子直径55nm,内含一个核衣壳,核衣壳等轴对称,直径35nm。粒子具脂质囊膜,囊膜上有环指状表面结构。病毒基因组为单分子正链RNA,分子大小13kb,基因组RNA的5’末端具帽子结构,3’端有poly(A)尾。病毒粒子蛋白由核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表面蛋白组成。N蛋白分子量为12kDa,M蛋白无糖基化,分子量约16kDa。两个表面蛋白N-端糖基化,小表面糖蛋白(GS)分子量25kDa,大表面糖蛋白(GL)分子量35-42kDa,GL是异源糖基化蛋白。

猪不育和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粒子模型,直径约55nm,其中MEM为膜,M为膜蛋白, N为核衣壳蛋白,GP为糖蛋白.

病毒基因组成和复制策略与冠状病毒相似,但基因组大小仅为13kb,比冠状病毒小的多,病毒粒子大小也仅为冠状病毒的一半。病毒核衣壳等轴对称,表面突起较小且模糊不清,表面突起蛋白不包括卷曲螺旋结构。病毒的M和N多肽也比冠状病毒小。

9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近年来已成为世界性的严重猪疫病之一。血清学调查表明,美国60-80%的猪群都带有PRRS抗体。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现在存在于世界上几乎每一个养猪国家。

猪蓝耳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以冬季和春季发病率偏高。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在不同猪场之间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是新引进已感染而排毒的猪与本场原有猪之间的接触传染。阴性带毒猪也会在遭受应激时排出病毒从而将病毒传播给敏感猪;有些地方曾报告发生了病毒的气源性传播,尤其在养猪生产密集的地区更有这种可能。该病毒还可通过精液传播;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病毒经精液传播是零星发生的,所以公猪即使表现阴性却并不表示其再无可能经精液排出病毒。

在猪场中,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最常见在后备种猪群中保持增殖和传播。猪群中各处存在的非免疫猪“亚群”就是病毒得以持续存在于猪群之中的条件。保育舍中的病毒可因保育期仔猪免疫状态的转变而不断地作祟。公猪也因其经常穿行于配种栏之间而成为病毒传播的来源。受到分娩应激(分娩对于母猪来说也是一种应激)的母猪也会排出病毒而使哺乳仔猪受到感染。

10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临床特征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证状可分为三类:一是繁殖障碍,二是呼吸道疾病,三是仔猪断奶前的高死亡率。

①在繁殖障碍方面,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都会出现发热、厌食,沉郁、昏睡,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咳嗽,可能还出现呕吐。出现这些症状之后,出现妊娠晚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或早产。产后无乳,少数病猪耳部发紫、皮下出现血斑。个别母猪可见神经麻痹等症状。多数情况下,病母猪所产的这些弱小仔猪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死亡。这些弱小仔猪的死亡以及出生时外表正常而后不久即因呼吸困难(可在呼吸困难中见到呃逆样表现)而死亡的仔猪会增高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有些仔猪会发生腹泻,这会导致死亡或者停止生长。

②在呼吸道疾病方面,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炎,有眼屎或脓性分泌物,并出现呼吸困难,耳尖发紫、沉郁昏睡等症状。公猪感染后表现咳嗽、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暂时性精液减少和活力下降。

③发生了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繁殖障碍之后,常可见到病毒对保育舍内仔猪的危害。受害仔猪表现体温升高、拒食、嗜睡、被毛粗乱、停止生长,还可见到流涕、咳嗽和呼吸困难(腹式呼吸)。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结果会导致高发生率的肺炎、腹泻和/或脑膜炎。PRRS最常危害4-8周龄的猪(保育期仔猪和肥育猪),在有些猪场会再次危害16-18周龄的猪。以一月龄内仔猪最易感染。体温可达40%以上,呼吸困难,有时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废绝,后肢麻痹,共济失调,眼睑水肿,死亡率高达80%。

④猪蓝耳病常继发猪瘟、附红细胞体等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猪只死亡率较高。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比较独特之处是,即使抗体试验结果阳性也不表示具有免疫力。具有高抗体滴度的猪仍可大量排出病毒。

11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理变化

皮肤色淡似蜡黄,鼻孔有泡沫;气管、支气管充满泡沫,胸腹腔积水较多;肺部大理石样变,肝肿大,胃有出血水肿;心内膜充血。肾包膜易剥离,表面有针尖大出血点。仔猪、育成猪常见眼睑水肿。仔猪皮下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心包积液水肿。

12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诊断

在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诊断中,首先应观察患猪的临床症状是否具有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的特征;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有繁殖障碍史,包括流产、死产以及产下弱仔,同时伴有断奶前死亡率增高以及/或者发生保育期仔猪呼吸道疾病等病史。剖检时没有任何特异性眼观病变可据以确诊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在有些情况下,可见保育期仔猪全身淋巴结肿大以及肺部病变。从弱仔的血清和各种组织中分离到病毒即可作出确诊;也可利用各种血清学试验,如免疫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中和试验或者聚合酶链反应等。

13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防治措施

目前,猪蓝耳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由于本病常继发猪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因此,猪场一旦感染蓝耳病,除对死胎、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圈舍消毒外,还应给病猪投喂高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足够的电解质;母猪临产前应适量饲喂阿司匹林。治疗病猪时,可使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根据不同继发感染病症对症下药,对病猪的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蓝耳病的防治主要是接种疫苗和进行综合性预防。

是否对种猪群接种疫苗,取决于猪群的状态。如果猪群表现为PRRS阴性并且遭受感染的可能性很小、猪群的生物安全措施非常过硬并且对新引进的后备猪实施严格的隔离措施,则最好不要进行疫苗接种。如果猪群当时表现阴性,但与相邻猪场的距离很近,或者本猪场要从已知阳性的猪场或从状况不明的猪场买猪,因而遭受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则应考虑进行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在许多情况下(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猪群稳定化的有效方法。

要控制该病毒的传播,就必须使繁殖猪群保持“稳定”。阻止病毒由母猪传给哺乳的幼猪是PRRS防制中的关键步骤。繁殖猪群的稳定化可通过自然感染或者疫苗接种(或者同时采取这二项措施)来完成。

综合性预防的具体措施为:①把好猪只引入关,加强检疫,杜绝引种及购买仔猪时从疫区带入病毒。②冬春季节要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暖,避免闲杂人员进入猪舍。③定期消毒,做好灭鼠,保持清洁卫生。④育肥猪坚持“全进全出”,猪出栏后猪舍彻底消毒。⑤密切注意猪群变化,发现母猪有流产、死胎,仔猪有呼吸道症状,公猪有嗜睡、食欲不振等症状时,进行必要的兽医检查,做出科学诊断,便于采取隔离、消毒等措施。⑥及时接种疫苗。一般情况下,未免母猪所产仔猪可用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乳油剂灭活苗在12日龄时首免1/2头份,30日龄二免1头份;已免母猪所产仔猪25~35日龄接种灭活苗1头份;后备母猪和哺乳母猪均在配种前半月至1个月免疫1头份。另外,已发现感染蓝耳病猪只的猪场,猪只接种疫苗时,应选用弱毒疫苗。

从猪群中根除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是当前正在研究之中的一个课题。根除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一个方法是彻底清场而后重新建立阴性猪群。猪舍空关的成本以及阴性猪的来源,可能是这一方法的两个限制因素。采用这一方法,新置入的猪群仍有遭到重复感染的危险。另一个方法正在探索之中,即对猪群进行测试后清除所有阳性猪,但只有在猪群经过稳定化并且不再应用疫苗之后才能采用此法。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是对养猪生产者构成持续威胁的疾病。这一疾病很难防治,没有一种防制方案可适用于所有的情况。猪群的稳定化和防制措施都要经过一定时间才会见效。若要成功地防制此病,就必须严格地坚持执行一种方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