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文参考
Yúnmén LU2[中国针灸学词典]
yúnmé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2[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 云门 | ||
---|---|---|---|
汉语拼音 | Yunmen | ||
罗马拼音 | Yunmen | ||
美国英译名 | Cloud Gate | ||
各国代号 | 中国 | LU2 | |
日本 | P2 | ||
法国 | 莫兰特氏 | P2 | |
富耶氏 | LU2 | ||
德国 | L2 | ||
英国 | LU2 | ||
美国 | 2 |
云门为经穴名(Yúnmén LU2)[1]。出《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代号:LU2[2]。属手太阴肺经。云即云雾,在此指呼吸之气,门即门户,此穴在胸廓上端,如呼吸之气出入的门户,故名云门。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痛,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5 穴名解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会元针灸学》:“云者,云应气也,上焦如雾,云遇冷下降,遇热升腾而散走:门者司守之门户,故曰云门也。”
天之气为云,肺为五脏华盖,居五脏之上,有天之象焉。自肺经而上行至此穴,为本经最高之所,将离胸而入臂之内,必有窍以通于臂,有门之象焉,故曰云门[4]。宗气从云门穴而出,宣发敷布于全身各部,润泽皮毛。
7 云门的定位
标准定位:云门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5][6]。
云门位于前胸外上方,当锁骨外端下缘,距胸正中线6寸处(《针灸甲乙经》)。
云门在胸部,锁骨下窝凹陷中,肩胛骨喙突内缘,前正中线旁开6寸。仰卧或平举上臂取之。
云门穴的位置
9 穴位解剖
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胸喙锁筋膜、喙突。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下方有腋动脉。分布着锁骨上神经中、后支,胸前神经分支及臂丛的外侧束。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中间支和外侧支分布。皮下组织内除上述皮神经外,还有头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经头静脉外侧刺入锁骨下窝处的胸喙锁筋膜,直抵肩胛骨的喙突。
9.1 层次解剖
9.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主治病症
云门穴主治咳嗽,气喘,支气管哮喘,胸中烦闷,胸痛,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肩臂疼痛不举,肩关节周围炎,肩关节内侧痛,喉痹,瘿气,暴心腹痛,引缺盆中痛,胁痛引背,四肢逆冷,伤寒四肢热不已,脉代不至等。
云门穴主要用于胸肺及肩臂疾患:如咳嗽气喘、胸中烦闷、胸胁彻背痛、肋间神经痛、支气管哮喘、肩臂疼痛不举及喉痹、瘿气等。
中府、云门两穴俱能舒达内藏抑郁之气,治症均为咳喘、胸痛,但机理不同。中府主内、主合,云门主外、主开;中府治肺郁之症,偏重在肺气虚,云门治气不得外宣之郁,以通经行气之功居多,使阴滞之气,化云行空,畅达于阳。《针灸大成》言云门:“禁针,误刺生晕,以其升散太过也。但治壮人之郁则宜,若老人郁症,针此反伤正气,宜取丰隆引气降下,解郁而气不耗损。”
13 配伍
16 参考资料
-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82.
-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07.
- ^ [3]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45.
- ^ [4]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9.
-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