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辨证论治
因寒入厥阴所致者,宜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萸内消散、当归四逆汤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谓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也,宜吴茱萸内消散。因少阴直中,或大吐大泻而阳气外脱,宜回阳固脱,用大固阳汤,四逆汤加人参、肉桂。
因阳明热邪陷入厥阴所致,症见腹满便秘、烦热口渴、脉实有力。宜急下存阴,用承气汤类。
7 参考资料
-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4.
因寒入厥阴所致者,宜温散厥阴寒邪,用吴萸内消散、当归四逆汤等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谓足厥阴之筋伤于寒则阴缩也,宜吴茱萸内消散。因少阴直中,或大吐大泻而阳气外脱,宜回阳固脱,用大固阳汤,四逆汤加人参、肉桂。
因阳明热邪陷入厥阴所致,症见腹满便秘、烦热口渴、脉实有力。宜急下存阴,用承气汤类。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