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疟

目录

1 拼音

zhàng nuè

2 英文参考

malignant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miasmatic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malignant mala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瘴疟(malignant malaria[1][2]、miasmatic malaria[2])为病证名[3]。出《肘后备急方》。地方性疟疾之一[3]。是指感受山岚瘴毒引起的疟疾[3][3]。即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疟疾[4]。瘴疟包括热瘴、冷瘴和哑瘴[4]

疟疾·疫毒侵袭证(malaria with syndrome of epidemic toxin invasion[4])是指疫毒侵袭,内扰心神,以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面赤,烦渴饮冷,甚则神昏谵语,痉厥,舌红绛,苔黑垢,脉洪数; 或寒甚热微,或寒战无热,渴不欲饮,或呕吐泄泻,或神昏不语,苔白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疟疾证候[4]

4 瘴疟的病因

瘴疟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湿热郁蒸所致[4]

《诸病源候论·疟病诸侯》:“此病生于岭南,带山瘴之气,其状发寒热,休作有时,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其病重于伤暑之疟。”

5 瘴疟的症状

《瘴疟指南》卷上:“瘴疟形状,其病有三,而形状不外于头痛,发热,腰重,脚软,或冷,或呕,或泄,或大便秘,或小便赤,面赤,目红,口渴,心烦,胸中大热,舌或黑,狂言谵语,欲饮水,欲坐水中,或吐血,或衄血,或腹痛,或有汗,或无汗诸证。”

6 热瘴

热瘴(pyrexic miasma[4])是指以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出汗,肢体烦疼,面红目赤,烦渴饮冷,胸闷呕吐,便秘尿赤,头痛,神昏谵语,痉厥,躁狂不宁,或有黄疸,舌红绛,或有黑苔,脉洪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瘴疟[4]

6.1 症状

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剧烈,抽搐,肢体烦疼,面红目赤,胸闷呕吐,烦渴饮冷,大便秘结,小便热赤,甚至神昏谵语。舌质红降,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5][6]

6.2 证候分析

瘴毒内盛,热陷心包:瘴毒疟邪侵入人体,由于素体阳盛,或热重于湿,或湿从热化,热毒内郁,蒙蔽心神而发为热瘴。由于热盛于内,故热盛寒微,或壮热不寒,肢体疼痛。热毒上蒸,则头痛,面红目赤。热毒内蕴中焦,致使胃气上逆,故胸闷呕吐。热盛津伤,故烦渴喜饮,大便秘结。热移膀胱,则小便热赤。热毒上蒙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谵语。舌红绛,苔黄腻或垢黑,脉洪数或弦数,均为热毒内盛之象。[6][6]

6.3 热瘴的方药治疗

[6]

6.3.1 治法

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6.3.2 方药

可用清瘴汤[备注]清瘴汤(验方):青蒿、柴胡、茯苓、知母、陈皮、半夏、黄芩、黄连、枳实、常山、竹茹、益元散加减。方中黄芩、黄连、知母、柴胡清热解毒;青蒿、常山祛邪除瘴;竹茹、枳实、半夏、陈皮、茯苓清胆和胃;益元散清暑利湿安神。壮热不寒者,可加石膏清热泻火。热盛津伤,口渴心烦,舌红少津者,加生地、玄参、石斛、玉竹。神昏谵语者,急用紫雪丹[备注]紫雪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滑石、石膏、寒水石、磁石、羚羊角、青木香、犀角、沉香、丁香、升麻、玄参、甘草、朴硝、朱砂、麝香、黄金、硝石或至宝丹[备注]至宝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朱砂、麝香、安息香、金银箔、犀角、牛黄、琥珀、雄黄、玳瑁、龙脑清心开窍。

6.4 热瘴的饮食疗法

[6]

6.4.1 治法

解毒除瘴,清热保津。

6.4.2 推荐食材

知母、银花、玄参、石斛、玉竹、牡丹皮、赤芍、龟甲、鳖甲等。

6.4.3 推荐食疗方

1.西瓜汁茶(《中医传染病学》):新鲜西瓜,去籽取瓤,取汁,代茶频服。

2.玄参玉竹饮:玄参15g,玉竹15g。上二味,煎汤饮,每日2次。

7 冷瘴

冷瘴(algid miasma[6])又称寒瘴[7]。是指以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神昏不语,舌淡,苔白厚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瘴疟[7]

7.1 症状

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或呕吐腹泻,甚则形寒肢冷、经脉拘急、嗜睡不语、神志昏蒙,苔白厚腻,脉弦[7][7]

7.2 证候分析

瘴毒内盛,湿浊蒙蔽心窍:感受瘴毒疟邪,而素体阳虚,或湿重于热,或湿从寒化,以致瘴毒湿浊壅闭,寒湿内盛,蒙蔽心神而发为冷瘴。寒湿壅闭,阳气郁遏不能宣达,故寒甚热微,或但寒不热。寒湿内困脾胃,升降失司,运化失调,故呕吐腹泻。瘴毒湿浊蒙蔽心窍,神明失司,故神昏不语。苔白腻,脉弦,为寒湿内阻之象。[7][7]

7.3 冷瘴的方药治疗

[7]

7.3.1 治法

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7.3.2 方药

可用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备注]正气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验方):厚朴、苍术、陈皮、甘草、藿香、佩兰、草果、半夏、槟榔、菖蒲、荷叶。方中以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藿香、半夏、佩兰、荷叶健脾理气,燥湿化浊;槟榔、草果截疟理气除湿;菖蒲豁痰宣窍。瘴毒湿浊,蒙蔽心窍而见神昏不语者,可加服苏合香丸[备注]苏合香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白术、青木香、犀角、香附、朱砂、诃子、檀香、安息香、沉香、麝香、丁香、荜拨、苏合香油、熏陆香、冰片芳香开窍。

7.4 冷瘴的饮食疗法

[7]

7.4.1 治法

解毒除瘴,芳化湿浊。

7.4.2 推荐食材

苍术、厚朴花、陈皮、藿香、佩兰、荷叶、草果等。

7.4.3 推荐食疗方

1.熏气妙方:鲜胡荽50g,紫苏叶、藿香各3g,陈皮、砂仁各6g。煎沸后倾入大壶内,将壶嘴对准患者鼻腔,令吸其气。

2.苍藿茶:苍术10g,藿香10g,炙甘草10g,茯苓10g。将苍术、藿香、炙甘草、茯苓放入杯中,冲人沸水,浸泡20~30分钟后饮用,饮后可再加沸水冲泡,冲泡3次为宜,每日2次。

3.厚朴花茶:厚朴花6g,橘皮3g,草果3g。将厚朴花、橘皮、草果打碎,放入杯中,冲入沸水,浸泡20~30分钟后饮用,饮后可再加沸水冲泡,冲泡3次为宜,每日2次。

8 哑瘴

哑瘴即哑瘴喉风[8]。哑瘴喉风指喉风合并口不能言,牙关不开者,故名[8]。又叫哑喉风,哑瘴风[8]。《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哑瘴者,风痰犯于咽膈之间,以此口不能言,牙关不开。急用蟾酥(丸)磨水滴入鼻孔即开。”

8.1 哑瘴的病因及症状

多由肺胃蕴热,积久生痰,复感外邪,致痰热相搏,涌塞咽膈之上而成[8]。症见咽喉肿塞疼痛,汤水难咽,牙关紧急,口不能言[8]。《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哑瘴喉风肿痛咽,牙关紧急不能言,风痰涌塞咽膈上,火盛生痰风搏源。”

8.2 哑瘴的方药治疗

哑瘴治宜疏风清热、祛痰消肿[8]。用蟾酥丸或雄解毒丸溶化后,将药汁滴入鼻内,使之达于咽喉,内服黄连温胆汤、清咽利膈汤等加减[8]

9 关于疟疾

疟疾(malaria[8][8])为病名[9][10]。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四。《黄帝内经素问》称疟、痎疟;《金匮要略方论》称疟病[10]。俗称打摆子[10]。疟疾是指感染疟原虫、瘴毒或风寒暑湿之气,以往来寒热,头痛,汗出,休作有时,反复发作,日久胁下有痞块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0][10]。多发于夏秋季节[10]。发作时,寒热往来的称“正疟”;但寒不热的称“牝疟”;但热不寒的称“瘅疟”;热多寒少的称“温疟”;发于岭南寒热不清的称“瘴疟”;久疟不愈胁下有痞块的称“疟母”[10]

疟疾的治疗除服用辨证用药外,常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10][11]。针灸治疗间日疟,不仅能控制症状,而且能使疟原虫检查转阴。但恶性疟疾病情危重者,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现代医学的疟疾多属本病正疟范畴,有时也似温疟[11]

详见疟疾条。

10 疟疾分类

因体质强弱有别及所感病邪及流行特点、表现证候不同,大致分类如下[11][11]

1.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11][11]

2.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11][11]

3.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11][11]

4.以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疟等[11][11]

11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56.
  4. ^ [4]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55.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22-226.
  6. ^ [6]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87-89.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1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6.
  9. ^ [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7.
  10. ^ [10]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07.
  11. ^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Z].2015-09-171107.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