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

目录

1 拼音

yīn huáng

2 英文参考

yin jaundic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yin jaundice[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阴黄:1.黄疸病两大类型之一;2.黄疸二十八候之一;3.三十六黄之一。

4 黄疸病两大类型之一·阴黄

阴黄(yin jaundice[1][2])为病证名[3]。为黄疸病两大类型之一[3]。是指湿浊留滞,正气不足,以病程长,皮肤巩膜黄色晦暗如烟熏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3]

4.1 阴黄的定义

《中医药学名词》(2004):阴黄是指以病程长,皮肤巩膜黄色晦暗如烟熏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3]

《中医药学名词》(2010):阴黄是指湿浊留滞,正气不足,以病程长,皮肤巩膜黄色晦暗如烟熏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3]

阴黄可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胆囊炎等病[3]

4.2 阴黄的病因病机

阴黄因阳黄日久转化,或因脾阳不振、寒湿内蕴、胆液不循常道外溢肌肤所致[3]

阴盛寒重,湿从寒化,或素有脾阳不足,或阳黄日久,胆液为湿所遏,渗溢肌肤而成阴黄。

4.3 阴黄的症状

《景岳全书·黄疸》:“凡病黄疸而绝无阳证阳脉者,便是阴黄。”症见身目黄色晦暗,胃呆腹胀,神疲乏力,胁肋隐痛,小便短少,大便不实,舌淡苔腻,脉沉细迟等[3]

阴黄由湿从寒化或阳黄失治而来[4]。患者黄色晦暗、常伴身重倦怠、纳少畏寒等症,病程多长,多属内伤所致[4]

阴黄患者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见腹胀,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5]

4.4 证候分析

由于寒湿阻滞脾胃,阳气不宣,胆汁外泄,因寒湿为阴邪,故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腹胀、大便不实、口淡不渴等症,都是湿困中土,脾阳不振,运化功能失常的表现。畏寒神疲,是阳气已虚,气血不足。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系阳虚湿浊不化,寒湿留于阴分之象。[5]

4.5 阴黄的治疗

4.5.1 寒湿阻遏/寒湿证

阴黄·寒湿证(yin jaundice with cold-damp syndrome[5])是指寒湿内困,脾阳受损,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不泽,或如烟熏,痞满食少,神疲畏寒,腹胀便溏,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5]

4.5.1.1 症状

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暗,或如烟熏,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纳差,大便不实,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舌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6][7][7]

4.5.1.2 证候分析

中阳不振,寒湿滞留,肝胆失于疏泄: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留滞于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故身目色黄而晦黯。脾失运化,寒湿凝滞于中焦,则腹胀满闷、食少纳呆、便溏。阳气衰弱,则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脉亦为寒凝阳衰之象。[7][7]

4.5.1.3 治法

温中除寒,化湿健脾[7]

温中化湿,健脾和胃[7]

4.5.1.4 针灸治疗

[7]

取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脾俞、三阴交、腕骨、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神疲畏寒甚者,加关元、命门。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章门和脾俞为俞募相配,健脾化湿。中脘、足三里温运脾胃而化寒湿。三阴交通利三阴经,导湿下行。腕骨为退黄效穴。

4.5.1.5 寒湿阻遏型黄疸的饮食疗法
4.5.1.5.1 推荐食材

干姜、白术、泽泻、茯苓、薏苡仁、苍术、厚朴、橘皮等[7]

4.5.1.5.2 推荐食疗方

[7]

1.鲤鱼汤(《饮膳正要》):将鲤鱼一条去鳞、鳃,剖腹去内脏,洗净,切块,与荜茇5g、川椒15g同入锅内,加葱、姜、调料及水适量,煮沸后转文火炖40分钟,将鱼肉煮熟即可。佐餐服食。

2.泽姜汤:泽泻15g,干姜10g,橘皮10g,茯苓20g。上四味,以水1000mL煎煮,煮取400mL.饮汤,每日2次。

4.5.2 气滞血瘀/血瘀肝郁证

阴黄·血瘀肝郁证(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liver depression[7])是指血瘀肝郁气滞,以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或有痞块,或疼痛如刺,或隐痛不休,皮肤可见红丝赤缕,或见手掌赤痕,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涩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7]

4.5.2.1 症状

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或有痞块,或疼痛如刺,或隐痛不休,皮肤可见红丝赤缕,或见手掌赤痕,舌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脉弦涩[7][7]

4.5.2.2 证候分析

气滞血瘀,积块留着[7]

4.5.2.3 治法

疏肝理气,活血化瘀[7]

4.5.2.4 气滞血瘀型黄疸的饮食疗法
4.5.2.4.1 推荐食材

枳壳、砂仁、三七、香橼、香附、玫瑰花、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等[7]

4.5.2.4.2 推荐食疗方

[7]

1.玫瑰花茶:玫瑰花9g(鲜品加倍),红茶3g。上两味制粗末,用沸水冲泡10分钟,每日l剂,不拘时温饮。

2.砂仁猪肚汤:砂仁10g.田七9g,香橼9g,猪肚100g。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香橼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煮,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调味后饮汤食肉。

3.玫瑰露酒(《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鲜玫瑰花175g,冰糖100g,50%~60%的优质白酒750mL。玫瑰花花蕾将开未开时采摘,将花与冰糖同浸入盛有白酒的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封闭,冷浸法浸泡14天。每次饮服15mL,每日2次。

4.5.3 湿热留恋/湿热蕴结证

阴黄·湿热蕴结证(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7])是指正虚湿热留恋,以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苔腻,脉濡数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7]

4.5.3.1 症状

脘痞腹胀,胁肋隐痛,饮食减少,口中干苦,小便黄赤,舌苔腻,脉濡数[7][7]

4.5.3.2 证候分析

湿热留恋,余邪未清[7]

4.5.3.3 治法

利湿清热,以除余邪[7]

4.5.3.4 湿热留恋型黄疸的饮食疗法
4.5.3.4.1 推荐食材

茯苓、泽泻、陈皮、薏苡仁、玉米须、赤小豆、鸡骨草等[7]

4.5.3.4.2 推荐食疗方

[7]

1.玉米须蚌肉汤(《中国药膳学》):玉米须50g,蚌肉120g。先将蚌肉放入陶锅文火煮熟,再放玉米须一起煮烂。每次食蚌肉30g,喝汤约150mL,每日2次。

2.鸡骨草枣汤(《岭南草药志》):鸡骨草30g,大枣10枚。鸡骨草与大枣一同放入陶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即可。食枣饮汤,每日2次。

3.赤小豆鲤鱼汤(《外台秘要》):鲤鱼1条(250g左右),赤小豆100g,生姜1片,盐、

味精、料酒、食用油各适量。将赤小豆洗净,加水浸泡半小时;生姜洗净;鲤鱼留鳞去内脏,洗净。起油锅,煎鲤鱼,入清水适量,放入赤小豆、生姜、料酒各少许。先武火煮沸,改文火焖至赤小豆熟,调入盐、味精即可。随量食用或佐餐。每周可服食3次。

4.5.4 肝脾不调证

阴黄·肝脾不调证(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disharmony between liver and spleen[7])是指肝郁脾虚,以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不适,纳食不香,大便不调,苔薄白,脉细弦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7]

4.5.4.1 症状

脘腹痞闷,肢倦乏力,胁肋隐痛,纳食不香,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细弦[7][7]

4.5.4.2 证候分析

肝脾不调,疏运失职[7]

4.5.4.3 治法

调和肝脾,理气助运[7]

4.5.4.4 肝脾不调型黄疸的饮食疗法
4.5.4.4.1 推荐食材

当归、白芍、香橼、香附、党参、白术、橘皮、佛手、茉莉花、玫瑰花等[7]

4.5.4.4.2 推荐食疗方

[7]

1.茉莉玫瑰粥(《中医经典食疗大全》):茉莉花10g,玫瑰花5朵,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粳米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内,煮沸后加入茉莉花、玫瑰花、冰糖,改为文火煮成粥,每日2次。

2.柚皮醪糟(《重庆草药》):柚子皮(去白)、青木香、川芎、红糖各10g,醪糟(酒酿)100g。将柚子皮、青木香、川芎制成细末备用,水煮红糖、醪糟200mL,兑入药末3~6g,趁热食用,每日2次。

3.佛手柑粥(《宦游日札》):佛手柑15g,粳米100g,冰糖适量。将佛手柑洗净加水500mL,煎煮2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及冰糖,文火熬粥。每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4.5.5 寒凝阳衰/阳虚寒凝证

阴黄·阳虚寒凝证(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cold congelation[7])是指病程较长,阳气虚衰,寒邪凝结,以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滑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7]

4.5.5.1 症状

病程较长,身目俱黄,黄色晦黯,纳少脘闷或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7][7]

4.5.5.2 证候分析

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寒湿留滞于中焦,肝胆气机不畅,胆汁外溢,故身目色黄而晦黯。脾失运化,寒湿凝滞于中焦,则腹胀满闷、食少纳呆、便溏。阳气衰弱,则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脉亦为寒凝阳衰之象。[7]

4.5.5.3 治法

温中除寒,化湿健脾[7]

4.5.5.4 寒凝阳衰型黄疸的针灸治疗

[7]

取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脾俞、三阴交、腕骨、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神疲畏寒甚者,加关元、命门。

刺灸方法: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章门和脾俞为俞募相配,健脾化湿。中脘、足三里温运脾胃而化寒湿。三阴交通利三阴经,导湿下行。腕骨为退黄效穴。

4.5.6 脾虚湿滞/脾虚湿困证

阴黄·脾虚湿困证(yin jaundice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7])是指脾虚湿滞,以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濡细等为常见症的阴黄证候[7]

4.5.6.1 症状

面目及肌肤淡黄,甚则晦暗不泽,肢软乏力,心悸气短,便溏,舌质淡苔薄,脉濡细[7]

4.5.6.2 证候分析

黄疸日久,脾虚血亏,湿滞残留[7]

4.5.6.3 治法

健脾养血,利湿退黄[7]

4.5.6.4 脾虚湿滞型黄疸的饮食疗法
4.5.6.4.1 推荐食材

黄芪、生姜、白术、当归、白芍、甘草、大枣、茯苓、党参等[7]

4.5.6.4.2 推荐食疗方

[7]

1.黄苠猴头汤(《保健药膳》):猴头菌150g,黄芪30g,嫩鸡肉250g,油菜心100g,清汤750g,精盐5g,料酒15g,葱20g,生姜15g,味精、胡椒面各少许。将猴头菌冲洗后,放入盆内用温水发胀,约30分钟,捞出削去底部的木质部分,洗净切成0.2cm厚的大片,将发猴头菌的水用纱布过滤待用;黄芪洗净,切斜片;鸡肉剁成约3cm长、1.5cm宽的长方块;葱切段,姜切片;油菜心用清水洗净待用。锅烧热下入猪油,投入姜、葱、鸡块煸炒后,放入精盐、料酒、发猴头菌的水、黄芪和少量的清汤,用武火烧沸后再用小火烧约1小时,然后下人猴头菌片再煮10分钟。先捞出鸡块放在碗内,再捞出猴头菌片盖在上面。汤中下入油菜心、味精、胡椒面,略煮片刻即成。

2.猪蹄黄芪通草汤:猪蹄1只,黄芪30g,通草10g。把猪蹄用慢火煮6小时,晾凉,然后把上面的油去掉,加入黄芪、通草再煮半小时,捞出黄芪、通草,吃肉喝汤。

4.6 阴黄的方药治疗

治法:健脾和胃,温化寒湿[7]

方如茵陈五苓散、茵陈术附汤、茵陈四逆汤等[7]

可以茵陈术附汤[备注]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茵陈蒿、白术、附子、干姜、炙甘草、肉桂加味。方中茵陈、附子并用,以温化寒湿退黄。白术、干姜、甘草健脾温中。并可加郁金、川朴、茯苓、泽泻等行气利湿之品。[7]

阳黄失治,迁延日久,或过用苦寒药物,以致脾胃阳气受伤,也可转变为阴黄,其证候、病机、治法与上述相同。如见脘腹作胀,胁肋隐痛,不思饮食,肢体困倦,大便时秘时溏,脉见弦细等症,系木郁脾虚,肝脾两病,治宜疏肝扶脾法,可用逍遥散[备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白术、白芍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7]

如胁下有癥积胀痛,固定不移,肤色暗黄,舌暗红,脉弦细,乃属气血两虚,浊邪瘀阻脉络,可用硝石矾石散[备注]硝石矾石散(《金匮要略方论》):硝石、矾石以化浊祛瘀软坚。[7]

如见胁下癥块,多因黄疸日久,气滞血瘀,湿浊残留,结于胁下,并见胸胁刺痛拒按,宜服鳖甲煎丸[备注]鳖甲煎丸(《金匮要略方论》):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子、石苇、厚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鹰虫、阿胶、蜂房、赤硝、蜣螂、桃仁活血化瘀,并可配服逍遥散[备注]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柴胡、白术、白芍药、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以疏肝扶脾。如脾虚胃弱明显者,可配服香砂六君子汤[备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木香、砂仁、陈皮、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以健脾和胃。至于黄疸日久,肝脾肿大,湿浊蕴聚,致成积聚或鼓胀者,可参考有关各条。[7]

4.7 阴黄的针灸治疗

4.7.1 方一

治则:温化寒湿,健脾利胆

处方:胆俞、脾俞、阴陵泉、三阴交

方义:胆俞通利胆腑,脾俞温运脾胃,以利寒湿;阴陵泉、三阴交,健脾利湿,以促运化,导湿下行,共奏健脾利湿,疏胆退黄之功。

随证配穴:神疲畏寒—命门、气海,大便溏泻—天枢。

操作:毫针刺,平补平泻或加温针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4.7.2 方二

取阴陵泉、肝俞、胆俞、至阳、足三里、中封等穴为主[7]。阴黄加灸脾俞、肾俞、气海、中脘;神疲畏寒加灸命门、大椎;便溏加天枢、神阙[7]

4.7.3 方三

[7]

治法:温中除寒,化湿健脾。

选穴:以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穴为主。取中脘、章门、脾俞、三阴交、腕骨、足三里穴。

随证配穴: 神疲畏寒甚者,加关元、命门。

刺灸方法: 针用补法,并可加灸。

方义:章门和脾俞为俞募相配,健脾化湿。中脘、足三里温运脾胃而化寒湿。三阴交通利三阴经,导湿下行。腕骨为退黄效穴。

4.8 关于黄疸

黄疸(jaundice[7][7])为病名[8]。是指以面目发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8][8]。古代亦称黄瘅[8][8]。目睛黄染尤为黄疸的主要特征[8]。主要由脾湿胃热、熏蒸肝胆、胆液不循常道而溢于肌肤所致[8]。黄疸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8]。《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8][8]。阴黄是指湿浊留滞,正气不足,以病程长,皮肤巩膜黄色晦暗如烟熏为主要表现的黄疸病[8]。由脾胃虚寒、寒湿内阻,或肝郁血瘀所致,病程长,病势缓[8]。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8]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

《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黄疸病应早发现,早治疗。《金匮要略·黄疸病》提出:“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这说明黄疸病经过妥善治疗,一般在短期内,黄疸即可消退。如果正不胜邪,病情反而加剧者,则较为难治。

黄疸在急性期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黄疸可见于西医的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8]。胆源性黄疸、阻塞性黄疸和溶血性黄疸等均属“黄疸”范畴。急慢性肝炎、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硬化等疾病,伴有黄疸证候者,可参照治疗[8]

现常将黄疸分为阳黄(包括热重于湿证、湿重于热证、湿困脾胃证、湿热兼表证、肝胆湿热证、胆腑郁热证等证)、阴黄(包括寒湿证、血瘀肝郁证、湿热蕴结证、肝脾不调证、阳虚寒凝证、脾虚湿困证等证)进行辨治,详见黄疸条。

5 黄疸二十八候之一·阴黄

阴黄为黄疸二十八候之一[8]。《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

黄疸二十八候为古代对黄病的一种分类法[9]。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即黄病候、急黄候、黄汗候、犯黄候、劳黄候、脑黄候、阴黄候、内黄候、行黄候、癖黄候、噤黄候、五色黄候、风黄候、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发癖候、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候、因黄发吐候、黄疸候、酒疸候、谷疸候、女劳疸候、黑疸候、九疸候、胞疸候、风黄疸候、湿疸候等28种黄病证候[9]。其中因黄发血候、因黄发痢候、因黄发痔候、因黄发癖候、因黄发病后小便涩兼石淋候、因黄发吐候系黄疸并发症[9]

6 三十六黄之一·阴黄

阴黄为三十六黄之一[9]。《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寒热,并十指疼痛,鼻中煤生,此是阴黄。”治疗宜“先烙上脘穴,更灸二十壮,次烙气海、下廉、内乳等穴。不差,灸气海、天窗、百壮。更宜服麻黄栀子汤”[9]。若见人中反者,病情较为严重[9]

7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2.
  4. ^ [4]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19.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2-186.
  6. ^ [6]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1-73.
  7. ^ [7]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75-79.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25.
  9. ^ [9]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54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