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散

目录

1 拼音

zé xiè sǎn

2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泽泻散

2.1 处方

泽泻30克 牡丹23克 桂心23克 甘草23克(炙微赤,锉)榆白皮23克(锉)白术23克 赤茯苓30克 木通30克(锉)

2.2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2.3 功能主治

治虚劳,膀胱气滞,腰中重,小便淋沥。

2.4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2.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3 《杨氏家藏方》卷十

3.1 方名

泽泻散

3.2 组成

马蔺花、川楝子肉(炒),茯苓皮、泽泻、茴香(炒)、麦门冬(去心)、石燕子(煅红,醋淬7次)各等分。

3.3 主治

膀胱疝气,小肠气痛。

3.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临卧以盐酒调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少许。

4 《宣明论》卷十四

4.1 方名

泽泻散

4.2 组成

泽泻1分,蝉衣(全者)21个,黄明胶手掌大1片(炙令焦)。

4.3 主治

小儿齁(鼻合),膈上壅热涎潮。

4.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温米汤调下,1日2次,未愈再服。

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5 《圣惠》卷七十五

5.1 方名

泽泻散

5.2 别名

泽泻汤

5.3 组成

泽泻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1两,槟榔1两。

5.4 主治

妊娠气壅,身体腹胁浮肿,喘息促,大便难,小便涩。

5.5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以稍利为效。

5.6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5.7 附注

泽泻汤(《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6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6.1 方名

泽泻散

6.2 组成

泽泻(锉)2两,井泉石半两(研),车前子(洗,焙干)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锉)1两半,当归(切,炒)1两半,葶苈子(纸上炒)半两,甘遂(生)半两。

6.3 主治

产后小便不通。

6.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食前以蜜汤温调下,1日2次。

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7 《圣惠》卷二十九

7.1 方名

泽泻散

7.2 组成

泽泻1两,鳖甲1两(涂醋炙微黄,去裙襕),麦门冬半两(去心),栀子仁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木通3分(锉),赤芍药3分,黄芩3分,赤茯苓。

7.3 主治

虚劳骨节疼痛,心膈躁闷,小便不利。

7.4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葱白7寸,豉50粒,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 制备方法

上为粗。

7.6 附注

方中赤茯苓用量原缺。

8 《云歧子脉诀》

8.1 方名

泽泻散

8.2 组成

赤茯苓半两,泽泻半两,桑白皮1两,山栀子仁1两。

8.3 主治

小便赤涩,闭塞不通,脚痠疼,主脉沉,客脉洪。

8.4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1两,水煎服,得小便利为度。

9 《圣惠》卷三十八

9.1 方名

泽泻散

9.2 组成

泽泻3分,瞿麦1两,玄参1两,黄芩1两,木通1两(锉),麦门冬1两(去心),桑螵蛸3枚(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1两。

9.3 主治

乳石发动,小便淋涩不通,心中烦热,小腹妨闷。

9.4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半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14片,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1日3-4次。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 《圣惠》卷四十五

10.1 方名

泽泻散

10.2 别名

泽泻汤

10.3 组成

泽泻3分,赤茯苓3分,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木通1两(锉),猪苓1两(去黑皮),槟榔1两,牵牛子2两(微炒)。

10.4 主治

脚气,大小便秘涩,膀胱气壅攻,心腹妨闷。水肿,大小便秘涩。

10.5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水煎生姜、葱白汤调下,1日2-3次,以利为度。

10.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0.7 附注

泽泻汤(《医学入门》卷七)。

11 《圣惠》卷五十八

11.1 方名

泽泻散

11.2 组成

泽泻1两,牡丹1两,牡蛎1两(烧为粉),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桑螵蛸1两(微炒),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赤茯苓1两。

11.3 主治

遗尿,小便涩。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酒调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2 方出《素问》卷十三,名见《圣济总录》卷十三

12.1 方名

泽泻散

12.2 别名

薇衔汤、麋衔汤、泽术麋衔散

12.3 组成

泽泻10分,术10分,麋衔5分。

12.4 主治

酒风,身热懈惰,汗出如浴,恶风少气。因醉中风,恶风多汗,少气,口干善渴,近衣则身热如火,临食则汗流如浴,骨节懈惰,不欲自劳,名曰漏风。

12.5 用法用量

每服3指撮,饭前服。

12.6 制备方法

合为散。

12.7 各家论述

1.《素问》王冰注:术,味苦温平,主治大风,止汗;麋衔,味苦寒平,主治风湿筋痿;泽泻味甘寒平,主治风湿,益气。由此功用,方故先之。饭后药先,谓之后饭。
2.《古方选注》:麋衔祛在表之风,泽泻渗在里之湿,白术助脾胃之气以却邪。

12.8 附注

薇衔汤(《普济方》卷一一八引《指南方》)、麋衔汤(《三因》卷二)、泽术麋衔散(《张氏医通》卷十五)。

13 《幼幼新书》卷二十五引《家宝》

13.1 方名

泽泻散

13.2 组成

川泽泻1分,川郁金(生)1分,山栀仁(炒)1分,甘草(炙)1分。

13.3 主治

小儿肺积,鼻内生疮及鼻下赤烂。小儿风热客于肺经,而致鼻(匿虫)疮,鼻下两旁色紫斑烂,脓汁浸淫,痒而不痛。

13.4 用法用量

每服婴孩1字,2-3岁半钱,5-7岁1钱,甘草汤调下,日2次。再用青金散敷。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