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脂肪酶

目录

1 拼音

zhī dàn bái zhī fáng méi

2 英文参考

lipoprteinlipase,LPL

3 概述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teinlipase,LPL)是脂肪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乳腺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实质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分子量为60ku,含3%-8%碳水化合物。活性LPL以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通过静电引力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多聚糖结合,肝素可以促进此结合形式的LPL释放入血,并可提高其活性。LPL生理功能是催化CM和VLDL核心的TG分解为脂肪酸和单酸甘油酯,以供组织氧化供能和贮存。LPL还参与VLDL和HDL之间的载脂蛋白和磷脂的转换,ApoCⅡ为LPL必备的辅因子,其中的C端第61-79位氨基酸具有激活LPL的作用。在哺乳类动物如牛、鼠和猪等LPL的酶蛋白质一级结构有87%-94%的同源性,事实表明,LPL在进化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人类LPL、肝脂酶(hepatictriglyceridelipase,HTGL)及胰脂酶具有高度相似的氨基酸序列,推测三者可能起源于同一个基因家族,有共同的作用机制。

4 脂蛋白脂肪酶基因

LPL基因位于第8染色体短臂8p22,长约35kb,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75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LPL基因位点存在多态性,主要分布在LPL基因内含子和侧翼序列中,其中内含子6中PVUⅡ多态位点和内含子8中HindⅢ多态位点与高脂血症有关,并为高脂血症的家系连锁分析提供了遗传标记。

5 脂蛋白脂肪酶的分泌

LPL在实质细胞的粗面内质网合成,新合成的LPL留在核周围内质网,属于无活性酶,由mRNA翻译合成的无活性LPL,称为酶前体,再经糖基化后,才转化成活性LPL。从细胞中如何分泌,目前认为有两种机制,其一是细胞合成LPL后直接分泌,不贮存于细胞内,即称为基本型分泌;其二是调节型分泌,某些细胞新合成的LPL贮存在分泌管内,一旦细胞受到一个合适的促分泌刺激,LPL即分泌,此时分泌往往大于合成。所有细胞都具有基本型分泌,只有少部分细胞兼有两种分泌形式。存在于细胞膜外表面的硫酸肝素糖蛋白(heparinsulphateproteoglycans,HSPG)使酶保持一种无活力的浓缩状态,然后通过一个尚未阐明的机制由肝素促使分泌,即肝素后刺激血浆中得到活化的LPL,分布在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中,主要是分解CM和VLDL的甘油三酯,并结合和附着在这些脂蛋白残粒中,可能作为肝摄取这些颗粒的信号。

6 脂蛋白脂肪酶的生理功能

目前认为是分解脂蛋白核成分的甘油三酯,也分解磷脂如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并促使脂蛋白之间转移胆固醇、磷脂及载脂蛋白,其代谢产物游离脂肪酸为组织提供能量,或再酯化为TG,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另外,LPL还具有增加CM残粒结合到LPL受体上的能力,促进CM残粒摄取。

测定血浆LPL活性时,一定要静脉注射肝素,因为LPL对肝素亲和性很高。静脉注射肝素,使LPL从内皮细胞表面释放入血,这是测定血中LPL活性的一种必备操作。通常按每公斤体重10单位的量静脉注射,10分钟后采静脉血得到血浆再测LPL活性。一般静脉注射肝素后血浆总脂酶活性的1/3为LPL,剩余的几乎都是肝脂酶(HTGL)。目前还可用高浓度盐酸或鱼精蛋白选择性抑制LPL活性的方法测定其活性。最近报道,还可用LPL或HTGT抗体进行活性检测。

7 脂蛋白脂肪酶的测定

7.1 检查名称

脂蛋白脂肪酶

7.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酶类测定

7.3 概述

LPL主要有肝外脂肪酶和HTGL都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水解酶,在血管内皮表面发生作用,二者结构相似,属甘油三酯酶,与胰脂肪酶有同源酶。参与体内脂肪代谢功能。

7.4 原理

脂蛋白脂肪酶的原理同脂肪酶测定原理。

7.5 试剂

(1)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匀浆均应加入肝素孵育。

(2)血清标本可于-20℃条件下保存。

7.6 操作方法

同脂肪酶测定。

7.7 正常值

(1)脂肪组织

男:1.10~4.00μmol FFA·h-1·g组织-1(:2.46)

18.3~66.7U/kg(:41.0)

女:1.85~12.5μmol FFA·h-1·g组织-1(:6.63)

30.8~208U/kg(:110)

(2)肌肉组织

男:0.42~1.65μmol FFA·h-1·g组织-1(:0.87)

7.0~27.5U/kg(:14.5)

女:0.38~1.55μmol FFA·h-1·g组织-1(:0.90)

6.3~25.8U/kg(:15.0)

(3)血清

加肝素:396±81nmol FFA·min-1·ml-1(±s)

396±81U/L(±s)

170±50U不加肝素70±50nmol FFA·min-1·ml-1(±s)

7.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LPL活性中度降低见于1型高脂蛋白血症、甘油三酯增高症、糖尿病、肾衰、淋巴瘤、前列腺瘤等疾病。缺乏时首先反映在肝外脂肪组织。LPL活性升高见于肝炎、胰腺炎、肝硬变、胰腺肿瘤等。

7.9 附注

肝素、铅、钙、胆盐、卵磷脂、溶血卵磷脂均可激活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口服避孕药可致活性下降。

(1)LPL定位于肝及肝外组织。

(2)禁食时标本LPL活性明显降低。

(3)FFA示游离脂肪酸。

7.10 相关疾病

高脂蛋白血症

糖尿病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