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先兆的偏头痛

目录

1 拼音

yǒu xiān zhào de piān tóu tò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经典型偏头痛

4 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

5 疾病概述

有先兆的偏头痛:又称经典型偏头痛。常有疲劳、紧张、焦虑、恼怒或进食巧克力等诱因;头痛发作前常有典型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甚至视物变形等,或者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等感觉先兆;头痛开始为一侧额颞或眶后部搏动性疼痛,逐渐加重并可扩展至半侧头部或全头部,并伴恶心、呕吐、腹痛、畏光、畏声等;一般持续2~3小时,甚至1-2天;常于入睡后缓解,醒后消失。

6 症状体征

(1)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电、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为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较少。先兆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复杂性偏头痛先兆持续时间较长。

(2)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及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因此,双侧头痛和紧张性头痛常见的枕部头痛并不能排除偏头痛的可能。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等,可见颞动脉突出,头颈部活动使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8小时。头痛频率不定,50% 以上的患者每周发作超过1次。女性患者在妊娠第2周或第叁个季度及绝经后常见发作缓解。

(3)头痛后期:头痛消退后常有疲劳、倦怠、无力和食欲差等,1-2日即可好转。

7 病理生理

(1)传统血管学说:认为偏头痛先兆症状与颅内血管收缩有关,随后颅内、颅外血管扩张导致头痛。血管收缩药麦角生物碱如(麦角胺)可中断偏头痛急性发作,血管扩张药如亚硝酸异巴酯可消除偏头痛先兆支持这一理论。然而,偏头痛发作期局部脑血流研究证实,先兆期局部脑血流减少始于枕部,而脑血流“扩散抑制”是按大脑皮质细胞构筑模式进行,不反映主要血管区域分布。此外,脑学流减少区与某特定先兆相关皮质区并不一致,在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已消退、头痛已开始后局部脑血流仍可减少。

(2)神经血管假说:认为头痛期部分皮质(扣带回、听觉和视觉相关区)与对侧脑干(5-羟色胺能中锋背核及肾上腺素能蓝斑核)血流增加,有效的药物(舒马曲坦、麦角胺)治疗可减少大脑皮质但不能改变脑干血流变化,提示血流变化及偏头痛发生可能继发于原发性脑干神经元功能紊乱。在人类刺激脑干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可产生偏头痛样头痛,中缝背核是5-HT受体高聚集区,可能是偏头痛的发生器。

(3)5-羟色胺能神经元异常学说:5-HT能神经元家族广泛地分布于脑中,许多有效抗偏头痛药可作为中枢性5-HT受体节抗剂或部分激动剂起作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血小板中5-HT减少而尿中5-HT增多,利血平耗竭5-HT能神经传递障碍,叁叉神经神经元起始疼痛可能通过一种强力血管扩张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导致血管扩张。偏头痛和丛集性头痛时静脉血中CGRP浓度增高,服用5-TH受体激动剂舒马曲坦后水平降低。实际上,5-羟色胺能神经元异常是对神经血管假说的补充。

8 诊断检查

(一)诊断:

根据偏头痛发作临床表现、家族史和神经系统检查正常,通常可做出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采用买角胺或曲谱但类试验治疗,脑部CT、MRI、MRA等检查正常,排除颅内动脉瘤、占位置形成病变和痛性眼肌麻痹等可以确诊。通常根据国际头痛协会(1988)偏头痛诊断标准。

1、无先兆的(普通型)偏头痛诊断标准:

(1)符合下述2-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

(2)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3)具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至重度(影响日常活动);④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

(4)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5)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于该病无密切关系。

2、有先兆的(典型)偏头痛诊断标准:

(1)至少有2次下述2)项发作。

(2)具有以下特征,至少3项:①有一次或多次完全可逆的先兆症状,表现局灶性大脑皮层和(或)脑干功能障碍;②至少有一个先兆症状,逐渐发展,持续4分钟以上;或相继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症状;③先兆症状持续时间<>头痛可与先兆症状同时发生)。

(3)至少具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

1)符合下述2-4项,发作至少5次以上。

2)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者)。

3)具有以下特征,至少2项:①单侧性;②搏动性;③中至重度(影响日常活动);④上楼或其他类似的日常活动使之加重。

4)发作期间至少有下列1项:①恶心和/或呕吐;②畏光和畏声。

5)病史和体格检查提示,无器质性和其他系统代谢性疾病证据;或经相关检查已排除;或虽有某种器质性疾病,但偏头痛初次发作于该病无密切关系。

(二) 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是较少见的一侧眼眶周围发作性剧烈头痛,有反复密集发作的特点。本病可能与下丘脑功能障碍有关,功能MRI显示发作期同侧下丘脑灰质激活。极少有家族史,发病年龄较偏头痛晚,平均25岁;男性多见,约为女性的4-5倍。在丛集发作(通常数周数月)期内一次接一次地成串发作,故名丛集性。表现短暂的极剧烈单侧持续的非搏动性头痛,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始终为单侧头痛,并在同侧再发。头痛可从鼻旁烧灼感或眼球后压迫感开始,常伴同侧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和Horner征等,可伴头痛侧眼睑下垂。常因饮酒或应用血管扩张药诱发,尤其在丛集期。几乎在每日同一时间发作,常在晚上发作,使病人从睡眠中痛醒。常德再生每年春季和(或)秋季发作一两次,发作间期病人数月或数年无头痛。本病治疗可用吸氧(100%氧气8-10L/min,10-15min)、舒马普坦或二氢麦角胺等,可迅速缓解头痛。泼尼松40-60mg/d,口服1周,典型可见戏剧性改善,疼痛可在数小时内,大多数有效患者在2日内消退,第2周逐渐减量停药。美西麦角2-8mg口服,1次/d;钙离子节抗剂(如异搏定缓释)等在丛集性头痛发作期对预防复发有效,睡前应用麦角胺直肠栓剂或二氢麦角胺皮下注射对夜间发作特别有效。

2、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是海绵窦特发性炎症伴头痛和眼肌麻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壮年多见。头痛发作常表现眼球后及眶周的顽固性胀痛、刺痛和撕裂样疼痛,常伴恶心和呕吐,数日后出现疼痛侧动眼、滑车或外展神经麻痹,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和光反射消失等。持续数日至数周缓解,数月至数年后又可复发。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60mg/d口服有效。

3、血管性头痛:如高血压或低血压、未破裂颅脑内动脉瘤或动静脉畸形、慢性硬膜下血肿等均可出现偏头痛样头痛,但无典型偏头痛发作过程,部分病例有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体征,癫痫发作或认知功能障碍,颅脑CT、MRI及DSA检查可显示病变。

4、极个别情况下缺血性卒中可作为偏头痛的继发症出现,称为偏头痛性梗死。根据偏头痛渐进性病程和自发消退两个特点可与脑卒中区别。

9 治疗方案

治疗的目的是减轻或终止头痛发作,缓解伴发症状,预防头痛复发。分为发作期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1、发作期治疗 急性偏头痛发作单用止痛剂,如对乙酰氨基酚、萘普生、布洛芬等有效,无效时通常对麦角制剂或5-HT激动剂舒马普坦有效。

(1)曲普坦类:如琥珀酸舒马普坦(尤舒)25-50mg口服,或6mg皮下注射;佐米普坦2.5-5.0mg口服。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心悸、烦燥和焦虑等。

(2)镇静药:如苯二氮卓类可促使病人镇静和入睡。麻醉止痛剂和哌替啶100mg肌肉注射对确诊偏头痛患者有效,妊娠期偏头痛只能用阿片类制剂,如哌替啶100-150mg口服,因其他种类药物都能增加胎儿畸形风险或妊娠并发症。

(3)麦角类:如二氢麦角胺(DHE)0.25-0.5mg肌肉或静脉注射;或麦角胺0.5-1.0mg口服,或2.0mg舌下或栓剂直肠给药;有恶心、呕吐、周围血管收缩等副反应,经常大量服用可引起高血压和肢体缺血性坏死。恶心是偏头痛突出的症状,也是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因此合用止吐剂(如胃复胺10mg肌肉注射)是有必要的,严重呕吐可给予小剂量奋乃静、氯丙嗪。麦角生物碱和曲坦是强力血管收缩剂,严重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禁忌。

2、预防性治疗:适用于频繁发作,尤其每周发作1次以上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急性期麦角生物碱治疗不能耐受或禁忌的患者。心得安、阿米替林和丙戊酸等叁种结构上无关的药物是治疗的支柱,一种药物无效时可选用另一种药物可能有效。应首先消除偏头痛诱发因素酌情选用下列药物:

(1)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10-20mg,2-3次/d;有效率约50%。逐渐增加剂量,以心率不低于60次/分钟为限。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出现抑郁、低血压,不能耐受活动和阳痿等副反应,有哮喘、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病史者禁用。

(2)抗抑郁药:发作频繁偏头痛合并紧张性头痛用阿米替林、丙咪嗪、舍曲林和氯西汀等有效。阿米替林和丙咪嗪有镇定作用,特别在治疗开始时,阿米替林抗胆碱能作用可并发青光眼和前列腺疾病。

(3)抗癫痫药:如丙戊酸、卡马西平和托吡酯等有效。丙戊酸成人起始用量为1200mg/d,早晚两次口服。可有恶心反应,应逐渐加量,妊娠时禁忌。

(4)钙通道拮抗剂:对普通型和典型偏头痛均有效。氯桂利嗪5mg口服,每晚1次;尼莫地平20-40mg口服,2-3次/d。异博定或尼卡地平对预防片头痛也有效。药时需考虑潜在副作用,尼莫地平对血管平滑肌有高度选择性,可伴头重脚轻、低血压和周围性水肿,不应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异博定可加重房室性、结性传导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导致便秘。硝苯地平无效。

10 特别提示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为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作为特征,患病率占总人口10%以上,女性多于男性,偏头痛为常见病,多见于女性,半数左右有家族史。诱发偏头痛的因素很多,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睡眠不佳、气候变化、强光刺激、烈日照射、轻度低血糖、饮酒以及应用血管扩张药等,均是引起偏头痛发作的诱因。

10.1 常见诱因

1、精神因素:如着急、生气、紧张、焦虑或过度悲伤;

2、外界刺激:如强光、噪音、异味、花纹图案等。

3、饮食因素:饥饿或进食较晚,食物种类,还有巧克力、酒精饮料、冷饮等,因偏食导致体内镁摄入减少也可诱发。

4、气候变化:如暴晒、吹风、寒冷刺激等。

5、另外睡眠少、头外伤、过度疲劳、女性月经周期及服用避孕药也是常见原因。

10.2 生活注意

1、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不宜过度紧张或疲劳,否则会引起偏头痛的发作。应适当开展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游泳等。运动能增强血管的韧性和弹性,改善血管舒缩功能。

2、应保持遇事豁达、宽松的良好精神状态,避免发生精神刺激或紧张、抑郁等。培养养花、养金鱼的兴趣,情绪不佳时可观望金鱼、花草来分散注意力,控制发怒。

3、慎防风寒侵袭,天气寒冷或气候骤变时,应注意防寒保暖。平时不可睡卧当风或冲风冒雨。妇女月经期尤应注意防范。

4、在头痛发作期应以清淡可口、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食蔬菜,特别是绿色蔬菜;忌食辛辣、厚味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可预防偏头痛的发作。

5、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如有牙科疾病,应首先治疗牙病;女性患者若服用避孕剂时头痛发作频繁,并逐渐加重,可改用其他避孕方式。

6、轻微头痛,可对症治疗,并清除过敏因素,如可疑食物是偏头痛发病的因素之一,如蛋类、奶类、肉类;头痛剧烈,频繁呕吐和入睡困难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安眠剂等对症处理并需卧床休息。

10.3 偏头痛预防

1、一般预防中要注意对血压的监测。因为高血压能引起或加重偏头痛发作,这对老年患者尤为重要,必要时要治疗偏头痛外加降压治疗,同时要调整情绪,防止抑郁和焦虑,不要过度疲劳和紧张,禁进食含酪胺的食物和高脂饮食,戒饮酒,禁烟。

2、药物预防可用阿斯匹林和心得安以及尼莫地平、苯噻啶和谷维素、安定等药。

11 相关出处

神经学第五版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