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发热

目录

1 拼音

yīn xū fā rè

2 英文参考

fever with yin asthe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ever due to yin deficienc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阴虚发热为病证名[1]。见《丹溪心法·发热》。阴虚,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而致虚热内生的病理变化,可见到低热、午后潮热,或夜间发热,手足心热,盗汗消瘦等症[2]

4 病因病机

精血津液等耗损所致的虚热[2]

多因素体阴亏,或治疗不当,伤津耗液,或热病后期,邪热耗阴,阴虚不能制阳,虚热内生[3]

5 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骨蒸潮热、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颧红盗汗、脉细数、舌红少苔等[3]

6 辨证论治

《证治汇补·阴虚发热》:“有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阳气独盛,发热不止,向晚更甚,或饮食如常,头胀时作,脉洪数无力,视其舌大而色赤者,阴虚也,当滋真阴,宜地黄汤;若久而盗汗遗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补水以匹火,是亦壮水之主,以镇阳光之义耳。”

《医碥》卷一:“阴亏水虚则柴干火烈而焚灼为灾矣。此之火炎,乃由水虚所致,与上条阳亢而阴未亏者不同,症见口干体瘦,食少懒倦,头痛时作时止,遗精盗汗,骨蒸肉烁,唇红颧赤,咳嗽痰血,久成痨瘵。治宜甘润之剂,滋水以制火。”

可选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黄芩、龟甲,鳖甲散,青蒿鳖甲汤,大补阴丸,一阴煎等方[3]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5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