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本文报告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并对该法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痛感反应做了观察统计。结果表明,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比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痛感反应明显降低。笔者从力学角度对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与静脉穿刺后传统拔针法的不同痛感反应做了严谨的分析,认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
-
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及其应用
【摘要】目的为减轻病人的疼痛反应,改进了一种新的静脉穿刺后拔针法。方法用左手食指在针尖的上方约2mm处绷紧病人手背皮肤,右手持针柄,并略将针柄抬高10°~15°,快速拔针后即用左手拇指沿血管纵向按压。结果两组病人共200例次,常规组无痛率4%,改良组无痛率99%。结论静脉穿刺后改良拔针法明显优于传
-
特种针法临床应用
33757印次:2纸张:胶版纸出版日期:2004-6-1字数:148000版次:1a内容提要:本套丛书包括《经穴临床应用》、《奇穴临床应用》、《特种针法临床应用》和《特效针法临床应用》。本着“广泛搜集、荟萃精华、简明确切、贵在实用”的编写宗旨,编者从现存目及的针灸古籍、近现代出版发行的各种针灸书刊、
-
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感觉障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配合刺络拔罐对中风后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研究单纯醒脑开窍针法与本针法配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感觉障碍的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各项临床检验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感觉功能、日常生活
-
静脉穿刺后新式拔针法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关键词】静脉穿刺传统拔针法疼痛反应皮下淤血ApplicationofnewwithdrawalofneedlesaftervenipunctureinelderlypatientsZHANGYu,LIWei,WANGXiao-lu.DepartmentofDigestiveMedicine,Pe
-
穴位透刺结合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偏瘫70例疗效观察
又名“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给病人及家属带来极大痛苦和负担。笔者自2003年1月~2005年6月在张力平衡针法的启发下,采用穴位透刺法治疗中风偏瘫70例,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43~7
-
《医学源流论》:[卷下治法]针灸失传论
《灵》、《素》两经,其详论脏腑经穴疾病等说,为针法言者,十之七八。为方药言者,十之二三。上古之重针法如此,然针道而方药易,病者亦乐于服药,而苦于针。所以后世方药盛行,而针法不讲。今之为针者,其显然之失有十,而精微尚不与焉。两经所言,十二经之出入起止,浅深左右,交错不齐;其穴随经上下,亦参差无定。今人
-
治疗脾胃病常用针灸穴位有哪些?
百会:头顶正中线与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主治:头痛,休克,癫痫,脱肛等。针法:横刺,可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进针0.5~1.0寸。 天突:胸骨切迹上缘正中上0.5寸凹陷处。主治:呃逆,呕吐,咳喘,暴喑。针法:直刺0.5寸,或横刺,即先直刺0.3寸后改向下横刺。 巨阙:前正中线,鸠尾穴下1寸,相当脐上
-
体针疗法(二)
【养生应用】1.感冒主穴大椎、风池、合谷、外关。配穴头痛配太阳;鼻塞配迎香、印堂。针法以针为主,如发热,咽喉肿痛加少商、尺泽。2.中风偏瘫主穴上肢取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配穴上肢痉挛性瘫痪加曲泽、尺泽、大陵;口呙流涎加地仓、颊车、大迎;言语不利加通里
-
体针疗法(三)
21.脱肛主穴百会、长强、命门、气海俞、承山。配穴久泻致脾气虚弱加章门、气海、足三里;肾气亏虚加肾俞、志室、太溪。针法用补法,酌加灸法22.慢性阑尾炎主穴合谷、上巨虚、曲池、阑尾点。配穴发热加大椎;恶心加内关、中脘。针法用泻法,留针可达数小时,每隔10分钟强刺激1次,治疗时要随时观察白细胞指标。如急
-
两种静脉穿刺持针手法的临床运用效果探讨
【摘要】为减轻因静脉穿刺术给患者造成的疼痛反应,本文对右手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和前后拇指、食指持针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发现: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对真皮内痛觉神经的刺激,以至加重了患者在接受静脉穿刺术的疼痛感,而拇指、食指前后持针法,则可有效避免因拇指、食指上下持针法给患者造成的
-
《针灸集成》:[卷二]痈疽
痈疽针法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灵枢)○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注云息与同死肉也(内经)○痈疽成脓以马衔铁作针形如韭叶两面皆利可以横直开裂以取脓血(精要)○痈疽如椒眼数十粒或如蜂窠莲房而脓出痛不除宜以铍针横直裂之则毒血挟脓出而愈(纲目)○痈疽作脓若不针烙毒瓦斯无从而解脓瘀无从而泄过时不针烙反攻其内
-
常用针灸减肥方法及针灸减肥注意事项
体针法这是目前最多见的针灸减肥方法。取穴以腹部的脾、胃经及任脉的穴位为主,配穴则需按照辨证取穴的原则,随证取穴。 耳针法中医认为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脏腑有病时会在耳郭上反映出来,若刺激耳郭上的一定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生理功能,治疗脏腑的疾病。耳针减肥方法又有王不留行籽贴压法、埋针法、针刺法
-
垂直快速进针法在桡动脉采血中的应用
两组病人均平卧,掌心向上,手腕下垫一软枕,消毒局部皮肤及操作者左手示指和中指。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操作者示指、中指触及病人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右手持针以与手腕呈30°~40°角于左手示指下端刺入桡动脉[2],见注射器乳头处有回血,立即吸取血标本,迅速拔针,同时用无菌棉签加压止血5~
-
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病率为5%~40%,其在临床上反复发作,病程长,不容易根治,影响个人工作和生活,对社会造成严重负担。笔者应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本病,疗效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20mg,每日3次,必要时口
-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不孕症58例
【摘要】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不孕症的疗效。方法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开穴配合针灸中极、关元、三阴交、子宫穴等治疗本病58例。结果痊愈率72.4%,总有效率达87.9%。结论本方法具有疏通经络,调节冲任的功效。【关键词】不孕症/子午流注针法;纳甲法/治疗应用;疏通经络/治疗应用;调节冲任/治疗应用笔者
-
浅刺针法的临床应用
浅刺针法以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独特优点,一直为针灸医生所喜爱。《内经》中有相当的篇幅记载了浅刺针法。如《灵枢·官针》中的“半刺”、“毛刺”、“直针刺”、“扬刺”、“浮刺”以及“络刺”、“豹纹刺”、“赞刺”等,均可列入“浅刺”一类,这足以说明古人对浅刺针法的重视。考究历代针灸文献,综合起来,浅刺针法
-
平针法
平针法 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近人亦称之为平补平泻法或调和法。作者:
-
平针法
平针法 针刺手法名。指进针后以达到得气而不分补泻的方法。《医经小学》:“先说平针法……掐穴故教深,持针安穴上,令他嗽一声,随嗽归天部,停针再至人,再停归地部,待气候针沉,气若不来至,指甲切其经,次提针向病,针退天地人。”近人亦称之为平补平泻法或调和法。作者:
-
中国当代医疗百科专家专著(一):针灸临证探研录
数:208字数:186000印刷时间:2004/10/01版次:1内容提要:本书系作者10余年来发表在省级以上杂志的部分论文和临证经验辑录。其中包括针法聚英、腧穴妙用、常见病症的治疗、疑难病诊治(临证一得)、医论及其它5部分。作者多年来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对治疗顽固性疼痛、慢性前腺炎、前列腺肥大、痛
-
如何应用滞针法治疗面瘫?
滞针法,是毫针辅助手法之一,用于面瘫的治疗,又称为“挂钩法”和“甩针法” 。是人为造成滞针现象的一种刺法。 选穴:下关、阳白、四白,颊车透地仓等.操作时,选26#~28#毫针,平刺透穴达肌层,将针向单一方向连续捻转,形成滞针,留针。留针时,让患者持针柄向后上方反复牵拉和持续牵拉;出针时,将针反向
-
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比较
估针灸的疗效,对针刺治疗失眠方案进行比较和优化,是提高其临床疗效的迫切要求。我们在多年针刺治疗失眠有效的基础上,对针刺治疗失眠的常用有效处方镇静安神针法与针刺背俞穴法进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以期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确立针刺治疗失眠的高效规范的诊疗技术。 l临床资料 l.1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来源
-
进针法
进针法 将针刺入穴位的方法。又称下针法。常用的毫针进针法,有指压、捻转、夹持、捏起、撑开、爪切等方法。一般要求穿透皮肤时要快,以减轻疼痛感。透皮之后,则须根据刺法要求仔细探取针感。《子午流注针经》:“针入贯速,即入徐出。”作者:
-
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400例临床总结
【关键词】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 本院于2006年开始应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本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现将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400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400例患者中,男143例,女257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其中甲亢1
-
无痛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都是通过静脉用药治疗疾病。因此,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是每位护士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现将笔者在静脉穿刺操作中采用的持针法和绷紧患者皮肤法,从而达到无痛的效果方法介绍如下。 1不同持针方法的体会比较 一种是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持针柄上下两面;一种是以右手拇指、食指分
-
醒脑开窍针法治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0例
我科近半年来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2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46~78岁。 1.2病例纳入标准所有病例均选择起病在24h内,呈阵发性发作,临床表现为偏身麻木、偏身痛觉减退、偏瘫,发病年龄40~
-
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行为记忆能力的临床研究
·论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患者行为记忆能力的临床研究欧阳伟【摘要】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行为记忆能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45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23例和醒脑开窍针法治疗组22例,分别测试治疗后两组患者血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用Rivermead行为记忆检查(RBMT)对两组患者治疗
-
针法
针法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有锋针法及金针拨障法两种。二者之针法及适应症均不同,详锋针法、金针开内障条。作者:
-
《卫生宝鉴》:[卷二十针法门]针有补泻法
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过而自缓(一作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泻法。先以左手揣按得穴。以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捻针入腠理。得穴。令病患吸气一口。针至六分。觉针沉涩。复退至三四分。再觉沉涩。更退针一豆许。仰
-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
□杨素清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至阳穴埋元利针法治疗带状疱疹疼痛技术是一套采用元利针刺至阳穴,并以适当的力量时时拍打埋针处,使其对穴位产生非强烈的持续性刺激,使这种刺激持续传输到受作用的神经节段而发挥止痛作用的疗法。该方法具有简便、见效快、疗程短、无副作用等特点,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疼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