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躁

目录

1 拼音

zāng zào

2 英文参考

hyste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hysteria[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脏躁(hysteria[1][2])为病名[3][4]。是指以精神抑郁,心中烦乱,无故悲伤欲哭,哭笑无常,呵欠频作为主要表现的情志疾病[4][4][4]。出《金匮要略方论》。

脏躁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每与某些器质性病变混淆,须注意鉴别。

4 脏躁的病因病机

脏躁为情志抑郁、心脾血虚或心肾不交所致[4]

脏躁多因七情内伤,情志过极,忧伤恼怒,损及心营,营血不足则气盛火炎,加之思虑过度,心脾损伤,致精血化源不足发病。

或因火热煎熬生痰,痰热上扰神明;

或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

或因突受惊恐,恐则精却,以致精血内亏,浮火妄动,气机逆乱,上扰心神而发脏躁。

现代医学认为多因大脑皮层遭受过度刺激,导致皮层和皮层下相应关系的功能失调障碍发病。

脏躁与癔病颇为相似,是常见的神经官能症,精神创伤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是诱发的主要因素,多发于神经类型抑制性弱型者,患者有特殊的性格特征,如思想方法片面,胸襟狭隘,理智缺乏,自我克制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感情反应强烈而不稳定。

5 脏躁的症状

脏躁以精神、情感异常为主要表现[4]。多见于更年期妇女[4]。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多见精神恍惚、悲伤欲哭而易于激动、烦躁不宁,甚至突然失语、失明、昏仆,或肢体麻疼、震颤,甚至瘫痪等等[4]。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癔病及更年期综合征[4]

6 脏躁的辨证分型

脏躁的主要表现为心情抑郁,胁肋胀痛,情志异常,易怒善哭,咽中如有异物梗阻,悲泣,呻吟或痴呆、沉默,甚则突然失语,失明,胸闷气逆,吞咽困难,或突然晕厥、肢体麻木、瘫痪、振动等各种复杂症状。

6.1 脏躁·心脾两虚证

脏躁·心脾两虚证(hysteri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heart and spleen[4])是指思虑伤脾,化源不足,心神失养,以心中烦乱,悲伤欲哭,少寐多梦,头晕失眠,呵欠频作,心悸气短,倦怠乏力,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脉细弱为常见症的脏燥证候[4]

6.2 脏躁·心肾不交证

脏躁·心肾不交证(hysteria with syndrome of incoordination between heart and kidney[4])是指心肾阴液亏虚,阳气偏亢,既济失调,以哭笑无常,呵欠频作,头晕耳鸣,心悸少寐,手足心热,口干不欲多饮,腰酸膝软,便秘溲赤,舌红,苔少,脉弦细数为常见症的脏躁证候[4]

6.3 脏躁·心肝火旺证

脏躁·心肝火旺证(hysteria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of heart and liver[4])是指素多抑郁,肝郁化火,扰动心神,以心烦易怒,懊𢙐不安,坐卧不宁,哭笑无常,夜卧多梦善惊,口干喜饮,尿黄便燥,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为常见症的脏躁证候[4]

6.4 脏躁·痰火交炽证

脏躁·痰火交炽证(hysteria with syndrome of blazing of phlegm-fire[4])是指痰火交炽,上扰清窍,蒙蔽心神,以心胸烦闷,思想纷纭,甚至神志错乱,语无伦次,殴打怒骂,不避亲疏,舌苔黄厚或腻,脉弦数或滑数为常见症的脏躁证候[4]

7 脏躁的治疗

注意:本病的治疗,可适当配合精神心理方面的暗示,以提高疗效[4]

针灸治疗脏躁同时应重视思想开导,帮助树立治疗信心。

7.1 方药

治以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甘草小麦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5])为主加减治疗[5]

7.2 针灸

7.2.1 刺灸法

轻症取心俞、内关、涌泉、期门、神门等穴为主[5]。重症取百会、丰隆、太冲、间使等穴为主[5]。神志朦胧加水沟;肢体震颤加阳陵泉;失语加哑门、通里;失明加睛明、风池;耳聋加听会、中渚[5]

治则 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处方 水沟 内关 太冲 神门

方义 水沟苏厥醒神;内关、神门清泄心火以安神;太冲为肝之原穴,清泄肝火以清虚热。

随证配穴 痰盛—丰隆,咽部如有梗物—天突,失语—上廉泉,失明—睛明。

操作 毫针刺,补虚泻实,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2 耳针

取心、脑、枕、神门,以及相应病变部位等[5]。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或用电针[5]

7.2.3 穴位注射法

选穴 参照针刺法穴位。

方法 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混合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7.2.4 电针法

选穴

参照针刺法穴位。

方法

针刺得气后,接通电针机,采用疏密波,每次通电20min,每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53.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8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